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流变中的艺术概念与艺术的终结——兼论全球化视野下人工制品概念的出场 被引量:1

Concepts of Art i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Termination of Art:A View on the Man-made Products under Glob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艺术终结论"并不是宣判艺术活动的终结,而是宣告需要终结关于艺术这一概念的西方现代性话语霸权。"艺术"这一概念伴随着西方现代性而发生的内涵历史流变,表明西方现代性话语逻辑下的艺术概念所反映出的理论局促,这为人类学意义上的艺术——人工制品的理论出场清理出了理论生长的空间:该文以后殖民主义的文化策略,在全球化和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视野下提出"人工制品"的概念,回应消费主义逻辑下当代艺术失去人性伦理内涵的物化危机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焦虑。 "The termination of art" does not mean the ending of artistic activities,but an announcement of ending the concept of art-modern western discursive hegemony.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art and proposes "man-made products" with reference to post-colonialism,globalization and Marxist anthropology.
作者 周海玲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44-150,共7页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关键词 艺术 艺术的终结 人工制品 全球化 人类学 Art termination of art man-made product globalization anthrop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 2王建民.艺术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62.
  • 3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8.
  • 4鲍姆嘉通.美学[A].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 5TONY BENNETT. New Keywords-A Revised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 M].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ing,2005.
  • 6JOHN A FISHER. Reflecting on art[ M]. mountain view: field, 1993.
  • 7HOWARD S BECKER. Art Worlds[ 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 8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1.
  • 9T. W. Adonmo,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 on Mass Cuhure, ed. J. M. Bemtein, London: Routledge.
  • 10霍克海默 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7

  • 1《大事记》来源:广西那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提供.
  • 2傅磐.《大地飞歌·2002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之完全手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组委会阳光之旅杂志社2002年,第33页.
  • 3王杰.《使民歌显示现代美》,载《广西日报》,2001年11月16日.
  • 4黄端.《"黑衣壮"亮相T型台》,载《南方周末》,2004年11月18日.
  • 5王杰、王朝元主编《朴素而神圣的美--黑衣壮审美文化的审美人类学考察》前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6托尼·本尼特.《文化、历史与习性》,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2卷第2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 7特里·伊格尔顿 王杰等译.《审美意识形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0页.

共引文献123

同被引文献17

  • 1G.格雷厄姆,章建刚.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J].世界哲学,1998(3):1-6. 被引量:2
  • 2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3艾伦·迪萨纳亚克,户晓辉,译.审美的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 4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 5伊格尔顿,特里.审美意识形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6刘悦笛.艺术终结论的新拓展[M]//汝信.外国美学:第19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267.
  • 7卡斯比特.艺术的终结[S].吴啸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8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M].莫亚妮,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
  • 9古茨塔夫.勒内.豪克.绝望与信心-论20世纪末的文学和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
  • 10丹托.艺术终结之后的艺术[M].王春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9.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