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11-512,共2页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69
-
1张利民,李子华.重庆雾的二维非定常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1993,17(6):750-755. 被引量:34
-
2傅刚,王菁茜,张美根,郭敬天,郭明克,郭可彩.一次黄海海雾事件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以2004年4月11日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5):720-726. 被引量:63
-
3刘科峰,张韧,江海英,赵艳玲,石光.模糊逻辑仿真建模及其在青岛海雾分析中的应用[J].海洋湖沼通报,2004(4):17-25. 被引量:7
-
4尹球,许绍祖.辐射雾生消的数值研究(Ⅰ)——数值模式[J].气象学报,1993,51(3):351-360. 被引量:32
-
5江海英,张韧,刘科峰.青岛海雾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建模[J].海洋科学,2005,29(2):26-31. 被引量:7
-
6张承福.人工神经网络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气象,1994,20(6):43-47. 被引量:32
-
7尹球,许绍祖.辐射雾生消的数值研究(Ⅱ)──生消机制[J].气象学报,1994,52(1):60-67. 被引量:29
-
8周发琇,刘龙太.海雾[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6,16(1):114-127. 被引量:16
-
9吴滨,蔡学湛.用典型相关分析预测福建前汛期降水[J].气象科技,2005,33(1):32-36. 被引量:14
-
10刘小宁,张洪政,李庆祥,朱燕君.我国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初步解释[J].应用气象学报,2005,16(2):220-230. 被引量:280
引证文献11
-
1金龙.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发展及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应用[J].气象科技,2004,32(6):385-392. 被引量:34
-
2孟森林.下向焊技术在燃气长输管道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05,24(11):29-29.
-
3王海斌,葛雪雁.两种自适应统计天气预报建模方法的比较[J].孝感学院学报,2007,27(3):80-83.
-
4梁爱民,张庆红,申红喜,刘开宇,李秀连,冯建碧.北京地区一次平流雾过程的分析和数值模拟[J].应用气象学报,2009,20(5):612-621. 被引量:14
-
5王彦磊,曹炳伟,黄兵,董兆俊,路泽廷,陈兴明.基于神经网络的单站雾预报试验[J].应用气象学报,2010,21(1):110-114. 被引量:18
-
6黄健,黄辉军,黄敏辉,薛登智,毛伟康,白玉洁.广东沿岸海雾决策树预报模型[J].应用气象学报,2011,22(1):107-114. 被引量:28
-
7王慧娟,吴洪星,仵建勋.降尺度方法在月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1,28(1):27-31. 被引量:4
-
8章国材.中国雾的业务预报和应用[J].气象科技进展,2016,6(2):42-48. 被引量:20
-
9史得道,吴振玲,高山红,罗凯.海雾预报研究综述[J].气象科技进展,2016,6(2):49-55. 被引量:18
-
10谢清霞,唐延婧,庞庆兵,夏晓玲,廖波.贵州辐射雾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象要素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6,39(2):119-125.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153
-
1何月,张小伟,杜惠良,胡波,高大伟.利用静止气象卫星监测浙江海上大雾[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5,30(3):599-606. 被引量:9
-
2常涛.支持向量机在大气污染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气象,2006,32(12):61-65. 被引量:9
-
3巫红星,黄文君.时间序列动态学习率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初步试验[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8,2(3):44-47.
-
4郭品文,居丽丽,徐同.非线性主成分分析在中国四季降水异常分布中的应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31(4):460-467. 被引量:1
-
5尤焕苓,丁德平,王春华,刘伟东,谢庄.应用回归分析和BP神经网络方法模拟北京地区电力负荷[J].气象科技,2008,36(6):801-805. 被引量:14
-
6郭品文,徐同,居丽丽.近53a中国气温异常分布的非线性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9,32(1):11-16. 被引量:1
-
7汪顺勤,孙惠合,张丙振.宿州雷暴气候特征及其灾变G-ANN预测模型研究[J].气象科技,2009,37(6):753-758. 被引量:9
-
8陈俏,曹根牛,陈柳.支持向量机应用于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20(1):250-252. 被引量:20
-
9赵慧霞,王维国,李泽椿,王月冬.雾对我国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及对策[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26(2):58-62. 被引量:45
-
10周岩,王盛,高传善,孙慰迟.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及其在短时天气预报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7(5):234-237. 被引量:7
-
1黄崇福.模糊人工神经元网络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3,13(2):84-93. 被引量:11
-
2朱晓冬,朱官忠.用人工神经元网络预报鲁西北雷雨冰雹天气[J].气象,1993,19(4):20-23. 被引量:5
-
3石成钢,刘西拉.人工神经元网络在震害预测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1,11(2):39-47. 被引量:27
-
4夏建平.BP模型的原理及其气象应用[J].干旱气象,1997,16(2):42-45. 被引量:1
-
5王大力,何清源.人工神经元网络测井解释软件系统[J].测井技术,1994,18(4):257-264.
-
6刘恭淑.人工神经元网络在实际业务预报中的效果检验[J].山东气象,1996,16(2):47-48.
-
7顾左文,高玉芬,范国华.人工神经网络在磁情预报中的应用[J].空间科学学报,1995,15(1):59-65. 被引量:5
-
8王学良,唐明.人工神经元网络对单站降水预报的试验分析[J].干旱气象,1999,18(1):14-16.
-
9史晓芳,汤军其,李明星,黄梯云.井层判别的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初探[J].石油物探,1993,32(3):47-52. 被引量:2
-
10田武文,李智嘉,王玉玺.陕西省人工神经元网络降水年、季度预报系统[J].高原气象,1998,17(3):317-322.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