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五脏苦欲补泻学说对组方遣药的指导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依据《内经》发掘中医中药的另一种补泻理论,这种补泻是根据中药五味的特性,结合五脏各自的生理病理特点来确定的,其体现了中医辨证的灵活精神,并提出掌握五脏苦欲补泻的原则,对于指导临床实践至为重要。
作者
杨德平
黄和赞
机构地区
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0-621,共2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五脏苦欲补泻
组方遣药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3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99
同被引文献
143
1
张珮闻,彭一,郝闻致,张军.
基于沈英森教授的临床经验探析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临床应用[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2):134-136.
被引量:3
2
蔡定芳,徐荣斋.
《脏气法时论》治则部分试析——五脏的苦欲补泻[J]
.辽宁中医杂志,1982(1):5-8.
被引量:6
3
孟繁洁.
刘完素燥论阐微[J]
.中医杂志,2004,45(10):723-725.
被引量:15
4
陈勇,蒋麟,张廷模.
试论《内经》“苦欲补泻”理论对中药学的指导意义[J]
.中医杂志,2005,46(1):63-65.
被引量:3
5
刘春生,马泽新,常立军.
黑丑和白丑的考证[J]
.中药材,1995,18(8):420-421.
被引量:12
6
齐玲玲.
壅怫闭郁与开通散结[J]
.中国医药学报,1996,11(5):14-16.
被引量:1
7
邢玉瑞.
《内经》五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J]
.现代中医药,2007,27(1):15-17.
被引量:10
8
朱星,黄政德.
浅谈刘完素的脾胃观[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082-1082.
被引量:5
9
陈寸.舜周德生.中国历代医论选诫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58.
10
叶川建一.金元四大医学家名著集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3.
引证文献
14
1
禄颖.
从五脏功能特性论《内经》五味用药规律[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3):244-245.
被引量:4
2
冯秋瑜,邓家刚.
刘完素火热论在脾胃病中的论治[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1):3922-3925.
被引量:12
3
郑宏,钱红涛,卢婷婷,陆相朋,潘丹萍,郑攀.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用药规律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7):182-186.
被引量:5
4
弓雪峰,张立山,戴雁彦,罗慧.
以苦欲补泻法度浅析《小儿药证直诀》治脾胃方药[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6):2428-2430.
被引量:20
5
石濮菘,邹喆,王亚红,游云,曹克刚.
从五脏苦欲和体用阴阳看五味补泻[J]
.中医杂志,2019,60(11):907-910.
被引量:13
6
谭跃,宫洪涛.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探析及用药经验[J]
.陕西中医,2021,42(2):217-221.
被引量:14
7
范田慧,孙延平,钮婧杰,乔威杰,杨炳友,王秋红,匡海学.
牵牛子历代药性及功用变化及进展[J]
.中国医药,2021,16(5):796-800.
被引量:4
8
朱志,闫敏敏,姚鑫,黄作阵.
《黄帝内经》五味与五脏关系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6):3516-3518.
被引量:14
9
庞大承,张硕,潘彦舒,谢心悦.
肝“苦欲补泻”的理论阐释与乌梅丸的临床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21,32(12):2980-2982.
被引量:2
10
张硕,王戈,孙文军,唐启盛.
基于心肝苦欲补泻理论治疗心身疾病[J]
.北京中医药,2022,41(2):153-15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99
1
石芳,张乃霖,郑晓佳,刘阳,孙建慧,刘启泉.
从“火热论”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证治思路[J]
.中医杂志,2020,0(3):213-216.
被引量:15
2
陶源,赵迎盼,张琦圣,张娇,陈超.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医方考》脾胃病方证用药规律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0,28(2):124-127.
被引量:15
3
刘耸峰,于红,李研,王岩.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2020年末沈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用药规律[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2):96-100.
被引量:1
4
林思妮,张毅,王丽丽,邓柏杨.
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用药规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8):6-9.
5
范亿彪.
以"三讲"教育为契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J]
.决策通讯,2000(5):24-25.
6
郑宏,高国财,梁瑞星,牛冬鹤,卢婷婷,张璠,冯斌,郑攀.
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纹状体内DA水平及DAT、DRD2 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医学报,2018,33(12):2374-2378.
被引量:5
7
赵桂芝,杜培兰,王雷.
论五味与五脏关系及现实指导意义[J]
.中医学报,2015,30(12):1769-1771.
被引量:3
8
任愉嫱,宋亚南,蒋燕.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用药数据分析[J]
.现代中医临床,2017,24(3):48-51.
被引量:6
9
姚燕萍,杨丽娜,尚力.
浅析刘完素脾胃病思想在呕吐治疗中的应用[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1(5):12-15.
被引量:4
10
徐吉利,王小平.
论“心部于表”之涵义[J]
.西部中医药,2018,31(2):41-44.
被引量:17
1
杨德平.
五脏苦欲补泻学说对组方遣药的指导意义[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6(4):26-27.
被引量:1
2
张智龙,杨元庆.
《黄帝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临床应用举隅[J]
.中医杂志,2013,54(18):1602-1604.
被引量:12
3
孙世发.
因人制宜的组方遣药思路[J]
.江西中医药,1991,22(1):54-55.
4
滕秀香,张巨明,濮凌云.
柴松岩学术思想在妇科临床的应用体会[J]
.北京中医,2006,25(2):78-79.
被引量:3
5
陈静,董正华.
《伤寒论》用药特色探析[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13-14.
被引量:2
6
王少墨,王庆其.
王庆其膏方问诊组方遣药经验[J]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2):861-862.
被引量:8
7
虞桂,李小可.
《病证结合中医证候学》书评[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3):245-245.
被引量:1
8
刘长稳.
组方遣药讲求四气五味[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4,0(11):50-51.
被引量:1
9
朱美香,吴小明,连建伟.
《金匮要略》姜枣使用规律探析[J]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0):585-585.
被引量:1
10
冯梅,林靓.
陈百忍运用温胆汤经验举隅[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3,30(6):18-19.
被引量: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