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168-171,共4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Parasitic Diseases
参考文献5
1 汪恩涛,陈文新.rRNA同源性分析与细菌系统分类[J]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6):346-350. 被引量:8
2 胡孝素,林芳清,阚兵,吴远祥,张安治,李国茹,陈明,张先钦,蒋能富,张显林.用McAb-AST及骨髓涂片法对四川省汶川县犬感染利什曼原虫的调查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1,7(4):5-7. 被引量:14
3 郑学礼,胡孝素,陈建平,章涛.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皮肤利什曼病病原体SSU rRNA基因及kDNA的PCR-SSCP分析[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1998,5(3):142-147. 被引量:4
4 陈建平,杨文天,胡孝素.杜氏利什曼原虫基因文库的构建及SSU rDNA基因的克隆和筛选[J]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5,3(3):97-99. 被引量:1
5 陈建平,胡孝素,杨文天.杜氏利什曼原虫SSU rRNA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的建立[J]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6,4(1):1-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4
1 伍卫华,戴保民.钩端螺旋体16Sr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J]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4,25(2):166-169. 被引量:3
2 黄秉仁,闻丹忆,蔡良婉.以全RNA为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是获取外源基因的有效途径(简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2(04).
3 兰林,许永湘.四川南坪县黑热病流行情况的调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8(02).
4 汪恩涛,陈文新.rRNA同源性分析与细菌系统分类[J]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6):346-350. 被引量:8
共引文献25
1 王鑫,韩红玉,姜连连,赵其平,董辉,韩静芳,黄兵.鸡球虫18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2009,25(S1):305-309. 被引量:7
2 熊光华,金长发,陈信忠,洪玉梅,苏忠伟,刘丕宗,陈生邦,任文蔚,魏露生,李万宏,袁海树,张勇.陇南川北中华白蛉生物学及其与人、犬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关系的研究[J] .武夷科学,1992,9(1):7-18. 被引量:15
3 孙永红,王树根.分子生物学在细菌分类中的应用[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2):52-55.
4 熊光华,金长发,陈信忠,苏忠伟,洪玉梅.家犬药浴防治中华白蛉的观察[J] .地方病通报,1994,9(2):32-34. 被引量:15
5 胡孝素,雷莉,林芳清,阚兵,陈建平,何生全.黑热病患者尿中循环抗原的检测及识别抗原分子的研究[J]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4,2(1):1-4.
6 刘佩娜,王子龙,阚兵,林芳清.杜氏利什曼原虫人工感染家犬血清中IgG动态观察[J]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4,2(4):32-34.
7 杨文天,胡孝素,吕洪刚.地高辛标记杜氏利什曼原虫kDNA重组片段特异性分析及序列测定[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4,7(2):94-97. 被引量:3
8 陈建平,胡孝素,杨文天.杜氏利什曼原虫SSU rRNA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的建立[J]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6,4(1):1-3. 被引量:3
9 杨佐毅,李理,杨晓泉,梁世中.PCR-DGGE指纹分析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2006,27(2):201-203. 被引量:11
10 金长发,洪玉梅,熊光华.中国犬源性和野生动物源性内脏利什曼病的研究进展[J]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7,34(5):227-230.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31
1 杨文天,胡孝素,吕洪刚.地高辛标记杜氏利什曼原虫kDNA重组片段特异性分析及序列测定[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4,7(2):94-97. 被引量:3
2 王跃进,张今今.葡萄银染mRNA差异显示分析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5,13(2):254-255. 被引量:4
3 杨文天,胡孝素.PCR扩增利什曼原虫kDNA动物实验研究对内脏利什曼病早期诊断的价值[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1995,2(4):193-197. 被引量:3
4 敬保迁,胡孝素,章涛,马莹.重组杜氏利什曼原虫39kD抗原的诊断价值[J]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6,4(3):97-99. 被引量:3
5 王跃进,贺普超.中国葡萄属野生种叶片抗白粉病遗传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7,30(1):19-25. 被引量:41
6 詹希美.人体寄生虫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5-158.
7 Da silvavo, Brija-cabrera GP, et al. A Phase Ⅲ Trial of Efficacy of the FML-vaccine Against Canine. Kala-azar in an Endemicare of Brazil (Sao Concaclo do Amaranto,RN)[J].Vaccine,2000,19(9-10):1082-1092.
8 MebrahtuYB.在肯尼亚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人的皮肤利什曼病[J].国外医学:寄生虫分册,1993,21(3):137-137.
9 EL-MasumMA.孟加拉黑热病和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的病原鉴定[J].国外医学:寄生虫分册,1996,23(4):183-183.
10 RabMA.犬在巴基斯坦北部人体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学上的作用[J].国外医学:寄生虫分册,1996,23(4):182-182.
二级引证文献9
1 罗泽民,陈丽洁,陈昌辉,刘海婷,张宜富,叶飘,黄勇,张舒薇.小儿黑热病19例[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2):1715-1717. 被引量:14
2 史赫,张瑞岩,张林波,马翠平,张西臣,刘全,吴永魁.硝唑尼特对利什曼原虫的体外药效试验[J] .动物医学进展,2010,31(3):115-117. 被引量:3
3 李影,段锐,王伟利,孙晓媛,钱爱东.鸡大肠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发生相关基因克隆与分析[J] .畜牧兽医学报,2010,41(3):322-328. 被引量:2
4 茹凉,罗琼,郭艳芳.儿童黑热病26例临床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3):349-351. 被引量:7
5 衡伟,程秀云,贾兵,刘普,刘莉,叶振风,朱立武.mRNA差异显示法筛选‘砀山酥梨’褐皮芽变相关差异表达基因[J]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5):3172-3179. 被引量:3
6 张黛静,王多多,董文,马建辉,杨淑芳,张志娟,李春喜.铜胁迫下小麦幼根转录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15,44(4):31-35. 被引量:11
7 刘丽平,张晓娟.婴幼儿黑热病二例并文献复习[J] .实用医技杂志,2016,23(9):1009-1011.
8 史红鱼,郝国平,王晓欢,常虹,程艳丽,陆海燕,王静,王丽,侯朝辉.11例儿童内脏利什曼病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2017,26(4):245-249. 被引量:4
9 王静,郝国平.儿童黑热病并皮肤损害二例[J] .实用医技杂志,2017,24(12):1400-1402. 被引量:1
1 樊晋江,Brin.,PJ.核糖体基因探针在鉴别血吸虫种,株及不同发育期中的应用和…[J]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1994,5(1):22-23.
2 洪佳冬,詹希美.血吸虫核糖体基因结构及其在分类上的应用[J] .广东寄生虫学会年报,1999,21(1):64-67.
3 杨国玲,杜迎春,张明莉,李文利,安利佳.传代对红色毛癣菌表型和核糖体基因影响的研究[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5):263-266. 被引量:4
4 杨鑫,李福秋,郑永晨.申克孢子丝菌基因型鉴定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5):344-345. 被引量:3
5 高兴,王景林.基因芯片技术在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30(2):100-104. 被引量:16
6 盛涛,张建中,阚飚,刘延清.利用ctxb的自身启动子表达CTB[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1,29(2):1-7.
7 田玉,陈建平,胡孝素.山丘疫区杜氏利什曼原虫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22(5):294-296. 被引量:4
8 李东明,李若瑜,王晓红,万喆,马圣清,王端礼.甄氏外瓶霉的核糖体基因分型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7(2):167-171.
9 刘航,杨毅梅.带绦虫虫种分子分类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10):1241-1244. 被引量:2
10 骆利敏,李明,王文敬,芮勇宇,陈瑶.中国布鲁氏菌核糖体的基因多态性[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6,24(5):324-32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