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薄层光密度法测定甘草中异甘草甙的含量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用薄层光密度法,对五种甘草所含的异甘草甙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黄甘草中异甘草甙含量最高,胀果甘草次之,欧甘草、甘草、欧甘草变种中含量依次降低。
作者
王晓强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学院植化教研室
出处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25-27,共3页
Northwes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关键词
薄层光密度法
甘草
甘草甙
含量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86
同被引文献
102
1
高发奎,张树蔚,杨晓辉,高贵华,贾润萍,陈兴国,胡之德.
甘草废渣中抗菌抗氧化剂的提取及其化学组成[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4):64-67.
被引量:7
2
李强,任茜,王党平,李小峰.
甘草属药用植物的质量评价[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3(2):66-68.
被引量:6
3
伍蔚萍,阎宏涛,孙文基.
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2004,24(4):425-427.
被引量:46
4
石力夫,全山丛,郭文勇.
薄层扫描法测定甘草制剂中甘草酸含量的研究[J]
.中草药,1993,24(6):296-297.
被引量:28
5
李铁民,梁再赋.
甘草甜素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1993,24(10):553-556.
被引量:23
6
王彩兰,韩永生,张新迎,彭宇.
圆果甘草化学成分研究(Ⅰ)[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2(3):48-50.
被引量:2
7
王杰,任仲皎,伍明.
一种用于从固体中提取溶质的热提取装置[J]
.化学通报,1994(4):46-47.
被引量:11
8
张海军,刘援,张如意.
乌拉尔甘草中黄酮甙类成分的研究[J]
.药学学报,1994,29(6):471-474.
被引量:26
9
党全训.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锌中甘草酸的含量[J]
.西北药学杂志,1989,4(4):1-2.
被引量:3
10
王静竹,陈定一,赵现红.
甘草及其炮制品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9):535-536.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7
1
徐子硕.
甘草及其制剂中化学成分测定方法进展[J]
.中草药,1994,25(7):385-386.
被引量:15
2
芮春兰.
国内对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
.中国校医,2006,20(1):105-106.
被引量:17
3
陶晡,刘晓清,屈振刚.
甘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3):77-79.
被引量:26
4
惠寿年,董阿玲.
国内对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1999,30(4):313-315.
被引量:75
5
高素莲,王雪梅.
甘草中皂甙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测定[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4):70-74.
被引量:39
6
张鸣,查海兵,王育良.
薄层色谱法测定强力宁注射液中的三种成分[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2,10(1):22-24.
7
周军辉,伍卫平,孙文基.
甘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药品标准,2004,5(1):10-14.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186
1
王淑杰,王淑华,刘钢.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J]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5,27(6):506-508.
被引量:8
2
丛景香,高丽娟,林炳昌.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J]
.精细化工,2004,21(z1):121-124.
被引量:26
3
王兵,王亚新,赵红燕,宗岩,徐俊杰.
甘草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3):215-218.
被引量:126
4
李刚,周成明,姜晓莉,何钟佩.
甘草栽培与甘草酸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04,27(6):462-465.
被引量:12
5
田莉,高晓黎.
甘草的抗肿瘤作用[J]
.西北药学杂志,2004,19(3):133-135.
被引量:17
6
左锦静,陈复生,赵翾.
甘草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4(8):44-45.
被引量:5
7
崔淑芬,蒋轶伦,王小如.
甘草药材薄层扫描指纹图谱研究[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21(5):367-370.
被引量:12
8
崔淑芬,蒋轶伦,王小如.
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在甘草GAP生产与质控中的应用[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4):3-6.
被引量:14
9
李振汉,梁开玉.
甘草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6):566-569.
被引量:4
10
廖建雄,王根轩.
甘草酸在甘草适应荒漠生境中的可能作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4):367-370.
被引量:33
1
王晓强.
薄层光密度法测定甘草中甘草甙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1990,10(6):351-352.
被引量:10
2
高素莲,王雪梅.
甘草中皂甙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测定[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4):70-74.
被引量:39
3
王珂,童玉懿.
乌头类生药中主要生物碱的薄层光密度法测定[J]
.药学学报,1990,25(5):387-390.
被引量:13
4
魏世俊,张杰,韩连凤.
护肝片中五味子乙素的薄层光密度法测定[J]
.黑龙江医药,1998,11(6):338-339.
被引量:5
5
王珂,童玉懿,宋万志.
北五味子有效成分的薄层光密度法测定[J]
.药学学报,1990,25(1):49-53.
被引量:24
6
王荣娣,阚毓铭,游德华,魏增余.
黄芪精口服液中黄芪甲甙的薄层光密度法测定[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1(2):98-99.
被引量:2
7
何爱民,王明时.
垂盆草中的黄酮类成分[J]
.中草药,1997,28(9):517-522.
被引量:44
8
李月云.
甘草及其有效成分在临床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5,7(3):9-10.
9
冷光,王海鸥,明东升.
连翘中松脂素的分离鉴定和含量测定[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34(3):227-228.
被引量:11
10
王珂,宋万志,童玉懿.
五味子类生药的薄层光密度法鉴别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2):70-72.
被引量:6
西北药学杂志
199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