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采用似无关回归法分析了河北省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事件后的购买恢复阶段对奶制品的感知风险与风险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影响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奶制品的感知风险的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奶制品的风险态度主要受个人经历和特征因素的影响,而其对奶制品的感知风险则显著地受"阶段性因素"的影响。新知识的积累和新信息的搜索都可以显著地促使消费者降低对奶制品的感知风险。同时,在购买恢复阶段,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奶制品的感知风险略低于对国外品牌奶制品的感知风险,且受教育水平和信任因素对两者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消费者对奶制品的感知风险与其风险偏好程度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些结论对政府和企业促进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事件后恢复购买具有导向性意义。
出处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5,25,共15页
China Rural Survey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
购买行为和支付意愿研究"(批准号:10XNI013)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