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推拿手法三个要素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有效的推拿手法一般取决于3个条件,即:(1)一定的刺激强度;(2)一定的刺激时间;(3)一定的频率。本文就这三要素对推拿手法量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的研究进行归纳性探讨,以供参考。
作者
宋和兰
崔瑾
机构地区
贵阳中医学院
出处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0-82,共3页
Journal of Guiy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推拿手法
刺激强度
频率
时间
分类号
R244.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211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90
参考文献
7
1
戴德纯,房敏.
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规范化探讨[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160-162.
被引量:5
2
毕方杉.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过程中颈椎位移的实验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5.
3
王红,赵臣,王金贵,董洪英,谭涛.
法操作图形的非线性分析研究[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2):66-68.
被引量:12
4
张红参,丰芬,范宏元,杨爱国,蓝岚,李川,黄靖宇,罗建,阎博华,罗才贵.
近年来推拿手法刺激量参数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7):52-54.
被引量:6
5
孙武权,严隽陶.
推拿手法频率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J]
.按摩与导引,2002,18(5):2-4.
被引量:32
6
裴旭海.
推拿治疗时间探讨[J]
.按摩与导引,2002,18(1):6-6.
被引量:14
7
张宏,马惠昇,门志涛,严隽陶,童仙君,苗志杰.
推拿法的动力学参数优化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9):68-69.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55
1
秦杰,赵鹏,刘家勇,钟红刚,李勇,马元柱.
在体手法测量系统对扌衮法的生物力学分析[J]
.中医正骨,2004,16(12):4-5.
被引量:24
2
李治罡,赵鑫,孙博,陆蕴松,李明蔚.
人体腰椎后纵韧带蠕变的实验研究[J]
.中医正骨,2005,17(2):5-5.
被引量:2
3
王国才,邹勋.
振法之运动生物力学研究[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3):50-54.
被引量:18
4
张绯洁.
推拿“内关”穴对家兔痛阈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7(2):47-48.
被引量:13
5
张宏,徐俊,严隽陶,吴信忠,程杰峰,严振.
推拿对骨骼肌减少症患者伸膝速度和肌电的干预作用[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2):40-41.
被引量:33
6
张盛强,石星,张继平.
经颅多普勒血流变化量化评估穴位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2):16-17.
被引量:8
7
邵湘宁,魏高文,陈美仁,王萍,郭翔,王德瑜,凌敏.
法手法参考图谱与质控图的建立[J]
.中医药导报,2005,11(11):5-6.
被引量:9
8
戴德纯,房敏,严隽陶.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推拿临床研究进展[J]
.按摩与导引,2006,22(7):42-46.
被引量:23
9
陈鹏,张海芬,郑胜明.
颈性头痛风池穴按揉术诊疗规范化方案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411-412.
被引量:7
10
戴德纯,房敏.
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规范化探讨[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160-16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76
1
龙翔宇,王刚,王继红,罗凛,耿文东.
理筋推拿标准化研究的产业意义思考与探索[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0(5):5-7.
被引量:3
2
刘辉.
试论手法之“有力”及其辨证应用[J]
.按摩与导引,2004,20(4):8-10.
被引量:7
3
何珂峻.
论中医针灸理论在运动按摩中的指导意义[J]
.按摩与导引,2005,21(4):2-4.
被引量:1
4
罗建,温伯平,丰芬.
近年来推拿手法规范化研究进展与思考[J]
.中医研究,2006,19(4):7-9.
被引量:18
5
谢涛,黄鸿.
按摩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运动学仿真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2007(7):105-107.
被引量:15
6
程英武,詹红生,元唯安,阴涛,何天翔.
法对健康人腓肠肌肌张力影响的初步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7):42-43.
被引量:22
7
门志涛,张宏.
中医推拿舒筋作用机制研究[J]
.按摩与导引,2008,24(3):10-13.
被引量:27
8
王永泉.
从模糊控制理论进行推拿量化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2):114-115.
被引量:1
9
郑娟娟,赵毅.
振法参数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7):104-106.
被引量:20
10
程英武,阴涛,詹红生,何天翔,元唯安,朱国苗,张明才,田伟.
神经根型颈椎病斜方肌肌张力与推拿疗效相关性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08,25(4):299-301.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211
1
欧阳杰,李冬奎.
易罐疗法结合推拿治疗颈肩痛的疗效观察[J]
.运动精品,2019,0(11):96-97.
被引量:2
2
潘化平,金宏柱.
推拿干预脑卒中运动功能的神经肌肉控制策略[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1):1075-1079.
被引量:7
3
王金山.
机械按摩能代替人工按摩吗?[J]
.健身科学,2008,0(3):22-22.
被引量:1
4
杨锋.
按摩器:并非“万金油”[J]
.中国家庭医生,2005(04S):49-49.
被引量:1
5
王永炎.
中医研究的三个重要趋势[J]
.天津中医药,2005,22(2):89-91.
被引量:13
6
陈远胜,赵明芹,彭雄明.
扳颈椎致脊髓型颈椎病1例[J]
.按摩与导引,2005,21(5):42-42.
被引量:9
7
姜荣华.
对“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合字的理解[J]
.中医药学刊,2005,23(6):1109-1109.
被引量:8
8
曹小定.
针刺激活脑内镇痛机能系统而实现针刺镇痛[J]
.针刺研究,1989,14(1):199-202.
被引量:9
9
廖品东,陈学先,孙洋.
四川的天真按摩[J]
.按摩与导引,2005,21(11):12-13.
被引量:3
10
伦轼芳,庞军,雷龙鸣,陈家兴,段文魁,黄锦军,周海丰,唐宏亮.
推拿疗法对亚健康状态人群心身症状的调理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0):100-101.
被引量:41
引证文献
13
1
李武,蒋全睿,艾坤,刘小卫,于隽,李江山.
指按法操作参数理论探讨及力学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700-5702.
被引量:13
2
宋杰,侯建军,申黎明.
按摩椅按摩头包覆层对按摩舒适性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1):202-206.
被引量:8
3
程艳彬,房敏,朱清广,姚斐,蒋诗超,张昊,艾健.
推拿相关感受器转导与传入机制初探[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7):2133-2136.
被引量:29
4
朱毅,李凝,金宏柱.
基于标准化自动定量康复推拿动物实验研究平台设计[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2):569-571.
被引量:4
5
于海龙,王红,蒋龙龙,刘昱材,鞠静,关俊婷.
基于文献研究的推拿外治法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J]
.天津中医药,2015,32(3):153-156.
被引量:21
6
樊一桦,谷鑫桂,田蓉,翟伟.
浅析推拿手法基本要素[J]
.光明中医,2016,31(6):786-789.
被引量:5
7
姚俊丞,谢远军.
不同正骨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的临床研究进展[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6,38(6):88-91.
被引量:4
8
王公财.
中医推拿规范化发展的思考[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5):16-17.
9
程艳彬,朱清广,孔令军,房敏.
一种实验动物推拿模拟装置的研制及验证[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4):1895-1900.
被引量:1
10
胡嘉芮,李占林.
中医外治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21,43(9):1567-157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90
1
金天驰,吕立江.
推拿医师主导管理模式的疗效评价[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0(4):141-142.
2
郑凤娥,章珍凤,刘有限.
滞针激痛点结合“腰痛方”熏蒸治疗瘀血阻滞型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J]
.中医外治杂志,2023,32(5):30-33.
被引量:3
3
王卓妍,许磊,殷继超,黄玉.
肌骨超声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中的应用进展[J]
.慢性病学杂志,2023(9):1314-1318.
被引量:1
4
冯伟,王一洲,张永泉.
腹部推拿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菌群-脑-肠轴”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5):200-202.
被引量:15
5
袁湘江,周恒.
计算激波的高精度数值方法[J]
.应用数学和力学,2000,21(5):441-450.
被引量:15
6
李伦,梁凤霞,陈瑞,王华,黄琪,彭苗,宋燕娟.
腹宫推拿联合饮食运动干预治疗高血压临床对照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1):80-83.
被引量:7
7
田家乐,吕强,周楠,孙武权,俞艳,王欢,徐军,吕杰.
腰椎调整手法操作的多要素研究进展[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0(20):59-62.
8
杜熙熙,申黎明,刘玮.
按摩模式对按摩椅气压按摩效应的实验研究[J]
.人类工效学,2014,20(5):28-30.
被引量:2
9
翁军,郭汝宝,李增图,陈远青,张喜林,严隽陶.
推拿手法对家兔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IGF-Ⅰ、bFGF、MyoD表达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716-3719.
被引量:5
10
吉登军,刘鲲鹏,顾非,周超,李亚洲,宁元率.
腰椎扳法临床运用述评[J]
.江苏中医药,2015,47(12):61-62.
1
许海,王琪.
手法量化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8例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0):81-83.
被引量:2
2
刘昱材,吕晶,李进龙.
推拿手法量化及规范化的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6,32(11):205-207.
被引量:8
3
初晓,李江山,艾坤,陈恒,雍春燕,陈姝.
从自制动物按法操作仪探讨按法之手法量化问题[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2):42-43.
被引量:3
4
罗磊.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的临床研究[J]
.新医学导刊,2008,7(12):50-51.
5
蒋永亮,尹磊淼,刘艳艳,王宇,杨永清.
针刺手法量化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1,27(6):84-85.
被引量:4
6
韩林,王舒,樊小农.
古典文献中针刺量效关系的雏形[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5):16-18.
被引量:7
7
郑建宇,吴新贵.
手针与电针比较研究的现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4):533-535.
被引量:8
8
张红参,丰芬,范宏元,杨爱国,蓝岚,李川,黄靖宇,罗建,阎博华,罗才贵.
近年来推拿手法刺激量参数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7):52-54.
被引量:6
9
王宁宁.
针刺补泻手法量化之浅析[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6(5):8-9.
被引量:2
10
陈鹏,张海芬,郑胜明.
颈性头痛风池穴按揉术诊疗规范化方案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411-412.
被引量:7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