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影响无菌苗体系建立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无菌苗体系建立过程中外植体选择、外植体消毒、内生菌污染控制等关键因素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
陈丽闽
毛碧增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483-487,共5页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5C13016)
关键词
外植体
消毒剂
内生菌
分类号
S339.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1
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505
同被引文献
9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52
1
Rout G R, Mohapatra A, Jain S M. Tissue culture of ornamental pot plant: A critical review on present scenario and future prospects [J] .. Biotechnol Adv, 2006, 24:531 -560.
2
王蒂.植物组织培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
杨世海,刘晓峰,果德安,郑俊华.
不同碳源对掌叶大黄毛状根生物量和蒽醌产量的影响[J]
.中草药,2005,36(7):1075-1078.
被引量:6
4
孙敏,曾建军.
长春花毛状根培养及抗癌生物碱产生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0):741-743.
被引量:31
5
徐洪伟,周晓馥.
高山红景天毛状根培养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3):45-47.
被引量:9
6
王裔惟,丁家宜,周倩耘,谢毛成,刘峻.
光果甘草毛状根培养过程中对活性氧清除能力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2):6-9.
被引量:9
7
吴晓凤,施和平,TSANG Po Keung Eric.
褐脉少花龙葵毛状根的诱导、培养及其澳洲茄胺的产生[J]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8,41(3):183-191.
被引量:7
8
王英娟,步怀宇,李多伟,贾敬芬.
烟草毛状根诱导及其茄尼醇含量初探[J]
.植物学通报,2006,23(4):334-340.
被引量:7
9
张雅琼,郭华春.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74-76.
被引量:22
10
朱文勇,杜学梅,郭黄萍,赵玉军,贺小红.
骏枣茎尖培养脱除枣疯病MLO[J]
.园艺学报,1996,23(2):197-198.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281
1
刘丹梅.
香花槐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5):464-464.
被引量:5
2
赵洪新,孟涛.
商陆的植物学特征及利用[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1,4(9).
被引量:3
3
崔丽华 ,张海燕 ,张铁汉 ,陈正华 .
美洲商陆快速繁殖实验体系的建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3):390-392.
被引量:5
4
吴承卫,郭济贤.
三尖杉及其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3,20(6):321-325.
被引量:8
5
鲁晓燕,牛建新,冯建荣.
葡萄无毒苗木繁育与栽培[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4(5):32-34.
被引量:6
6
王国良,李国雷,吴明华.
西兰花花梗褐心病病菌鉴定[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5):102-104.
被引量:1
7
贾春兰,王纪方,杨建荣,张丽云.
葡萄扇叶病脱毒新技术的研究[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3,1(1):96-99.
被引量:1
8
王国平,洪霓,Ahmed Hadidi.
中国果树类病毒的发生及其研究进展(英文)[J]
.果树学报,2005,22(1):51-54.
被引量:13
9
陈士云,侯嵩生.
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几项新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进展,1993,14(2):43-45.
被引量:23
10
季宇彬,王胜惠,高世勇,汲晨锋,邹翔.
龙葵碱对H_(22)荷瘤小鼠细胞膜流动性和膜蛋白水平的影响[J]
.中草药,2005,36(2):239-241.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505
1
唐丽雪,杜进辉,史春余,柳洪鹃,孟迪,刘化学,闫锴,康新远.
不同浓度NAA/6BA配比对不同品种甘薯茎尖培养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1):113-117.
被引量:5
2
徐杰,黄建忠,李力.
基因组挖掘技术及其在真菌中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19,0(11):201-207.
被引量:3
3
唐再生.
白蚁为害对桉树外植体诱导的影响及对策[J]
.桉树科技,2006,23(2):22-25.
4
查帅兵.
安徽羽叶报春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J]
.生物学杂志,2006,23(5):43-45.
被引量:13
5
蔡月琴,林镇斌,陈礼光,刘学琴,付影,郑郁善.
三尖杉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初步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28(1):31-35.
被引量:2
6
尹芳,朱俊华,王华岳.
青苹果竹芋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2):73-77.
被引量:4
7
鲍红春,郝丽珍,梁德林,姚裕祺,胡宁宝,张进文.
几种影响沙芥愈伤组织培养的因素[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3):81-85.
被引量:1
8
伍成厚,何业华,谢碧霞,胡芳名.
枣树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研究[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26(3):59-61.
被引量:4
9
林燕青,洪伟.
植物内生真菌研究及应用前景[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186-193.
被引量:25
10
王敏行.
东方百合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5):30-3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6
1
张文珠,郑国华,明艳林.
百合脱毒组培技术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2005,35(S1):133-134.
被引量:16
2
姚娜,赖志强.
象草腋芽外植体消毒方法的筛选[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29(5):943-946.
被引量:13
3
吴林森.
植物组织培养污染问题的研究及其控制措施[J]
.江苏林业科技,2005,32(1):28-31.
被引量:23
4
周雯,唐慧,李慧,张天亮,程东,谢玮.
某种碘伏消毒剂的毒性试验研究[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4,10(3):313-315.
被引量:6
5
林盛,马崇烈,胡东琼.
组织培养中污染的控制[J]
.广西农业科学,1994,26(2):87-88.
被引量:9
6
张志元,官春云.
油菜无菌苗培养前的种子消毒技术[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1):88-91.
被引量:13
7
王子成,李忠爱,邓秀新.
柑橘成年态茎段外植体消毒方法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2):57-60.
被引量:34
8
王梅,汤浩茹,刘淑芳,刘祥林,李靖.
4种抗生素对草莓‘章姬’内生菌的抑制及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23(2):189-191.
被引量:13
9
何铮昳,黎明.
常春油麻藤的物候节律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3):50-52.
被引量:11
10
张安美,张海燕,李锋杰.
碘伏对培养兔角膜上皮细胞形态学的影响[J]
.潍坊医学院学报,2005,27(6):418-42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杨国泰,李亮,张冬敏,钟凤林.
克服植物组织培养中内生菌污染的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2):180-182.
被引量:15
2
董文科,马晖玲,陈春艳.
不同消毒剂对甘肃红豆草种子消毒效果及萌发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2015,35(4):80-83.
被引量:8
3
林茂,李进华,唐庆.
4种油麻藤属植物的种子灭菌研究[J]
.福建农业科技,2019,0(10):35-41.
4
盛耀莹,郑晟靖,庭禹洁,金英,唐军荣.
大叶石蝴蝶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J]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4):23-28.
被引量:2
5
何龙,师尚礼,康文娟,刘旵旵,王文娟,武蓓.
紫花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定位及灭菌方法研究[J]
.草地学报,2022,30(11):2892-289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张荷芃,赵彩平,韩明玉.
桃无菌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J]
.西北农业学报,2012,21(10):84-88.
2
吴婉婉,孙威江.
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3,9(2):133-139.
被引量:6
3
赵月明,赵雁鸣,何承忠,廖声熙,李旦.
漆树组织培养中污染与褐变的防治[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0):33-38.
被引量:7
4
张艳玲,唐澄莹,何夫,吴秀华,汤绍虎.
珍稀濒危植物北碚榕的组培快繁[J]
.植物生理学报,2015,51(4):471-475.
被引量:5
5
赵凤,耿开友,胡昳,夏体渊,陈泽斌,任禛,靳松.
一株化血胆组织培养污染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J]
.西南农业学报,2016,29(7):1707-1712.
被引量:2
6
尹利方,陈泽斌,夏体渊,耿开友,赵凤,靳松,李静雯,牛燕芬.
一株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污染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
.西南农业学报,2016,29(8):1982-1986.
被引量:7
7
尚丹,文昭竹,龚梨霞,穆麟,张志飞.
Ca(ClO)_2消毒剂对高羊茅种子的消毒效果[J]
.作物研究,2016,30(5):563-568.
被引量:2
8
张建文,王芳,陈燕,杨海磊,肖红,鱼小军.
去除果皮和晒种处理对红豆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2016,36(5):115-120.
被引量:5
9
张大燕,文欢,王伟,高小凤,彭成,高继海.
甲基磺酸乙酯化学诱变川芎的方法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3):49-52.
被引量:3
10
周玲,姚振,郭永兵,周存宇.
重楼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2017(20):184-189.
被引量:7
1
傅华英.
鱼腥草愈伤组织的诱导技术[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0,6(4):225-227.
被引量:4
2
李颖,张钦德,李庆典.
北沙参外植体消毒方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336-2338.
被引量:2
3
于娜,董宽虎.
白羊草真叶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1):61-64.
被引量:2
4
龚娜,杨镇,李学龙,杨涛,王娜,肖军.
朝鲜淫羊藿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5):15-18.
被引量:6
5
吕晓东.
甘肃省土壤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甘肃农业科技,2007,38(5):22-24.
被引量:3
6
陈杰,张翔宇,查钦,王彩云,王永,阮培均.
金铁锁带腋叶嫩茎的组织培养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5):844-849.
被引量:5
7
崔光红,黄璐琦,唐晓晶,何希荣,李欣.
获取人参、西洋参特定序列位点(STS)标记的新方法[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1):1012-1015.
被引量:3
8
王中美,吴亚飞,李树举,覃磊,刘小兵,张平喜.
利用茎尖不定芽建立朝鲜蓟高效再生体系[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6):612-616.
被引量:3
9
向太和,梁海曼,钟华鑫,颜秋生,张雪琴.
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Ⅱ.氨基酸、多胺及内源激素的变化[J]
.作物学报,1997,23(3):353-359.
被引量:20
10
宋婷,李翔,张颖,张应华,许俊强,吴金花.
海州常山腋芽诱导培养初探[J]
.南方农业,2015,9(22):83-85.
被引量:1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