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研究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创新型技术应用人才,对制造工程专业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开发、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及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支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创新有重要启示。
作者
王素艳
机构地区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辽宁高职学报》
2011年第6期41-43,共3页
Journal of Liaoning Higher Vocational
基金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JG09DB225)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NYP
制造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课程体系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8
1
俞宁.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比较[J]
.教育与职业,2009(30):149-150.
被引量:20
2
王彬,尤熙.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及其启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团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考察报告[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84-88.
被引量:17
3
丛佩丽.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4):7-8.
被引量:11
4
NYP Nanyang Polytecnic prospectus[J].2008/2009:77-80.
5
NYP Nanyang Polytecnic Scool of Engineering[J].2009 /2010:21-28.
6
韩军林.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及其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2):82-84.
被引量:33
7
林苏.
南洋理工的创新型技术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7(6):114-115.
被引量:9
8
陶秋良.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启示[J]
.高职论丛,2008(1):41-46.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林苏.
南洋理工的创新型技术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7(6):114-115.
被引量:9
2
张恒权.
新加坡的工艺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14(1):54-56.
被引量:1
3
易元祥.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见闻与启思[J]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1):55-58.
被引量:4
4
罗海鸥,白燕.
企业环境与大学课堂一体化办学模式——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及其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2):97-100.
被引量:35
5
曲中林.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实践策略[J]
.教育评论,2005(3):58-61.
被引量:38
6
陈传伟,文锦.
新加坡腾飞过程中的职业教育及其启示[J]
.东南亚纵横,2005(12):1-6.
被引量:3
7
毛才盛.
新加坡“教学工厂”的育人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6):55-56.
被引量:31
8
王彬,尤熙.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及其启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团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考察报告[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84-88.
被引量:17
9
韩军林.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及其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2):82-84.
被引量:33
10
王毅.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启示[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1-4.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83
1
廖超平.
高职电信专业学生运作项目的能力培养探讨——南洋理工学院项目教学模式的启迪[J]
.科技创业家,2013(11):179-180.
2
魏娇.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
.成功,2013(7):11-13.
3
陈蓉芳.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企业”模式对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启示[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3):41-43.
被引量:16
4
周玉蓉,钟富平.
高职院校“产学工厂”办学模式的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9(5):38-39.
被引量:4
5
张璟.
高职院校“教学工厂”模式的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7):219-220.
被引量:7
6
丛佩丽.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4):7-8.
被引量:11
7
肖冰,韩秋莹.
“无界化”理念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J]
.教育评论,2009(3):28-30.
被引量:14
8
葛廷友.
谈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考察学习之感悟[J]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9):62-64.
被引量:3
9
潘伟荣,李军.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的剖析[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65-69.
被引量:4
10
肖利秋.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优势及其对我校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3(4):8-1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5
1
杨雪宁.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8):35-35.
被引量:2
2
强琛.
高职院校生源状况分析[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3):67-68.
被引量:12
3
贺平.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2):43-44.
被引量:620
4
姜大源.
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27):7-13.
被引量:451
5
俞宁.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比较[J]
.教育与职业,2009(30):149-150.
被引量:20
6
王素艳.
企校共同培养数控维修人才创新模式与实践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6):5-6.
被引量:8
7
周运金,张桂宁.
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26):77-79.
被引量:14
8
赵志坚.
高职生源素质状况调查与分析[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4(6):77-78.
被引量:16
9
赵刘,郭胜.
新加坡高职教育的特色与启示[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22-24.
被引量:4
10
李莉,管理要.
人才供给侧改革下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路径[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6):21-21.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6
1
何国荣.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项目教学法的启示[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46-48.
被引量:2
2
王素艳.
高职专业课程学习与技能兴趣小组实践创新研究[J]
.职业,2015,0(6):34-36.
被引量:1
3
王素艳.
高职供给侧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17,19(4):12-15.
被引量:1
4
王素艳,周光宇.
高职供给侧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实践研究[J]
.职业,2017,0(6):49-50.
被引量:2
5
陈显冰.
“机械科技创新小组”在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就业中的作用[J]
.科技资讯,2017,15(20):236-237.
被引量:1
6
覃丽君,葛文婧,刘婷.
主要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动向与趋势[J]
.世界教育信息,2024,37(7):15-2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董亚男.
借鉴NYP++理念开展省级示范专业建设[J]
.辽宁高职学报,2014,16(9):19-21.
被引量:1
2
王素艳.
浅谈技能大赛对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引领[J]
.职业,2015,0(20):85-86.
3
陈建中.
一体化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科技资讯,2019,17(25):205-206.
4
王红亮.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供给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38-39.
被引量:2
5
唐海君.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42(2):94-96.
被引量:3
6
马艳丽.
融合工匠精神的“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改革[J]
.装备制造技术,2022(3):196-198.
被引量:3
7
张文.
以机器人为载体培养中高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应用研究[J]
.祖国,2019(8):228-228.
1
张丽.
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12):160-162.
被引量:2
2
金子.
现代远程教育的社会需求、问题与对策(完)[J]
.科学时代,2002(1):67-69.
3
王兴军.
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02,0(1):32-33.
被引量:1
4
王明达.
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
.职业技术教育,2000,21(25):4-6.
被引量:22
5
刘智英.
产学合作是创新型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09(5):157-159.
被引量:2
6
高庆华.
企业培训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J]
.现代企业教育,2003(2):36-37.
被引量:3
7
王颖.
中职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2011(5):50-51.
被引量:6
8
史素文.
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9-10.
9
王建国.
单片机课程中高级技工学生项目开发能力的培养[J]
.职业教育研究,2013(5):122-123.
10
李精华.
项目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J]
.考试周刊,2011(22):205-206.
被引量:6
辽宁高职学报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