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三大问题分析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中存在的三大问题:政府引导不够、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研究开发投入偏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康发展,应当明确激励政策、选好联盟模式、加强沟通引导。
作者
殷群
胡大伟
机构地区
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1年第3期67-68,共2页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R&D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路径及政策研究"(71073083)
江苏省软科学项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政策研究"(BR2009050)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三大问题
对策建议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165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8
参考文献
4
1
胡利玲,冯楚建.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法律形态研究[J]
.科技与法律,2009(5):3-7.
被引量:20
2
赵志泉.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J]
.创新科技,2009(4):18-19.
被引量:35
3
冯海红,王胜光.
产业技术联盟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
.工业技术经济,2008,27(5):65-67.
被引量:16
4
杜钟珊,李敏,孙爱民.
产学研联盟技术创新研究[J]
.管理观察,2009(14X):200-201.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杨忠泰.
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障碍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必然性[J]
.理论导刊,2003(1):14-16.
被引量:9
2
李焱焱,叶冰,杜鹃,肖引,桑建平.
产学研合作模式分类及其选择思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0):98-99.
被引量:80
3
卢懿.
美国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市场论坛,2004(1X):20-21.
被引量:6
4
方厚政.
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的启示[J]
.日本学刊,2006(3):111-117.
被引量:21
5
李新男.
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J]
.中国软科学,2007(5):9-12.
被引量:109
6
王胜光,冯海红等.促进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的政策研究[D].2007,(12)
7
拉杰什·那汝拉著.何希志,冷民译.全球化与技术:相互依赖、创新系统与产业政策(翻译稿)[M].2007,(10)
8
国际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公共政策研究之政策述评[D].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承担,2005,(9)
9
徐晓创,胡建华.
复旦大学: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 推动产学研联盟实施[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6):21-23.
被引量:1
10
李廉水.
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J]
.科研管理,1998,19(1):30-34.
被引量:81
共引文献
69
1
姜弘,赵宏.
基于高校教育传承的纺织非遗区域合作模式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S6):38-41.
被引量:3
2
来尧静,王伟.
企业联盟组织资本形成机制研究[J]
.江海学刊,2010(2):104-109.
被引量:1
3
杨继涛.
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4):152-154.
被引量:10
4
胡枭峰.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评述[J]
.商场现代化,2010(20):8-9.
被引量:12
5
徐世伟,朱彪.
中小企业内部风险识别与管理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8):118-121.
6
孙元花.
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经验的借鉴意义[J]
.社会科学家,2010,25(9):113-115.
被引量:1
7
方荣贵,王敏.
半导体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研究——基于日、美、欧典型共性技术研发联盟的案例比较[J]
.技术经济,2010,29(11):47-54.
被引量:18
8
陈小慧.
试论创新与融合——以促进自主创新制度建设为视角[J]
.科技与法律,2010(5):34-38.
9
刘瑛.
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平台的创新探索[J]
.科技与法律,2010(5):61-64.
被引量:2
10
孟燕,胡一蓉.
世界开发区产业联盟的发展态势[J]
.江苏科技信息,2010(11):5-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65
1
吴萍,丁恒龙.
论政府技术创新激励政策[J]
.镇江高专学报,2004,17(2):62-65.
被引量:4
2
生延超.
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法的技术联盟企业利益分配[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2):34-39.
被引量:34
3
蒋樟生,胡珑瑛,田也壮.
基于知识转移价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8,26(S2):506-511.
被引量:23
4
林向义,张庆普,罗洪云.
知识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8,16(S1):404-408.
被引量:17
5
吕政.
产业技术创新的途径[J]
.管理工程学报,2010,24(S1):57-59.
被引量:3
6
李垣,汪应洛.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探讨[J]
.科学管理研究,1994,12(1):42-45.
被引量:5
7
刘伟,杨云龙,路林书,张志刚.
我国推行产业政策面临的矛盾及目标导向——关于目前我国产业政策研究的基本思路[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7,7(3):1-7.
被引量:5
8
杨治.
研究我国产业政策的几个立足点[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7(3):46-49.
被引量:1
9
吴宗颐.
浅谈制药企业的联盟策略[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1):54-55.
被引量:1
10
高展军,李垣.
不同文化维度对复合式技术创新联盟选择的影响[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04,15(5):1-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4
1
喻金田,马池顺.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内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J]
.科技与管理,2012,14(3):47-50.
被引量:10
2
王璐.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12(20):20-21.
被引量:1
3
张沥之,汪秀婷.
技术创新网络组织间资源共享困境及对策研究[J]
.镇江高专学报,2012,25(4):51-54.
被引量:1
4
李国武,李玲玲.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156-160.
被引量:22
5
茅宁莹,席晓宇,王欣,陈玉莹.
国外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经验及启示[J]
.药品评价,2012,9(35):6-10.
被引量:1
6
杨帅.
产业政策研究:进展、争论与评述[J]
.现代经济探讨,2013(3):88-92.
被引量:8
7
吕欧.
构建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协调机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6):5-7.
被引量:1
8
薛风平.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特征、功能与构建路径[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1):44-47.
9
殷群,李丹.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2):62-66.
被引量:18
10
张展,司马林,刘军鹏.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研究综述[J]
.科技和产业,2014,14(7):7-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王春林,刘淑莲.
产业政策与公司并购战略[J]
.产业组织评论,2020(2):20-47.
被引量:1
2
徐越,孙国君.
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4):94-96.
被引量:2
3
高航.
工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平台评价体系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5,33(2):313-320.
被引量:32
4
刘欢,阮文彪.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4(1):18-20.
被引量:2
5
陈雯,童李文,林晔.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的文献分析(2007-2012)[J]
.现代情报,2013,33(3):103-108.
被引量:6
6
白家森,白世达.
产业集群 提升印刷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
.东方企业文化,2013(12):255-256.
7
吴雷.
依托产业联盟重构数字出版价值链[J]
.出版科学,2013,21(5):85-88.
被引量:3
8
邢浩.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构建和运行绩效评价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3(9):171-173.
9
寻晶晶.
区域经济内企业技术创新联盟与政府行为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13,33(9):202-205.
10
刘娟.
技术创新联盟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影响因素分析[J]
.项目管理技术,2014,12(4):83-87.
1
王文(摘).
中国将加大力度支持企业技术创新[J]
.纳米科技,2006,3(1):62-63.
2
看一看[J]
.领导决策信息,2004,0(6):28-28.
3
李国强.
进一步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J]
.江西政报,2006(7):42-43.
4
本刊编辑部.
创新是企业之魂[J]
.中国科技奖励,2006(8):7-7.
5
曹连生.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
.当代陕西,2006(4):48-48.
6
齐广海.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若干问题的澄清[J]
.饲料与畜牧(新饲料),2006,0(8):1-1.
7
辜胜阻.
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J]
.求是,2007(5):39-41.
被引量:40
8
辜胜阻.
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J]
.上海集体经济,2007(3):29-32.
被引量:1
9
杨雪.
培育企业文化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17):41-41.
10
丁勘.
浅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问题[J]
.上海企业,2006(5):30-32.
被引量:6
现代管理科学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