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拖拉机玉米秸秆还田模式作业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出处
《现代农业》
1999年第10期17-18,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e
同被引文献43
1 孙伟红,劳秀荣,董玉良,毕建杰.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秸秆还田对产量及土壤钾素肥力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04(4):14-16. 被引量:26
2 潘志勇,吴文良,刘光栋,高秀文.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与氮肥施用量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J] .土壤肥料,2004(5):6-8. 被引量:39
3 刘立晶,高焕文,李洪文.秸秆覆盖对降雨入渗影响的试验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9(5):12-15. 被引量:30
4 霍竹,王璞,邵明安.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夏玉米灌浆过程和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4):33-38. 被引量:24
5 周怀平,杨治平,关春林,李红梅.旱地玉米秸秆还田秋施肥生态效应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125-127. 被引量:14
6 李绍文.生态生物化学(二):高等植物之间的生化关系[J] .生态学杂志,1989,8(1):66-70. 被引量:56
7 杨思存,霍琳,王建成.秸秆还田的生化他感效应研究初报[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1):52-56. 被引量:90
8 李立科,赵二龙,高义民,苗国兴,李红娟.高留茬少耕全程覆盖对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观察[J] .陕西农业科学,1996,42(4):8-9. 被引量:5
9 赵聚宝,梅旭荣,薛军红,钟兆站,张天佑.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1996,29(2):59-66. 被引量:220
10 BESCANSA P,IMAZI M J,VIRTO I,et al.Soil water retention as affected by tillage and residue management in semiarid Spain[ J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2006,87(1):19-27.
二级引证文献9
1 李育娟,徐金益,李燕,黄建明,王建良,丁小良.不同稻作方式下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初探[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5):141-143. 被引量:9
2 宋朝玉,宫明波,高峻岭,王圣健,李振清.青岛市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轮作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66-67. 被引量:1
3 刘飞,周岭.农林剩余物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J] .农机化研究,2015,37(2):230-235. 被引量:21
4 杨卫东,曾凡华.秸秆全量还田对稻茬麦的影响[J] .农民致富之友,2014(8):69-69.
5 郭海斌,张军刚,王文文,冯晓曦,许波,王成业,白冬,杨永乾.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生物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7(10):174-176. 被引量:4
6 杨钊,尚建明,陈玉梁.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19,50(1):13-20. 被引量:16
7 彭廷,张中南,王留行,金玉蔓,杜想想,王童童,王付山,黄松,赵全志.沿黄稻区适宜秸秆腐熟剂的筛选及其腐熟效应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53(2):168-174. 被引量:4
8 杜艳玲,周怀平,杨振兴,解文艳,程曼,郭晋,吕倩倩,王志伟.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褐土磷素组分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9,47(11):1947-1954. 被引量:9
9 林志,曾惠宇,何永秋,范才银.秸秆还田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20(22):1-3. 被引量:5
1 李利利.秸秆还田模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16,47(1):51-53. 被引量:1
2 齐尚红,何桂花,孙志勇,范士琴,王芸,冯光梅.几种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8(1):18-21. 被引量:7
3 陈顺太.秸秆还田是促进农业可发展的有效途径[J] .土壤农化通报,1998,13(4):72-76. 被引量:1
4 周文富.旱作地区秸秆回铺压草技术[J] .农家致富,2010(17):48-49.
5 刘晓继,卢见春.秸秆腐熟剂品种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学,2009(8):35-36. 被引量:5
6 曾木祥,张玉洁,单秀枝,廖超子.我国主要农区的秸秆还田模式[J] .土壤肥料,2001(4):32-36. 被引量:10
7 夏波.三种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南方农业,2014,8(5):41-44.
8 杨桂梅,凌钊,唐新海.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2):5326-5326. 被引量:3
9 潘志勇,吴文良,牟子平,王晓凤.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农田CO_2排放的影响[J] .土壤肥料,2006(1):14-16. 被引量:22
10 潘志勇,吴文良,刘光栋,高秀文.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与氮肥施用量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J] .土壤肥料,2004(5):6-8. 被引量: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