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科技园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大学科技园的产生与发展,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学科技园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作者
曹洋
王桂月
机构地区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山东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出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第11期120-121,共2页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基金
2010年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0RKGB3023)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科技园
科技成果转化
分类号
G5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陈兰杰.
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较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3):53-56.
被引量:42
2
李林,曹文华.
中国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问题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5):143-146.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谢静,徐小钦.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科技中介运作模式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4,22(6):663-668.
被引量:30
2
张永兵.
大学、企业、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的互动作用——高校领导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培训考察报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92-94.
被引量:20
3
张振刚,黄丹.
论硅谷自组织的开放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5):69-71.
被引量:2
4
阳剑兰,马军.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J]
.科学与管理,2005,25(3):38-40.
被引量:6
5
陈静远,黄长春,左亮.
中国大学科技园与英国科技园建设和管理模式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8):50-54.
被引量:15
6
麦均洪,马强,张乐平.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73-77.
被引量:19
7
李友生,李玉清.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3):26-27.
被引量:24
8
平力群.
日本《TLO法》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9(2):32-36.
被引量:21
9
孙卫,肖红,原长弘.
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3):114-117.
被引量:54
10
石军,蒋晨.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经验管窥[J]
.世界电信,2006,19(9):15-17.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50
1
胡英芹,贺增莉.
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困境及路径[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2,12(6):83-94.
被引量:4
2
马锋,潘成利,冯锋.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科学院下属科研院所的调研分析[J]
.管理评论,2021,33(3):138-145.
被引量:17
3
刘奕,孙文,孙光明.
试论高校知识产权的流失与对策[J]
.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31(1):35-38.
被引量:2
4
吴晓玲.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利益平衡机制研究[J]
.情报探索,2010(2):31-34.
被引量:4
5
郑贤铭.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4):36-37.
被引量:12
6
张蕾.
中美高校技术转移实践对比研究[J]
.电子知识产权,2010(9):90-94.
7
欧阳玉祝,陈小东,王迎春.
欠发达民族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56-157.
被引量:7
8
刘兼唐,翟羽佳,张晟.
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2002~2010[J]
.价值工程,2011,30(5):5-6.
被引量:6
9
熊叶,蔡毅.
起步阶段大学科技园面临的重要问题探讨[J]
.商情,2010(36):42-42.
被引量:1
10
李国朋.
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启示[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20-23.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9
1
李志强,李凌己.
国内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新趋势[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4):97-103.
被引量:126
2
顾冠群.
东南大学科技园建设与产学研合作[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11):18-20.
被引量:1
3
徐井宏.大学科技园发展中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2-05-17.
4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euteeh.edu.cn,2011-09-01.
5
王大伟,葛继平.
大学科技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78-80.
被引量:21
6
王洪立,赵锦桥,鲍伟,孟继梅.
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实践平台建设与研究——以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5):64-65.
被引量:3
7
熊季霞,李洁,朱佩枫,卜胜娟.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主要模式及发展对策[J]
.经济与管理,2011,25(7):64-68.
被引量:14
8
朱兆斌.
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与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1):112-117.
被引量:33
9
李宇.
嵌入大学科技园的紧密型产学研结合机制及区域创新驱动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5-10.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骆强,雷良海,颜休嘉.
电力特色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研究[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9(2):104-109.
1
杭雪花,刘海燕,叶晨.
试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过程和模式[J]
.国外丝绸,2005,20(6):26-28.
被引量:2
2
李军.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其发展对策[J]
.云南科技管理,2000,13(4):18-19.
被引量:2
3
甘均良,曾令球,周旭明.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瓶颈及对策研究[J]
.硅谷,2008,1(17):104-105.
被引量:4
4
王华云.
关于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5):95-96.
被引量:3
5
张晓龙.
论我国高校如何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5):220-221.
被引量:1
6
郑晓燕,邢建欣.
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J]
.东岳论丛,2004,25(5):205-206.
被引量:14
7
王志勋.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几点思考[J]
.北方经贸,2009(8):162-163.
8
葛慧林.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分析及应用对策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中旬),2015,0(5):25-26.
9
许百涛,安沛旺,曾卫明.
“三主一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讨[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99-102.
被引量:2
10
穆义生,孟宝棣.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外环境及策略论析[J]
.中国电力教育,1992(1):53-56.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