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秦岭-大别造山带下地壳拆沉作用 被引量:13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提供了秦岭 大别造山带下地壳拆沉作用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证据 ,建立了下地壳拆沉作用的化学地球动力学模型 .综合研究表明 ,大别 苏鲁地区的榴辉岩是最可能被拆沉的物质 ,现今秦岭 大别地区地壳较为亏损的Eu ,Sr,Cr,Ni,Co ,V和Ti含量要求被拆沉的榴辉岩质下地壳累计厚度为 37~ 82km .秦岭 大别造山带现今众多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可较好地用下地壳拆沉作用来解释 .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9年第6期532-541,共10页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625305,49573183,49794043,49672144) 国家教委基金 国土资源部壳幔体系组成、物质交换及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基金 德国洪堡基金联合资助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9

二级参考文献113

共引文献1268

同被引文献2614

引证文献131

二级引证文献200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