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引进与应用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结合实例分析,介绍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的形成和操作规程,以及预警分析结果在药剂防治上的应用。
作者
谭监润
袁文斌
武海燕
冉峰
张亚东
机构地区
重庆市云阳县植保植检站
重庆市云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南方农业》
2011年第3期61-63,共3页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预警系统
防治
分类号
S435.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7
参考文献
1
1
谢开云,车兴壁,Christian Ducatillon,Francois Serneels.
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中国马铃薯,2001,15(2):67-71.
被引量:79
共引文献
78
1
王明红,马占鸿,金晓华,刘芊,孙少炯.
北京市农作物病虫害远程预警信息系统构建[J]
.植物病理学报,2005,35(S1):67-70.
被引量:12
2
胡同乐,曹克强.
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技术发展历史与现状[J]
.中国马铃薯,2010,24(2):114-119.
被引量:16
3
李定莉,刘祥贵,车兴壁,周天云,赵雨佳,蒋祖跃,舒进康,刘晓菱,王美芝.
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在巫溪县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J]
.南方农业,2013,7(S1):93-96.
被引量:5
4
张寿明,李灿辉,何慧龙,刘文文.
神经网络在马铃薯晚疫病长期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29(4):139-142.
被引量:8
5
孙茂林,李树莲,赵永昌,李成云,R.J.Hijmans.
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与预警技术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2004,30(5):15-19.
被引量:26
6
袁军海.
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J]
.南京农专学报,2003,19(2):46-50.
被引量:8
7
王利亚,孙茂林,杨艳丽,马永翠,钱彩霞,董禄凤,和卫泽.
云南马铃薯晚疫病区域性流行学的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2):157-162.
被引量:32
8
丁海滨,卢扬,邓禄军.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J]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5):76-81.
被引量:39
9
刘浩,张宗山.
比利时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5):142-144.
被引量:7
10
刘浩,张宗山.
比利时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2):14172-14174.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66
1
曹静,罗智敏,胡同乐,曹克强.
温室微型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动态初步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190-192.
被引量:4
2
池再香,卢瑶,肖钧,张普宇,张仕佳,刘苙娟.
气象因子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69-71.
被引量:22
3
胡同乐,曹克强.
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技术发展历史与现状[J]
.中国马铃薯,2010,24(2):114-119.
被引量:16
4
张舒,姜福元,雷昌云,陈二龙,赵仁杰,姜国庆,胡正兵,徐桂方,陈超.
几种杀菌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7):4114-4116.
被引量:7
5
李定莉,刘祥贵,车兴壁,周天云,赵雨佳,蒋祖跃,舒进康,刘晓菱,王美芝.
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在巫溪县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J]
.南方农业,2013,7(S1):93-96.
被引量:5
6
张寿明,李灿辉,何慧龙,刘文文.
神经网络在马铃薯晚疫病长期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29(4):139-142.
被引量:8
7
孙茂林,李树莲,赵永昌,李成云,R.J.Hijmans.
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与预警技术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2004,30(5):15-19.
被引量:26
8
从心黎,李灿辉,陈善娜,杨明挚.
马铃薯晚疫病化学防治农药应用概述[J]
.农药,2005,44(5):198-201.
被引量:10
9
谢成君,宋杰.
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程度的灰色预测初探[J]
.马铃薯杂志,1996,10(3):162-164.
被引量:9
10
谢成君.农作物主要病虫预测[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
引证文献
10
1
李定莉,刘祥贵,车兴壁,周天云,赵雨佳,蒋祖跃,舒进康,刘晓菱,王美芝.
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在巫溪县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J]
.南方农业,2013,7(S1):93-96.
被引量:5
2
李瑞.
枣庄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园艺,2012,35(23):76-77.
被引量:2
3
龙玲,刘红梅,李丹,马永林,颜兴,莫纯碧.
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模型在贵州省威宁县的应用[J]
.中国马铃薯,2013,27(1):48-52.
被引量:12
4
董风林,郭志乾,刘秉义,杨宁权,张国辉,余帮强,谢霞,靳军良,张刚,王琳.
利用预警系统指导大田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J]
.中国马铃薯,2013,27(3):172-174.
被引量:6
5
谢成君,刘普明,王颖,穆长青.
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在西吉县的应用[J]
.中国马铃薯,2014,28(2):106-110.
被引量:11
6
张斌,耿坤,莫莉娅,李添群,潘世昌,范后均.
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模型在贵阳地区的应用[J]
.西南农业学报,2015,28(5):2070-2074.
被引量:16
7
李洪浩,张鸿,李华鹏,徐成勇,吴婕,席亚东,王晓黎,刘波微.
马铃薯晚疫病CARAH预警模型在四川春马铃薯上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4):136-141.
被引量:16
8
黄冲,刘万才,张斌.
马铃薯晚疫病CARAH预警模型在我国的应用及评价[J]
.植物保护,2017,43(4):151-157.
被引量:16
9
王蓉,谈孝凤,杨仁翠,吴庭慧,覃安荣,肖卫平.
基于CARAH预警模型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技术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20,40(7):60-63.
被引量:8
10
李洪浩,淳俊,王克秀,席亚东,王燕平,吴婕,韩帅,张河庆,王茹琳,刘波微.
CARAH预警模型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减量增效中的应用[J]
.中国植保导刊,2018,38(12):33-3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王秀娟.
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在青海省马铃薯产业中的应用[J]
.青海农技推广,2023(4):46-49.
被引量:1
2
刘发莲.
泸定县兴隆镇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2):122-123.
被引量:1
3
颜德清,宁红,杜中琼,许良兵,王腾.
城口县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152-153.
被引量:1
4
王平,王晓黎,李洪浩,刘波微,沈学善,黄涛.
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与生态环境保护[J]
.农学学报,2018,8(12):13-17.
被引量:8
5
张明红,马桂艳,董凤林.
2012—2013年固原市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控建议[J]
.甘肃农业科技,2014,45(9):48-49.
6
唐建锋,苏跃,焦明姚,谈孝凤,金星.
贵州省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与应用[J]
.耕作与栽培,2014,34(5):47-48.
被引量:15
7
谢成君,刘普明,谢强,杨宁权.
马铃薯晚疫病优化防治决策[J]
.中国马铃薯,2014,28(6):357-361.
被引量:2
8
刘万才,刘杰,钟天润.
新型测报工具研发应用进展与发展建议[J]
.中国植保导刊,2015,35(8):40-42.
被引量:21
9
王鹏,郭天顺,李芳弟,何二良,颉炜清,齐小东,杨晨,窦俊焕,赵中梁,赵文涛,宋怡,吕汰.
CARAH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模型在天水的应用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5,46(9):8-12.
被引量:3
10
张斌,耿坤,莫莉娅,李添群,潘世昌,范后均.
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模型在贵阳地区的应用[J]
.西南农业学报,2015,28(5):2070-2074.
被引量:16
1
时宝华.
重视专用型玉米新品种的引进与应用[J]
.陕西农业科学,1994,40(5):37-37.
2
曾其真.
水稻旱育秧稀植栽培技术的引进与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1993,20(3):10-12.
3
陈双龙,郑旋,黄华康.
优质杂交早稻新香优80的引进与应用[J]
.杂交水稻,2002,17(2):30-31.
被引量:4
4
陈双龙,郑旋,黄华康.
优质杂交早稻新香优80的引进与应用[J]
.杂交水稻,2004,19(F02):84-85.
5
何志鸿.
大豆窄行密植技术的引进与应用[J]
.作物杂志,1997(5):20-22.
被引量:7
6
陈常颂,钟秋生,游小妹,王振康,陶湘辉,陈荣冰.
茶树品种金萱的引进与应用总结[J]
.茶叶科学技术,2010(4):24-26.
被引量:19
7
张启亮,艾文安.
免耕播种技术的引进与应用[J]
.湖北农机化,2012(3):35-35.
8
游艾青,刘凯,胡刚,袁潜华,周继先,卢兴桂.
两系杂交中稻两优培九的引进与应用[J]
.湖北农业科学,2004,43(3):19-20.
被引量:1
9
张绍权,张翠华,付立东.
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引进与应用研究[J]
.垦殖与稻作,2005(4):43-45.
10
滕振勇,罗维禄.
甜玉米新品种粤甜3号引进与应用[J]
.中国种业,2004(11):41-41.
南方农业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