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的"忠实"标准使文学翻译批评陷入两元对立的尴尬,从而将文学翻译批评引进死胡同。解构主义的"延异"消解了意义的绝对性,终结了"忠实"标准的乌托邦。然而解构主义缺乏建构性,文学翻译批评的新标准应建立在价值学和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之上,其核心是文本理解的充分度和价值目标的实现度。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123,共3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项目"功能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批评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SC09W01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文学翻译批评学科的构建"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ZYGX2009J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