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水稻籼粳交DH群体苗期的耐冷性QTLs分析 被引量:4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采用典型的籼粳交、ZYQ8/JX1 7的DH群体为材料 ,在小型人工气候箱中对水稻苗期的耐冷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该DH群体的籼、粳双亲苗期耐冷性存在明显差异 ;整个群体苗期耐冷性动态分析表明 :冷处理的第 6 ,7d ,受冷害伤害致死的株系迅速上升 ,而此前的低温处理和此后的常温恢复的株系死苗数表现相对较少 .用该群体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进行了苗期耐冷性逐日数量性状座位 (QTLs)的分析 ,在第 1 ,2 ,3,4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与苗期耐冷性有关的 4个QTLs ,第 1 ,2 ,3染色体qSCT 1 ,qSCT 2 ,qSCT 3的加性效应均为正 ,即来自JX1 7的QTLs对耐冷性表现影响大 ,位于第 4染色体qSCT 4的加性效应为负 ,即来自ZYQ8的QTLs对耐冷性表现影响大 ,4个QTLs表现时间不同 ,显示了耐冷性遗传机制的复杂 .进一步对DH群体中几个超亲分离的株系耐冷性QTLs基因型进行分析 ,发现超耐冷的带有 4个或 3个QTLs ,这种耐冷性QTLs聚合、重组可为育种提供选择依据 .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2期2402-2407,共6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中国水稻基因组研究计划资助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13

  • 1Xu Y B,Mol Gen Genet,1997年,253卷,536页
  • 2Lu C,Theor Appl Genet,1996年,93卷,1211页
  • 3Li P,Plant bio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1996年,13页
  • 4Wan Y,Theor Appl Genet,1990年,85卷,360页
  • 5胡含,植物体细胞遗传与作物改良,1988年
  • 6吴传银,遗传学报,1987年,14卷,3期,91页
  • 7马育华,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1985年
  • 8沈锦骅,中国农业科学,1982年,2期,15页
  • 9杨学荣,植物生理学报,1980年,6卷,1期,67页
  • 10陈英,花药培养学术讨论会文集(1977),1978年,65页

共引文献80

同被引文献590

引证文献43

二级引证文献47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