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针刺背俞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刺背俞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4例,另有28例口服冠心丹参片为药物对照组。经2个疗程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和8214%,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941%和4643%。Ridit分析表明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
作者
李保良
庞勇
机构地区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05-406,共2页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关键词
心电图
背俞穴
冠心病
针灸疗法
分类号
R246.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02
同被引文献
460
引证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499
参考文献
2
1
陈可冀.心脑血管疾病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陈树林,李育良.
内关、心俞与心脏相关的神经基础[J]
.中国针灸,1996,16(12):33-35.
被引量:4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李育良,田九畴,庄志业,陈树林.
山羊感觉和交感神经节中的肽类免疫反应结构[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1(4):59-64.
被引量:5
2
陶之理,李瑞午,张家驹,李群.
心脏、心神经交感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及心神经向中枢的投射(HRP法)[J]
.针刺研究,1993,18(4):257-261.
被引量:13
3
顾耀铭,陈以慈,叶鹿鸣.
钨酸钠做为稳定剂的新的高灵敏HRP-TMB法——Ⅰ、光镜研究[J]
.神经解剖学杂志,1990,6(1):121-127.
被引量:39
4
陶之理,晋志高,任文庆.
针灸肝俞、脾俞、粱门、期门各穴抑制胆色素结石的神经解剖学机理探讨[J]
.针刺研究,1991,16(1):61-65.
被引量:7
5
汪桐,泮群皖.
内关-心脏短反射的实验研究[J]
.针刺研究,1991,16(2):115-119.
被引量:16
6
雷治海,刘家因.
支配猪左心室侧壁的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的定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22(1):22-2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02
1
汤诺,黄晓雷,何燕,林钟香.
舒心饮与血府逐瘀汤对不同证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2):25-28.
被引量:8
2
刘艳.
舒心合剂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36例临床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9):105-106.
3
杜廷海,吕小红,余海滨.
冠心舒吸嗅剂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2,24(9):24-25.
被引量:1
4
卢秋霞.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4):306-307.
被引量:5
5
吴素琴.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4):313-314.
被引量:8
6
洪永敦,吴辉,莫鸿辉,李斐媛.
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及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6):425-428.
被引量:16
7
李创鹏,张艳玲,刘培中,杨慧珊.
针刺补肾培土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76-76.
被引量:4
8
孔素平,单秋华,董安梅.
肺俞募配穴对肺功能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的观察[J]
.中国针灸,2004,24(12):840-842.
被引量:29
9
高永辉,刘俊岭,陈淑萍.
SEGMENTAL DISTRIBUTION OF AFFERENT ELECTRO-ACUPUNCTURE SIGNALS FROM ACUPOINTS OF THE PERICARDIUM MERIDIAN IN THE RAT[J]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1,11(3):34-40.
10
王炎焱,路辉.
新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05,46(3):195-19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60
1
邢博文,覃思敏,贺煜竣,展立芬,谢云方,刘未艾.
《针灸大成》丰隆穴选穴规律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8):190-192.
被引量:9
2
吕金阳.
针药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62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07,29(8).
被引量:13
3
韩勇,王红.
穴位注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8例[J]
.陕西中医,2007,28(2):204-205.
被引量:19
4
李树成,老锦雄,袁训林,覃彪民.
百会穴长时间留针配合速刺背俞穴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痛101例疗效观察[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10(12).
被引量:6
5
郭爱娣,虞金龙.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心绞痛27例[J]
.中医杂志,2011,52(S1):127-128.
被引量:3
6
张万仁,马锡撙,李玉枝,申遂月,孙三友.
贴敷治疗冠心病116例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1992,8(6):26-27.
被引量:2
7
高平.
按压按摩背俞穴治疗脘腹疼痛65例[J]
.新疆中医药,2004,22(3):32-33.
被引量:1
8
肖俊芳.
背俞穴埋线加耳针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J]
.中国针灸,2004,24(7):468-470.
被引量:19
9
许新霞,朱超英,张采真,陈刚.
背俞穴埋线法治疗慢性荨麻疹20例[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8):732-732.
被引量:4
10
马余鸿,林亚平,严洁,易受乡,王超,田岳凤.
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4):290-29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32
1
刁利红,严洁.
针灸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临床研究概况[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4):59-61.
被引量:31
2
金末淑,陈思宇,徐杉,何丽丽,黄建军.
背俞穴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S1):106-109.
被引量:38
3
王海燕,尹小星.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治疗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6):46-47.
被引量:8
4
崔承斌,王京京,吴中朝.
从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关系论背俞功能带[J]
.中国针灸,2005,25(7):483-486.
被引量:203
5
高俊虹,付卫星,晋志高,喻晓春.
电针预治疗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β-肾上腺素受体的耐受机制[J]
.针刺研究,2006,31(1):22-26.
被引量:13
6
邢洁.
通心贴外敷心俞与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2007,23(4):62-63.
被引量:15
7
高俊虹,秦联萍,逯波,付卫星,崔海峰,王玉敏,王洪新,喻晓春.
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临床意义及机制探讨[J]
.中医杂志,2008,49(4):300-302.
被引量:9
8
康东周,全光石,刘丹.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近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7):29-31.
被引量:4
9
李根,陈鹏毅,邢洁,张大创.
护心贴外敷心俞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2008,24(10):27-28.
被引量:13
10
常晓娟,徐斌.
针灸治疗心绞痛临床与实验用穴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6):708-71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99
1
赵翟,陈岩.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21,39(5):125-128.
被引量:9
2
齐彦辉,韩丽华,吕果,王瑞峰.
舒伐他汀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J]
.现代医学,2020(10):1306-1310.
被引量:3
3
李萧,杨娇,银子涵,齐文川,郑倩华,李享,梁繁荣.
梁繁荣教授通阳调神针法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经验[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7):2861-2866.
被引量:13
4
张万翔,王蜜源,卢通,祝永刚,肖辉灯,李春根,柳根哲.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腰扭伤取穴规律分析[J]
.北京中医药,2020(8):870-874.
被引量:8
5
安慧萍,杨丽珍,樊海龙,赵娜,赵建军,牛利文.
针灸治疗心脏疾病浅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3):182-183.
6
张萍,宋鹏,李聪颖.
针刺配合厄贝沙坦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的效果[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1):32-35.
7
蔡孝明.
自拟通阳活血化痰汤配合针刺膻中、内关穴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J]
.医学信息,2017,30(10):108-109.
被引量:2
8
李黄彤,王璟,刘建华.
针刺对脑缺血分子调节机制的研究概况[J]
.东南国防医药,2003,5(5):396-398.
9
孙国超,孙伊平.
内关穴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应用文献综述[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2):2780-2781.
被引量:12
10
金末淑,陈思宇,徐杉,何丽丽,黄建军.
背俞穴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S1):106-109.
被引量:38
1
魏惠珍,张洁,张红红,王跃生,方海红,饶毅,李新南.
冠心丹参片有效部位三七总皂苷的含量测定[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2859-2861.
被引量:7
2
陈锐.
冠心丹参片临床应用解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1,27(35):12-12.
被引量:1
3
袁梦哲,王超.
HPLC法测定冠心丹参片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2):39-40.
被引量:7
4
钟浩,邓祖磊,葛德洲,刘浩,崔田,宋雅彤.
RP-HPLC法同时测定冠心丹参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_(g1)和R_(b1)的含量[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1):2773-2776.
被引量:3
5
万明,陈洪燕,卢萍,胡晓雪.
丹参提取工艺研究初探[J]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S1):101-101.
6
覃学谦,周吴萍.
冠心丹参片中降香挥发油的鉴别研究[J]
.中国药业,2007,16(16):26-26.
被引量:4
7
王廷海,张贵法,王丽侠.
薄层扫描法测定冠心丹参片丹参酮Ⅱ_A的含量[J]
.山东医药工业,2002,21(3):16-16.
被引量:3
8
甘勇强.
薄层扫描法测定冠心丹参片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J]
.广西中医药,1998,21(3):44-44.
被引量:2
9
胡小戎,曹凤梅.
丹参的药理、临床应用与制剂研究[J]
.中国新医药,2003,2(6):54-55.
被引量:93
10
刘园庆,刘丽君,姚芳琦.
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
.中外医疗,2008,27(19).
被引量:8
中国针灸
199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