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毒副作用的常见原因与预防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减少中药毒副作用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应该了解中药产生中毒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中毒现象的发生。 1中药毒副作用的常见原因 1.1品种混用、误用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成分复杂,而不同科属的同名中药在毒性上也有差异。
作者
杨世雷
机构地区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药剂科
出处
《光明中医》
2011年第5期1065-1065,共1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药
毒副作用
原因
预防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1
1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07-161
共引文献
81
1
闫虹.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咽炎38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144-1144.
被引量:4
2
颜兵,苏永华.
中医脾与西医学对应脏腑的关系探讨[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1):8-12.
被引量:20
3
黄志慧.
敷脐疗法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7):1547-1548.
被引量:3
4
徐天予.
五加皮和香加皮不可混用[J]
.中国药业,2008,17(8):57-57.
5
王洪真,王洪芬,郑德茹.
白芨护膜膏治疗放射性口腔炎临床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334-3335.
被引量:1
6
刘玉琴,林伊梅,徐雪荣.
我院2003~2007年药品入库验收中不合格饮片的回顾性分析[J]
.中国药房,2008,19(21):1668-1670.
被引量:10
7
利顺欣.
蛤蚧应用探析[J]
.国医论坛,2008,23(5):44-45.
被引量:2
8
赵红玉.
基于酸性体质浅谈中医药治病原理[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4):89-90.
被引量:2
9
廖辉,彭吉军,李丽,刘锦华.
经皮穿刺卵巢巧克力囊肿内注射复方白矾溶液远期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693-1694.
被引量:2
10
李蓉,张潇,刘明华,李茂,任美萍,肖顺汉.
荆黄汤熏洗液抗炎镇痛与活血化瘀作用研究[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32(2):125-12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6
1
麻连荣.
中药的不良反应特点引发因素[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06X):98-99.
被引量:6
2
Houten BV,Woshner V,Santos JH.Role of mitochondrial DNA in toxicresponsestooxidativestress[J].DNARepair(Amst),2006,5(2):146.
3
苗明山.中药不良反应及救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9.
4
中国执业药师协会.全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教材[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1.
5
蔡琴,向泽梅,舒琴.
中药毒副反应的成因与防范[J]
.中国保健,2005,13(10X):108-109.
被引量:1
6
王春芳,张亮,李妍怡.
天王补心丹临床运用进展[J]
.甘肃中医,2008,21(1):63-64.
被引量:3
7
佟国莲,赵虹,马惠.中药毒副作用的预防策略及药理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146-147.
8
邹清波,王丽红.中药毒副作用的药理分析及预防策略[J].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30(5):244-245.
9
邱枫.
中药不良反应探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3):152-152.
被引量:14
10
季宇彬,王秋平,郎朗.
龙葵碱毒理学研究[J]
.中国药理通讯,2009,26(2):82-8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8
1
朱永洙.
中药毒副反应的应对策略[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275-277.
被引量:5
2
冯晓妍,吴敏.
中药毒副作用常见原因及应对策略[J]
.西部中医药,2014,27(7):77-79.
被引量:6
3
张志琴.
正确看待中药毒副作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7):240-241.
被引量:3
4
邱兴盛.
中药毒副作用的常见原因分析与预防[J]
.中国农村卫生,2015,7(9):76-77.
被引量:2
5
张春霞.
中药毒副作用的预防策略及药理分析[J]
.光明中医,2016,31(3):433-434.
被引量:4
6
张茹.
中药毒副作用的预防对策及药理分析[J]
.北方药学,2017,14(10):183-184.
被引量:2
7
马定耀,张凤英,付晓蕾.
中药毒副作用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12):136-138.
被引量:5
8
戴八十三.
中药毒副作用的预防对策及药理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31):185-185.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冯晓妍,吴敏.
中药毒副作用常见原因及应对策略[J]
.西部中医药,2014,27(7):77-79.
被引量:6
2
林华杰.
中药的副作用研究报告[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23):14-15.
被引量:1
3
邱兴盛.
中药毒副作用的常见原因分析与预防[J]
.中国农村卫生,2015,7(9):76-77.
被引量:2
4
孙朋波,刘慧慧,刘光峰.
中成药益肾蠲痹丸的肾毒性及其防范措施探讨[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9):134-135.
被引量:2
5
邓文祥,朱建平,肖作为,张水寒,谢梦洲,谭电波,向茗,黄惠勇.
药膳汤饮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5(12):23-26.
被引量:6
6
陈国梅,杨忠慧,成昌娟.
某院肿瘤科抗肿瘤中成药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对比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43-44.
被引量:5
7
田璐,李炜弘,李晗,乔卫龙,史年刚.
从“三三制”探讨中药“毒”与“非毒”[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7):180-181.
被引量:3
8
王健,邰东旭.
补正续骨丸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7):1898-1901.
被引量:2
9
戴忠华,笪舫芳,蒙万香,樊柳园,朱华.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有毒中药材及饮片的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9):2320-2322.
被引量:14
10
马定耀,张凤英,付晓蕾.
中药毒副作用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12):136-138.
被引量:5
1
侯丕华.
复发中风的原因与预防[J]
.中国医药学报,1995,10(6):55-55.
2
李玉环,李中菊,王芳.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与预防[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09-110.
被引量:10
3
郑密芹,王崇琴,郭芝侠,陈佳.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预防[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1):370-370.
被引量:2
4
曹凤媚.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预防[J]
.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6):3683-3684.
被引量:1
5
任红兵.
中药材的农药残留原因与预防措施[J]
.现代中医药,2007,27(1):53-55.
被引量:5
6
吴倩.
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探讨[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0):192-192.
7
陈万明,染绍伟.
中药不良反应浅析[J]
.中华医药学杂志,2003,2(1):85-86.
8
张果忠,熊杰,张德琴.
浅谈中药副作用的原因与预防[J]
.中医药信息,2002,19(3):22-24.
被引量:1
9
煎煳的中药不能喝[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5):139-139.
10
董建平.
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122-123.
被引量:4
光明中医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