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当代文坛难现《随想录》式作品之状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杨绛《干校六记》以"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笔风,抒写了夫妻离情、女婿之死、母女别情,以历史的亲历者来叙写历史。巴金《随想录》反思"文革",寻求惨痛的教训,以历史的见证者来叙写历史。丁玲《"牛棚"小品》捕捉作家与丈夫之间的美好情愫,季羡林以淡雅文笔叙写牛棚生活,陈白尘《云梦断忆》用喜剧手法再现了干校生活的情景,这些作品不约而同地回避对"文革"苦难的直接书写,尽可能隐藏作家自己的屈辱感,缺乏对"文革"作出直面的批判与反思。而《随想录》恰恰相反,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殉道精神,对"文革"恶疾使用手术刀,直批"文革"暴行,建立了一座文字上的"文革"博物馆。巴金还对他"文革"中揭批胡风等人的行为深表忏悔,这也体现上述其他老作家所无法比拟的博大情怀。
作者 祥耘
出处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10-14,共5页 Journal of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0906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