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神经精神性狼疮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42例神经精神性狼疮病人进行充分评估,确定护理重点,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避免诱因、预防并发症、"三防"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39例病情好转出院,1例死亡,2例病情无明显好转自动出院。
作者
方蘅英
潘英华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出处
《全科护理》
2011年第17期1514-1515,共2页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关键词
神经精神性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Anon K.The Amerci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nomenclature and case definitions for neurpsychiatric lupus syndromes[J].Arthritis Rheum,1999,42:599-608.
2
Goldbach-Mansky R,Lee J,McCoy A,et al.Rheumatoid arthritis associated auto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synovitis of recent onset[J].Arthritis Res,2000,2(3):236-243.
3
吴东海.
神经精神性狼疮研究新进展——近两届ULAR会议文献汇萃[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21(5):308-309.
被引量:4
4
由炜,陈修哲.
神经精神性狼疮临床资料分析[J]
.精神医学杂志,2007,20(5):291-293.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王桂华,伍炳华,莫永丰.
红斑狼疮性脑病的MRI诊断[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0):787-789.
被引量:4
2
扶琼,左晓霞,周亚欧,谢艳丽.
神经精神狼疮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24-27.
被引量:14
3
姚冬云,张有才,陆海峰,崔轶,宋胜利,刘予平,杨斌.
61例狼疮脑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J]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1):93-94.
被引量:3
4
周滟,许建荣,朱炯,李磊,姚秋英.
神经精神性狼疮MRI诊断[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24(B11):84-87.
被引量:2
5
张尤桥,陈薇,陈斯雄.
以脑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4例临床分析[J]
.疑难病杂志,2005,4(2):77-78.
被引量:4
6
赵雪梅,邵自强,耿进朝,李志伟,马民.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5,16(5):241-244.
被引量:11
7
刘智,陈琳,崔丽英.
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特征[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4):509-512.
被引量:7
8
巫斌,孙华瑜,陈莉莹,陈娟.
非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84例误漏诊分析[J]
.新医学,2005,36(10):590-592.
被引量:9
9
汪圣平,吴晓鸣,曾飞雁.
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的脑部MRI表现[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5,3(4):10-12.
被引量:4
10
袁小平,谢榜昆,吕霞,黄穗乔,梁碧玲.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MRI诊断与病理[J]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9):2170-2171.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2
1
程坤,胡治平.
神经精神性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23(2):158-160.
被引量:1
2
姚佩丽,何青,陈天兰.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儿脑电图与临床分析[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21):1670-1671.
被引量:4
3
马晓莉,宫怡,竺红,马增瑞,牛国栋.
神经精神性狼疮临床特征与疗效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2):134-136.
被引量:8
4
谢长好,王涛,谢津璧,李志军,陈琳洁.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克柔念珠菌感染一例[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9):1033-1034.
5
王亚军,胡玉蕾.
儿童狼疮性脑病4例[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7):154-155.
被引量:1
6
杨燕,刘秀梅,孙美珍.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分析[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8(4):287-289.
被引量:2
7
赛芳芳,杜芸兰,宋叶平,苗玲.
神经精神性狼疮性发作的危险因素[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5):638-641.
被引量:3
8
史桃芬,张虹,范宏涛,梅坚.
神经精神狼疮65例分析[J]
.云南医药,2012,33(6):521-523.
被引量:4
9
廖瑾岚,熊祖应,王青,张悦,侯霜,梁伟,张帆,陈丽,郑磊.
抗Clq抗体在评价狼疮性肾炎活动性中的作用[J]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3,33(1):61-65.
被引量:1
10
许守林,冯雪凤,施鸣.
定量分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SPECT脑显像中的应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4):701-70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
1
叶任高.内科学[M]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62.
2
徐玲.
甲基强的松龙与环磷酰胺双冲击疗法治疗狼疮性脑病的护理[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28(10):820-821.
被引量:2
3
高宏华.
狼疮性脑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6):146-147.
被引量:4
4
侯燕,于秋江.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并发Ⅳ期压疮的护理[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5):543-544.
被引量:4
5
孔卫红,叶志中,李博,何伟珍,陈雅硕,谢燕,尹志华.
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对比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0):3721-3723.
被引量:4
6
金妙娟.
神经精神狼疮患者护理体会[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12):902-903.
被引量:1
7
陈德宝,万汝根,楼永刚,王茂峰.
血浆置换治疗35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2,25(2):218-220.
被引量:6
8
廖海岑,周芳珍,阮晓晶.
以躁狂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护理体会[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3):390-391.
被引量:1
9
奚慧琴,李晓蓉.
神经精神性狼疮护理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8):2230-223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谈敏娟.
狼疮性脑病患者的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1):47-48.
2
王晓燕,孙婵,任蒨.
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与体会[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0).
1
陈祥娇,孙彬英.
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的安全防护[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1,18(10):28-29.
被引量:1
2
黄水英,蔡莉,周彬.
12例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的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9):1856-1857.
3
吴燕.
循证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2):57-58.
被引量:7
4
蒋小露,郑罡,张宗军.
神经精神性狼疮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J]
.放射学实践,2016,31(4):377-381.
被引量:3
5
张晓萍,杨爱丽.
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的安全防护[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15,1(7):283-283.
6
刘清香,董慧娟,曾惠琼.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观察及护理[J]
.现代护理,2006,12(12):1118-1120.
7
王晓燕,孙婵,任蒨.
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与体会[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0).
8
汪宁宁,贺春萍,金奎东,韩圣辉.
磁共振评价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研究[J]
.黑龙江医学,2008,32(9):660-662.
被引量:3
9
廖海岑,周芳珍,阮晓晶.
以躁狂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护理体会[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3):390-391.
被引量:1
10
崔菊花.
住院精神病人的安全管理[J]
.青海医药杂志,2007,37(3):48-49.
被引量:12
全科护理
2011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