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研不端行为:概念、类型与治理(上)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研不端行为是学术界、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当前学术界在科研不端行为的理解上仍然面临着概念模糊、外延不清、语义宽泛等问题,并进而导致了不同治理主体的目标模糊和权责交叠。因此,有必要明确各治理主体的目标对象与权责边界,形成一个系统的科研不端行为的治理框架。
作者
方玉东
陈越
机构地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出处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17,共3页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科研不端行为
层次类型
层级监管
治理框架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11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9
参考文献
6
1
陈家昌.
关于科研违范行为的治理:一个概念模型[J]
.科技与法律,2010(5):1-4.
被引量:6
2
汪俊,吴勇.
制度框架下科研不端行为治理对策研究[J]
.中国科学基金,2009,23(5):291-297.
被引量:10
3
赵延东.
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成因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8(5):45-51.
被引量:37
4
曹南燕.
科学研究中利益冲突的本质与控制[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1):124-129.
被引量:8
5
姚晨辉,宋子良.
美国科学求实办公室及其借鉴意义[J]
.科技与管理,2001,3(2):40-43.
被引量:7
6
蒋美仕.科研不端行为及其防范体系的理论与范例研究[D]中南大学,中南大学2010.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井建斌.
建树学术规范的路径选择[J]
.社会科学论坛,2004(12):73-76.
被引量:2
2
陈志俊,张昕竹.
科研资助的激励机制研究——分析框架与文献综述[J]
.经济学(季刊),2004,4(1):1-26.
被引量:37
3
俞涛.
试论科学不端行为的犯罪化[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6):55-57.
被引量:8
4
吴寿乾.
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及其防范[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29-31.
被引量:22
5
吴善超,江新华,苏青,曹南燕.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杜绝学术不端行为[J]
.中国科技论坛,2007(6):3-4.
被引量:10
6
曹南燕.
QRP——科学研究中的灰色领域——小恶不止,大祸立至[J]
.河池学院学报,2007,27(3):1-4.
被引量:6
7
李曙光.
科学家的名声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谈科学研究职业道德[J]
.中国科学基金,2007,21(4):207-209.
被引量:7
8
董建龙,任洪波.
国外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科学基金,2007,21(4):223-228.
被引量:51
9
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0
Martinson B C, Anderson M S, de Vries R. Scientists behaving badly. Nature,2005, 435: 737--738.
共引文献
58
1
聂东波,张静林.
中英文版科技期刊应对学术不端的差异及策略[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6-7.
2
曹南燕,吴寿乾.
研究诚信的体制化——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及其启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0):71-75.
被引量:11
3
董兴佩.
学术不端行为惩戒立法论纲[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26-32.
被引量:24
4
常亚平,蒋音播,阎俊.
基于组织因素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J]
.管理学报,2009,6(2):264-270.
被引量:41
5
郭建宏.
试析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特点及治理[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1):49-52.
被引量:22
6
胡婧坤,刘培一.
2000-2009年国内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0):144-148.
被引量:20
7
何静.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是高职学报义不容辞的责任[J]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8(6):81-85.
被引量:1
8
张保伟.
学术规范教育与《自然辩证法》课程资源开发[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4):255-258.
被引量:1
9
彭战.
学术社团对预防学术不端的作用研究[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1):54-61.
10
褚宸舸.
我国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的法律关系论要[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64-69.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18
1
江新华.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表现、教育根源与治理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25-29.
被引量:59
2
武鑫.
信用、科技信用与科技信用的制度结构[J]
.科学学研究,2003,21(z1):65-70.
被引量:12
3
曹树基.
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J]
.社会科学论坛,2005(3):36-40.
被引量:94
4
董宏林,温淑萍,王琛,李锋.
论科技人员职业信用档案的建立[J]
.宁夏农林科技,2006,47(1):45-47.
被引量:5
5
刘志辉,唐五湘.
信息不对称与科技信用管理[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4):201-202.
被引量:9
6
王雯姝,杜晶波.
当前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现象分析及引导[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3):83-89.
被引量:47
7
张丽红.
如何破解信用信息共享难——完善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若干思考[J]
.南方金融,2006(6):20-22.
被引量:20
8
许谷渊.
科研不端行为的“代价”[J]
.世界科学,2007(3):40-43.
被引量:1
9
杨金志,王蔚,刘丹.
透明处理科研不端行为[J]
.瞭望,2007(16):14-15.
被引量:4
10
柳华文,蒋熙辉,董兴佩,李勇.
刍议学术不端行为及其监督惩戒[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3):16-2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0
1
余晶.
对科研诚信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2011(11):18-19.
被引量:10
2
郭德政.
科技信用信息共享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0):166-168.
被引量:7
3
方玉东,陈越,董宏伟.
与“科研诚信”有关的术语比较和翻译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2014,16(6):32-34.
被引量:1
4
蒋雨竹.
高校教师科研不端行为的研究现状[J]
.校园心理,2015,13(2):106-108.
5
袁军鹏,淮孟姣.
科研失信概念、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J]
.科学与社会,2018,8(3):22-38.
被引量:30
6
吕东锋.
科研不端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与展望(2006~2016)[J]
.法学教育研究,2017(2):215-229.
7
周海林.
论学术不当的概念——基于学术不端相关概念的政策文本分析[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0,10(3):83-90.
被引量:2
8
周海林.
学术不端:概念分歧、治理差异及应对策略[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5(3):106-112.
被引量:3
9
付广青.
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科研单位科研诚信建设对策研究[J]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2(3):92-95.
被引量:5
10
杨金莉,贾蓓妮.
天津市完善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基于国家科研诚信政策变迁[J]
.天津经济,2022(6):38-4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何东铭.
信息素养教育与科研关系的伦理审视[J]
.绥化学院学报,2022,42(11):135-139.
2
王启.
论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J]
.经济管理文摘,2019,0(13):173-174.
3
侯兴宇.
推进国内学术诚信治理的五条路径[J]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22(1):196-211.
4
李正莉,李淑娟,任之梦,于福兴,彭建雄.
科技论文查重扩大化对学术诚信的负面影响[J]
.编辑学报,2022,34(4):415-418.
被引量:3
5
余晶.
构建有生命力的大学创新文化[J]
.中国高校科技,2011(12):22-23.
被引量:2
6
胡绍宗.
勒贝格定理的有趣证明与函数黎曼可积性[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7(1):56-58.
7
向宇,李娌,戚豫,魏玉萍,谢囡,李惠芳.
大型综合医院科研诚信建设探讨[J]
.中国科学基金,2012,26(5):272-275.
被引量:7
8
林碧苍.
如何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J]
.中国高校科技,2013(10):47-48.
被引量:2
9
胡畅路,陈宗涛,张东旭,徐迪雄,陈俊国.
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1):29-32.
被引量:7
10
周湘林.
科研诚信:研究进展与趋势[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1):1-8.
被引量:12
1
赵春雷.
为科研不端行为付出的高昂成本[J]
.世界科学,2010(10):5-5.
被引量:1
2
《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J]
.河南科技,2007,26(1):6-6.
3
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23(3):18-19.
4
任宇子.
科研不端行为将受查处[J]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45):10-10.
5
王景,尹会荣.
蔷薇属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J]
.河北林业科技,2005(5):45-46.
被引量:7
6
钟灿涛.
多层面防治科研不端行为[J]
.科技潮,2007(2):16-17.
被引量:3
7
谢迎兰,冯劲松.
小麦种子发芽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J]
.现代种业,2009(1):34-34.
被引量:2
8
汪俊,吴勇.
制度框架下科研不端行为治理对策研究[J]
.中国科学基金,2009,23(5):291-297.
被引量:10
9
陈佳洱等专家热议科研不端行为[J]
.科技潮,2007(2):13-13.
10
方玉东,陈越.
科研不端行为:概念、类型与治理(下)[J]
.中国高校科技,2011(9):16-17.
被引量:3
中国高校科技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