期刊文献+

明代外交模式及其特征考论——兼论外交特征形成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 被引量: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考论明代外交模式及其特征的形成,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既定国策的层面,另一是外交运行的层面。主要利用洪武初年编辑的《祖训录》与洪武末年编辑的《皇明祖训》的相关内容,并发掘和利用明太祖外交诏令文书的大量实例,在对这两类史料经过仔细分析以后,认为所反映的明代初年外交实态是一致的,结论是洪武朝形成并奠定了以"不征"为特征的明代和平外交模式,这一模式形成具有特殊的意涵,意味着明代帝王明确摒弃了自古以来存在两千多年的天子至高无上的征伐之权,选择了和平外交,回避战争,表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理念与现实发生了重大转折,从而形成了明代外交有别于历朝历代的显著特征。并探讨了这一外交模式的转换,透视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关系的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进而提出以朝贡体系一元论解释明代外交模式的观点,应该有所修正。
作者 万明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57,共31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日]佐久间重男.《明初日中关系二三問題-洪武帝对外政策中心》,《北海道大学人文科学论集》4,1965年.
  • 2《明太祖御笔》九、十,《故宫书画录》卷七,台北,中华丛书委员会,1956年,第85-86页.
  • 3《故宫书画录》卷七,《明太祖御笔》下册,十六,第87页.
  • 4萧启庆.《北亚游牧民族南侵各种原因的检讨》,收入《经济脉动》,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230页.
  • 5《祖训录序》,洪武六年五月,《明朝开国文献》第三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第1674页.
  • 6《祖训录·箴戒》,洪武六年五月,《明朝开国文献》第三册,第1686-1687页.
  • 7《皇明祖训·祖训首章》,《明朝开国文献》第三册,第1588-1591页.
  • 8萧启庆.《北亚游牧民族南侵各种原因的检讨》,发表于1971年“姚从吾先生冥诞纪念会”.
  • 9《宋濂全集·翰林续集》卷七《送无逸勤公出使还乡省亲序》,《翰林别集》卷三《日本梦窗正宗普济国师碑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21页.
  • 10《赐诸番诏敕》,《明朝开国文献》第三册,第1808-1809页.

二级参考文献1

  • 1[法]费琅(Ferrand,G·) 辑注,耿栤,穆根来.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M]中华书局,1989.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146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3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