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被告人人权保障的里程碑——以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为视角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被告人的人权保障一直是现代人权保障问题的核心内容,被称之为社会人权状况的晴雨表,而其中有关被告人生命权保障的死刑问题,则无疑是被告人人权保障中的关键。因为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是每个人固有的自然权利,属于所谓第一代人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6条写道:“人人有固有的生命权,这个权利应受法律保护,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美国《独立宣言》指出:“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
作者
元轶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
出处
《人权》
2011年第3期22-24,共3页
Human Rights
关键词
人权保障
死刑核准权
被告人
最高人民法院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里程
《独立宣言》
自然权利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07).,..
2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10).,..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
4
1999年10月27日《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
5
刘冰.
我国在死刑适用上的人权保障分析[J]
.河北法学,2009,27(12):121-124.
被引量:3
6
宗边.《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法院统一行使后死刑数量明显下降》,《人民法院报》,2007年9月6日.
7
秦宗文.
中国控制死刑的博弈论分析——以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死刑复核权为背景[J]
.法商研究,2009,26(1):76-87.
被引量:10
8
《广电总局新规定催生植入广告2.0时代》,《中国日报》,2010-02-01.
9
陈瑞华.《收回死刑复核权--30年来最重要的司法改革措施之一》.《检察日报》,2008年7月23日.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梁根林.
公众认同、政治抉择与死刑控制[J]
.法学研究,2004,26(4):15-27.
被引量:117
2
陈兴良.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
.法学杂志,2006,27(1):17-25.
被引量:357
3
季美君.
论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制度的立法完善[J]
.人民检察,2006(12X):48-50.
被引量:6
4
龙宗智.
转型期的法治与司法政策[J]
.法商研究,2007,24(2):58-62.
被引量:22
5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6
宗边.《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法院统一行使后死刑数量明显下降》,《人民法院报》,2007年9月6日.
7
陈永辉.《死刑核准工作有条不紊平稳过渡》,《人民法院报》,2008年1月22日.
8
孙承斌,李薇薇.《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扎扎实实开创我国政法工作新局面》,《检察日报》,2007年12月26日.
9
黄勇等.《反思瓮安事件:为什么老百姓不信任政府》,http://news.163.com/OS/0707/og/4G87L25100011SM9.html.
10
冯亚东,周雪梅.《死刑限制的民意引导》,载李洁等主编.《和谐社会的刑法现实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69页.
共引文献
16
1
秦宗文.
中国控制死刑的博弈论分析——以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死刑复核权为背景[J]
.法商研究,2009,26(1):76-87.
被引量:10
2
孙万怀.
死刑案件可以并需要和解吗?[J]
.中国法学,2010(1):180-191.
被引量:39
3
张博.
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执行的建议[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4):130-130.
4
齐延平,于文豪.
中国人权法学学术自主性的探寻——以2009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16(5):149-160.
被引量:1
5
刘英华.
电视剧植入式广告瓶颈突破后的营销转身[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10):148-149.
被引量:4
6
姚东.
刑事法律对刑事案件报道的规制——以死刑案件为例[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6):119-122.
7
姚东.
死刑案件新闻报道的刑事法律解读——兼论死刑案件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18(6):87-91.
8
李滇.
欧洲司法中的人权保护制度评析[J]
.河北法学,2012,30(4):160-167.
被引量:2
9
赵鹏辉.
论死刑存废与人权保障[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5):52-54.
被引量:1
10
古亚娜.
社会舆论与死刑判决[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1):24-24.
1
陶钧蓓.
论宪法中的平等权[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2Z):136-137.
2
游宇明.
人人生而不平等人人生而不平等[J]
.学习之友,2010(8):9-9.
3
济明.
美国式司法公正遭拷问[J]
.法制与社会,2016(21):53-55.
4
刘诚龙.
环球可否同此凉热[J]
.人民周刊,2016(18):35-35.
5
赵盈姣,包震.
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黑人状况[J]
.保山师专学报,2007,26(1):55-57.
6
李寿荣,王小娟.
身份维度下的经济公平[J]
.经济导刊,2011(11):11-12.
7
第一代人权和第二代人权[J]
.中国监狱学刊,2003,18(4):119-119.
8
人权的有关表述[J]
.瞭望,2008(50):17-17.
9
周保松.
为平等辩护[J]
.南风窗,2012(5):94-95.
10
张笃西.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尊重和保障人权[J]
.铜陵学院学报,2005,4(4):53-56.
人权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