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防潮技术在中药颗粒剂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吸潮问题是困扰中药颗粒剂生产和储存的一大难题。通过以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流程为着手点,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中药颗粒剂的吸潮主要影响因素及归纳总结中药颗粒剂防潮措施,以推动中药颗粒剂防潮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完善。
作者
杨凌宇
季巧遇
张楠楠
李琼
机构地区
江西中医学院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2期150-152,共3页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关键词
防潮技术
中药颗粒剂
影响因素
分类号
R954 [医药卫生—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3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18
同被引文献
149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94
参考文献
16
1
肖琼,沈平,朱莲华.
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技术与辅料应用的研究[J]
.中成药,2007,29(2):208-211.
被引量:33
2
崔福德.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8.
3
杜松,刘美凤.
中药提取物吸湿、结块和发黏现象的机制分析[J]
.中草药,2008,39(6):932-934.
被引量:54
4
CHU K K,CHOW A H.Impact of carbohydrate constituents on moisture sorption of herbal extracts[J].Pharm Res,2000,17(9):1133-1137.
5
许奋勇,黄训瑞.
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S1):88-89.
被引量:6
6
杨桦,邓晓静,易红.
大孔吸附树脂用于川草乌中总生物碱的分离提取[J]
.中成药,2000,22(8):535-538.
被引量:58
7
郭立玮,金万勤,彭国平.
21世纪的植物药深加工现代化技术——膜分离[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2):65-67.
被引量:62
8
高陆,刘春梅,高文功,王丽清,白冰.
膜分离技术在返魂草精制颗粒制备中的应用[J]
.中成药,2007,29(7):1065-1066.
被引量:3
9
李智,韩静,岑琴,潘岳峰,殷莉梅.
喷雾干燥法改善中药浸膏吸湿性的研究[J]
.中国药房,2007,18(27):2114-2116.
被引量:18
10
杨胤,冯怡,徐德生,朱蕾.
干燥工艺与中药提取物物理性质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7):1295-1299.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
83
1
李铜铃,贾玉蓉,魏波.
不同辅料对中药冲剂吸湿性的影响[J]
.华西药学杂志,1993,8(2):80-83.
被引量:58
2
沈岚,徐德生,冯怡.
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微囊的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05,27(2):207-209.
被引量:16
3
陈大为,司桂霞,王洪光,郝献平,张汝华.
中药物料压缩特性与其片剂质量相关性的实验研究——Ⅱ.药材粉末及粗提取物压缩性质考察[J]
.中草药,1993,24(11):572-576.
被引量:1
4
王世岭.
超滤法一次提取黄芩甙的工艺研究[J]
.中成药,1994,16(3):2-3.
被引量:49
5
高春生,单利,崔光华,梅兴国.
速释固体制剂主要辅料的流动性和吸水性测定[J]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3):313-315.
被引量:17
6
沈岚,徐德生,冯怡,姜玲海,刘玉敏,赖奕坚.
液质联用研究麦冬皂苷肠溶微球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J]
.中草药,2005,36(5):683-686.
被引量:7
7
唐雪梅,徐超群,舒光明,夏燕莉,袁志.
中药喷雾干燥粉末的沸腾制粒工艺[J]
.华西药学杂志,2005,20(3):246-248.
被引量:25
8
简惠.
超滤新技术应用于中药口服液可行性实验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4,5(1):49-50.
被引量:15
9
黄虹.
快速搅拌制粒机制备中药冲剂的探讨[J]
.中成药,1995,17(4):44-44.
被引量:5
10
黄虹,潘国玮.
均匀设计和模式识别法优化快速搅拌制备冲剂的工艺[J]
.中成药,1995,17(11):1-2.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318
1
黄亚,宿怀予,何淼,廖冬兰,廖昌军.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甘露饮提取液喷雾干燥工艺[J]
.中国药师,2020,23(3):551-554.
被引量:5
2
王晴,徐冰,王芬,徐芳芳,张欣,张永超,杜慧,夏春燕,包乐伟,王振中,乔延江,肖伟.
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吸湿性预测建模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2):242-249.
被引量:21
3
陈纪鹏.
谈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制粒及评价[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8):59-61.
被引量:4
4
熊海伟,彭国平,过科家,居玲玲,文红梅.
超滤工艺对丹参注射液中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12):34-37.
被引量:7
5
白金刚,张典瑞,刘向荣.
大孔树脂吸附法在中药分离、纯化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9-90.
被引量:5
6
孙淑萍,狄留庆.
不同制粒方式所制颗粒的粉体学特征与颗粒的引湿性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3):279-281.
被引量:30
7
张燕平.
中药制粒技术的应用新进展[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3(1):31-33.
8
杨红,李小芳,尹帮龙,商思阳,李航.
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固体制剂防潮中的应用[J]
.中药与临床,2012,3(1):56-59.
被引量:10
9
李小芳,舒予,李航,易鹏,文怡静,刘玲,吴珊,罗丽佳.
中药提取物吸湿性及物理改性防潮技术研究进展[J]
.中药与临床,2013,4(3):58-61.
被引量:8
10
屠鹏飞,贾存勤,张洪全.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新药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3):22-28.
被引量:74
同被引文献
149
1
曾瑾,陈平,尹竹君,李莉,戴瑛,鄢良春,赵军宁,杨安东,周厚成,周翔,周维.
中药配方颗粒质量保障关键技术及智能制造装备研究现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2,38(3):231-237.
被引量:8
2
方永江,李建娥,孙玉华.
新疆抗菌中草药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4):65-66.
被引量:6
3
邱兵涛,彭桂兰,贾琳鹏.
金银花水分吸湿等温线的研究及模型建立[J]
.农机化研究,2012,34(9):32-35.
被引量:9
4
杨红,李小芳,尹帮龙,商思阳,李航.
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固体制剂防潮中的应用[J]
.中药与临床,2012,3(1):56-59.
被引量:10
5
李小芳,舒予,李航,易鹏,文怡静,刘玲,吴珊,罗丽佳.
中药提取物吸湿性及物理改性防潮技术研究进展[J]
.中药与临床,2013,4(3):58-61.
被引量:8
6
赵朝伟,吴纯洁,刘克海,黄勤挽.
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潮问题及解决办法刍议[J]
.华西药学杂志,2004,19(4):321-323.
被引量:13
7
杨小雷,张建春.
中药颗粒剂研究进展[J]
.首都医药,2005,12(12):36-37.
被引量:8
8
康丕顺,汤关龙,杨肇亨,王海涛,胡常成.
正常人口服甘露醇的药动学研究[J]
.中国药房,1995,6(4):25-26.
被引量:6
9
孙淑萍,狄留庆,黄耀洲,倪美华.
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341-343.
被引量:10
10
王莘,丛向梅.
皮炎颗粒剂辅料的筛选[J]
.中草药,2006,37(4):546-54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1
1
张朝绅,郭晓欢,杨琳,安晔,薄桂宇,李胜男.
复方山楂颗粒防潮工艺考察[J]
.中国药师,2012,15(7):1042-1043.
被引量:3
2
吴怡,尤献民,邹桂欣,姜鸿.
化胃舒颗粒剂的处方研究[J]
.中成药,2013,35(1):64-67.
被引量:8
3
李小芳,舒予,文怡静,吴珊,刘玲,杨红.
芪连颗粒的吸湿性研究[J]
.中成药,2013,35(12):2746-2749.
被引量:12
4
丁冬梅,严红梅,袁嘉瑞,孙娥,贾晓斌,张振海.
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淫羊藿颗粒成型辅料的研究[J]
.中草药,2014,45(1):46-49.
被引量:3
5
鄢海燕,邹纯才,卢海峰.
瓜蒌薤白颗粒防潮辅料的研究[J]
.中成药,2015,37(4):902-905.
被引量:14
6
严红梅,袁嘉瑞,孙娥,贾晓斌,张振海.
可溶性大豆多糖在银杏颗粒中应用的初步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9):3263-3265.
被引量:3
7
张敏新,曾棋平,宋洪涛.
中药制剂防潮技术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2016,34(1):16-18.
被引量:3
8
朱晓玉,刘雄,宋开蓉,师婷婷,陈晖,高建德.
板蓝根颗粒防潮辅料的筛选[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2):58-61.
被引量:3
9
韩鹏军,薛志峰,张丽娜,闫宏丽,张兵,祁东利,刘志东.
3种中药颗粒剂的吸湿性及数学模型拟合[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4):326-331.
被引量:13
10
牛天增,石林,王永宏,赵建斌,王红芳.
养心安眠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8,14(8):36-3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94
1
曾锐,任桂友,王爽,瞿燕,王长生,宋英.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复方龙砂颗粒成型工艺[J]
.中药材,2013,36(8):1347-1350.
被引量:8
2
江峰.
5种淀粉类辅料吸湿行为初步研究[J]
.海峡药学,2018,30(12):13-16.
被引量:7
3
晏艳,薛瑾,范凌云,余琰.
5种辅料对板蓝根细粉及微粉粉体学性质的影响[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6):43-48.
被引量:1
4
常美月,石光,谭美月,刘莹,王翠,尚坤.
不同辅料对人参提取物吸湿性影响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4):12-13.
被引量:5
5
车蕊,王昌利,王芳,张晨.
中药制剂防潮辅料应用概述[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5):54-56.
被引量:1
6
鄢海燕,邹纯才,卢海峰.
瓜蒌薤白颗粒防潮辅料的研究[J]
.中成药,2015,37(4):902-905.
被引量:14
7
王红.
中药固体制剂防潮辅料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6):55-56.
被引量:3
8
谭婕,王慧娟,胡程,周英.
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防潮辅料的优化[J]
.中成药,2015,37(9):2070-2073.
被引量:5
9
张敏新,曾棋平,宋洪涛.
中药制剂防潮技术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2016,34(1):16-18.
被引量:3
10
崔园园,熊瑞,陈志敏,张美,李文兵,胡昌江.
调胃承气颗粒的成型辅料优选[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5):22-24.
被引量:2
1
闵燕.
浅谈中药颗粒剂浸膏的真空干燥[J]
.基层中药杂志,2002,16(2):47-47.
被引量:3
2
段海洋.
中药颗粒剂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15,13(3):36-37.
被引量:1
3
袁平波,陈倩儿,关江伟,陈进杰.
小儿肺炎采用中药颗粒剂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效果观察[J]
.海峡药学,2016,28(5):118-119.
被引量:12
4
赵延斌.
对临床药师进行药学服务的难度和着手点的思考[J]
.中国新医药,2003,2(12):70-71.
被引量:1
5
王艳宏,李永吉,冯彩丽,李秋红.
大孔吸附树脂在皂苷研究中的应用[J]
.中医药学刊,2004,22(2):373-374.
被引量:17
6
金颖成,刘力,徐德生.
数学模型参数在中成药固体制剂防潮中的应用[J]
.上海医药,2012,33(19):49-52.
被引量:4
7
肖琼,沈平,朱莲华.
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技术与辅料应用的研究[J]
.中成药,2007,29(2):208-211.
被引量:33
8
国家药监局将对中药注射液等药品开展再评价[J]
.健康大视野,2009(3):6-6.
9
赵雄.
中药颗粒剂染菌与季节的关系[J]
.华西药学杂志,1998,13(3):213-214.
10
陈晓颙,聂晶,张立群,李高.
调整中药颗粒剂水分限度的研究[J]
.中国药品标准,2015,16(6):424-426.
被引量:2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