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成因探析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生道德失范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下,一部分大学生情感认识的没落及道德行为规范缺失。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表现方式多样及形成原因复杂,促使研究者深刻思考当代大学生心理生活世界及心理生活质量,探讨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分析失范成因,即从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健康、价值判断和心理成长五个层面,深入探索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教育对策。
作者
焦岚
于海洋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生处
哈尔滨理工大学后备军官学院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89,共4页
China Youth Study
关键词
心理生活质量
大学生
道德失范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1
许书枝.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失范与道德重建[J]
.沧桑,2005,0(6):84-86.
被引量:5
2
邹正生.
论增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J]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S2):175-177.
被引量:4
3
黄本玉.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与道德责任教育[J]
.潍坊学院学报,2006,6(1):151-153.
被引量:10
4
刘永琴.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对策[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13(3):65-68.
被引量:22
5
吴云.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原因剖析[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6):164-166.
被引量:2
6
王林.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及心理归因[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7-58.
被引量:3
7
吴云.
促进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转化的途径与方法[J]
.中国高教研究,2006(2):91-91.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陈升.
论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
.道德与文明,1999(5):29-33.
被引量:29
2
彭兰.
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2):20-24.
被引量:40
3
安兴.
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
.思想理论教育,1999(7):8-10.
被引量:5
4
刘书林.
论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的更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3):14-17.
被引量:16
5
蒋家平.
论大学之道德[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3):18-21.
被引量:6
6
赵文静.
学会负责——道德教育的当下使命[J]
.当代教育科学,2005(18):15-17.
被引量:4
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01-10-25.
8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9
杨明.
当前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
.高等教育研究,2000,21(5):61-64.
被引量:71
10
刘永琴.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对策[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13(3):65-68.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47
1
孙秀娟.
试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与网络道德教育[J]
.江苏社会科学,2006(S1):70-73.
被引量:7
2
王萍.
当代大学生道德能力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J]
.文教资料,2007(35):203-204.
被引量:1
3
周元明.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421-424.
被引量:1
4
王日松.
搞好“党员形象工程”建设,加强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探析[J]
.青年文学家,2009(12):167-167.
5
李学昌.
浅谈大学政治辅导员的师德修养方法[J]
.消费导刊,2009,0(2):172-172.
被引量:2
6
于亚南.
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8,0(S1):451-453.
7
冯进.
高校成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J]
.成人教育,2004,24(9):52-53.
被引量:9
8
俞来德.
专科生心理素质新探[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20(1):67-68.
9
毛蔚兰.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矛盾性及成因分析[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5(1):35-37.
被引量:3
10
黄本玉.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与道德责任教育[J]
.潍坊学院学报,2006,6(1):151-153.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42
1
易锦言,刘晓,罗刚.
大学生违纪现象及其特点新探[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S1):144-146.
被引量:7
2
宋钧文.
中国传统德育方法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
.高校辅导员,2011(2):76-80.
被引量:3
3
李宏亭,王俊卿,杨振央.
大学生违纪心理分析及对策[J]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15(1):89-90.
被引量:2
4
马志成.
谈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拓展[J]
.教书育人(大学频道),2005,0(8):34-35.
被引量:3
5
熊志忠,杨得利.
大学生违纪状况调查[J]
.当代青年研究,2005(12):55-57.
被引量:15
6
黄本玉.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与道德责任教育[J]
.潍坊学院学报,2006,6(1):151-153.
被引量:10
7
李合亮,谷菲菲.
制度规范与道德养成教育——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层思考[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109-112.
被引量:10
8
80后成“过劳死”主力90后踏上“疲惫人生”之旅[N].南京晨报,2013-07-14(A03).
9
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7-07].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7/05/c-126713808_3.htm,2014.07.05.
10
张文学,陈君.
大学生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8(6):87-90.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5
1
莫华伟.
基于“90后”高职生道德现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研究[J]
.广西教育,2012(11):13-14.
2
王子荣.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在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中的应用[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8):223-224.
3
周宏星,张忠春.
试探90后大学生的受挫能力教育策略[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7):34-36.
被引量:1
4
毕云枫,于雷,李玉扩.
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57-158.
5
翟春,宋成.
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680-683.
被引量:6
6
胡国华,胡小燕.
试论大学体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85-88.
被引量:1
7
陶永红.
道德视角下的大学生违纪现象探析[J]
.辽宁高职学报,2014,16(8):98-100.
8
吴若旻.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热点问题分析[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4):142-145.
9
许胜男.
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爬坡说”辨析及对策研究[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2):87-89.
被引量:2
10
胡俊俊.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成因与教育引导对策[J]
.鄂州大学学报,2016,23(4):78-8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杨洁.
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对策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36):135-136.
被引量:1
2
李艳兰,王小桃.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658-663.
被引量:9
3
李弘国.
多维视角下的大学生道德失范对策探索[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6(12):137-138.
4
陈洁营.
以道德需要导向构建高校精准德育体系[J]
.滁州学院学报,2017,19(3):95-98.
被引量:1
5
廖惠兰.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0(7):4-4.
6
李淮州.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表现、归因及其引导路径[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1):117-120.
被引量:1
7
陈冬.
二次元文化视域下大学生道德观初探[J]
.黑河学刊,2017(6):131-133.
被引量:1
8
翁洪莹,卢彦峰.
实践视域下青少年校外综合活动的教育特质[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8,0(10Z):59-60.
9
许敏,杜洋涛.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0):31-33.
被引量:2
10
马思琪.
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的几点思考[J]
.法制博览,2019,0(15):288-289.
1
欧阳伊人.
走出当代八种不良心态[J]
.现代工商,2011(10):78-79.
2
王璐,任福全.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教育路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26):54-55.
被引量:10
3
穆露露,刘新民,张瑾,刘培培.
以学生为主体的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的教学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6):50-51.
被引量:1
4
黄春丽,张大为.
心理生活质量的基本内涵[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3):124-126.
被引量:2
5
王传莲.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职专思想政治课教学[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0(1):176-177.
6
程虞.
放飞心灵,展现个性[J]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2(1):10-10.
7
肖艳舫.
也谈“为有源头活水来”[J]
.考试周刊,2008,0(49):43-43.
8
冀春花.
浅谈如何运用面部表情来激发幼儿的情感认识[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8):237-237.
被引量:2
9
沈洋.
情感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
.文理导航,2010(35):28-28.
10
曹松林.
大学生道德失范与德育对策[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6(4):79-80.
被引量:6
中国青年研究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