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文基于"结构与行动互构论"的研究取向,以课题组对11个区、县262位湖北籍农民工的实证调查为基础,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与参与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并从结构性制约因素、能动性因素和感性因素三个方面剖析了农民工参保的行动逻辑。研究发现:农民工养老保险既存在制度缺失,也存在制度文本与制度实践脱节的问题;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现状滞后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意愿。作为结构性制约因素,完善的城市用工环境对农民工参保有积极影响,农民工与农村尤其是土地的强关联制约其参保意愿与行为;作为能动性因素,农民工较强的自致性人力资本有助于其实现养老保障权益;作为感性因素,农民工的"注意力焦点"——农民工对其农民户籍身份的过度关注,制约着其养老保障权益的实现。在养老保险实践中,农民工是一个既受到结构情境制约,又能根据结构情境作出能动选择的有限理性行动主体。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6期89-97,共9页
Study and Practic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08CSH033)
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农民工就业、居住与融入问题研究”(2007068)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行为逻辑--基于湖北省的实证研究”(2007d143)
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11PY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