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复合治理:城市公共事务治理的路径创新——以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实践为视角
被引量: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市场主体与民间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实践表明,"复合治理"能够有效转移政府的部分社会职能,是当前中国城市公共事务治理的路径创新;政府应引导、吸纳各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结合当前社会复合主体运行中的某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完善城市公共事务复合治理机制的对策与思路。
作者
陈娟
机构地区
浙江省委党校
浙江省"科学发展观和浙江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70-76,共7页
Journal of Zhejiang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关键词
公共事务
复合治理
社会复合主体
分类号
D035.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66
同被引文献
267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20
参考文献
15
1
(美)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英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2
(美)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3
杨雪冬.
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4):61-77.
被引量:300
4
(美)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18页.
5
《杭州市培育社会复合主体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杭州生活品质网”,http://www.cityhz.com/a/2010/10/30/content_54866.html,2010年10月30日.
6
王国平.《社会复合主体培育和运作机制研究--关于杭州培育新型创业主体的探索与思考》,“中国·杭州生活品质网”,http://www.cityhz.com/a/2009/7/22/content_37789.html,2009年7月22日.
7
《合作式成长:党政系统与社会组织之关系建构》,“中国·杭州生活品质网”,http://www.cityhz.com/a/2010/12/3/content_56586.html,2010年12月313.
8
张兆曙.
城市议题与社会复合主体的联合治理——对杭州3种城市治理实践的组织分析[J]
.管理世界,2010,26(2):46-59.
被引量:73
9
“中国·杭州生活品质网”,http://www.cityhz.com/a/2010/lO/27/content_54721.html.
10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76页、第164页、第250页、第252页.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渠敬东.
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J]
.社会学研究,1999(1):31-51.
被引量:110
2
邱泽奇.
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J]
.社会学研究,1999(4):3-27.
被引量:64
3
何增科.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3):31-40.
被引量:29
4
斯科特·拉什,王武龙.
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4):52-63.
被引量:323
5
道.诺斯.
制度变迁理论纲要[J]
.改革,1995(3):52-56.
被引量:209
6
郑杭生.
社会三大部门协调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分析[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1):27-29.
被引量:35
7
沈杰.
从“GDP崇拜”到幸福指数关怀——发展理论视野中发展观的几次深刻转折[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3):65-70.
被引量:25
8
杨雪冬.
改革路径、风险状态与和谐社会治理[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1):17-24.
被引量:23
9
刘春荣.
国家介入与邻里社会资本的生成[J]
.社会学研究,2007(2):60-79.
被引量:136
10
[美]莱斯特·萨拉蒙 赫尔穆特·安海尔 周红云译.《公民社会部门》[A].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页.
共引文献
466
1
曾维和,咸鸣霞.
衰落风险与村庄共同体治理——基于“金陵首富村”全面振兴的案例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21(1):22-39.
被引量:11
2
应验.
公共危机治理逻辑、理论维度与行动建议研究[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0(12):18-23.
被引量:1
3
曹海军,梁赛.
理解“中国之治”的密钥:“协同优势”与“优势协同”[J]
.学术月刊,2021,53(4):81-91.
被引量:11
4
石晶.
人体基因科技风险规制路径的反思与完善——以宪法与部门法的协同规制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2):100-118.
被引量:7
5
周寒,何艳玲.
嵌套结构中的治理偏差:中国城市风险的危机转化[J]
.南京社会科学,2021(2):83-92.
被引量:12
6
郭春甫,李远志.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风险的“监管缝隙”及其全周期管理策略[J]
.南京社会科学,2021(2):74-82.
被引量:5
7
张海柱,郭政兵.
“风险社会”在中国:研究聚焦与治理指向——基于CSSCI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21(1):19-38.
被引量:2
8
焦永利,于洋,魏伟.
大都市治理体系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特色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63-75.
9
焦永利,史晨.
从数字化城市管理到智慧化城市治理:城市治理范式变革的中国路径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1):37-48.
被引量:29
10
倪洪涛.
论“风险国家”及其行政应急治理[J]
.东南法学,2020(1):1-1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67
1
过勇,贺海峰.
我国基层政府体制的条块关系:从失调走向协同[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2):90-100.
被引量:36
2
刘智勇.
柔性组织网络建构:基于政府、企业、NPO、市民之间参与与合作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J]
.公共管理研究,2008(0):165-177.
被引量:30
3
程佳旭.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城市更新模式转变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3,1(10):87-89.
被引量:6
4
周仁标.
论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困境与路径优化[J]
.政治学研究,2014(3):108-115.
被引量:20
5
杨雪冬.
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4):61-77.
被引量:300
6
王兴伦.
多中心治理: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1):96-100.
被引量:137
7
陈伟东.
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单位管理模式转向社区治理模式——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制度创新及可行性研究[J]
.理论月刊,2000(12):3-9.
被引量:47
8
姜杰,刘忠华,孙晓红.
论我国城市更新中的问题及治理[J]
.中国行政管理,2005(4):58-61.
被引量:14
9
潘波.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法律地位[J]
.行政法学研究,2006(1):36-42.
被引量:23
10
徐永祥.
政社分工与合作:社区建设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J]
.东南学术,2006(6):51-57.
被引量:66
引证文献
18
1
田菁.
“复合治型”理念下我国地方政府综合改革模式探究[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3):69-70.
2
倪咸林.
社会复合主体:城市公共治理的结构创新——以杭州市城市治理经验为例[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0-37.
被引量:10
3
姚何煜,张华.
论城市社区复合型治理体制的构建——基于合肥市滨湖世纪社区的个案分析[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5-10.
被引量:4
4
陈娟.
复合联动:城市治理的机制创新与路径完善——基于杭州市上城区的实践分析[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2):23-29.
被引量:11
5
李浩.
新时代社区复合型治理的基本形态、运转机制与理想目标[J]
.求实,2019(1):63-73.
被引量:16
6
顾金喜.
城市社会复合治理体系建设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J]
.浙江社会科学,2015(3):70-76.
被引量:15
7
崔晶.
从“地方公务委让”到“地方合作治理”--中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治理的逻辑演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4(4):1-8.
被引量:8
8
惠霞.
城市治理“微”视角:街道门店招牌管理——以兰州市安宁区宝石花路为例[J]
.现代城市,2017,12(1):27-29.
9
杨君.
政府吸纳社会:城市基层治理社会化的新视角[J]
.城市发展研究,2017,24(5):118-124.
被引量:12
10
姚伟,吴莎.
复合治理: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初步应用[J]
.理论界,2017(6):108-115.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20
1
何威.
清代河湟乡村治理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视角[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3):33-40.
被引量:2
2
高恩新.
事权分化、尺度重构与权威嵌入:开发区管理体制变迁的三重逻辑[J]
.行政论坛,2021,28(3):51-58.
被引量:18
3
郭圣莉,尹露.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策演变及逻辑意涵——基于67份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J]
.行政论坛,2021(1):82-91.
被引量:30
4
简远君.
一锅端出四只“硕鼠”——四川“东锅”集团原领导利用股票贪污犯罪纪实[J]
.政策,2000(1):39-41.
5
冼慧.
活血止消汤治疗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2000,21(5):19-20.
被引量:1
6
金太军,张振波.
城镇化模式的人本化重塑:基于风险社会视域[J]
.南京社会科学,2014(3):81-86.
被引量:15
7
姚何煜.
论社情民意的集聚与回应——基于社区治理实践的分析视角[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6-10.
被引量:1
8
纪铃捷.
联动机制:公共消防安全服务供给的新思路——以F市H社区为例[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6):110-115.
被引量:2
9
李浩.
新时代社区复合型治理的基本形态、运转机制与理想目标[J]
.求实,2019(1):63-73.
被引量:16
10
杨智雄.
从“互动”到“互构”——当前中国地方治理的路径转移[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5):99-104.
被引量:3
1
程宇.
降低公共危机防控成本刍议[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42-46.
2
社会复合主体推进社会民主的思考[J]
.杭州,2008(12):18-19.
3
社会复合主体——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大创新[J]
.领导决策信息,2008,0(50):23-23.
被引量:1
4
陈娟.
城市公共事务复合治理:杭州的实践与再创新[J]
.行政管理改革,2012(7):48-51.
被引量:3
5
曹安,刘直.
构建“治理与善治”的公共危机治理新范式[J]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9):26-28.
6
杨静,陶翀.
困境与重构:社会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复合治理[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6):74-77.
7
朱泳,李建淼.
监狱执法风险的复合治理研究[J]
.中国监狱学刊,2011,26(1):127-132.
8
王国平.
培育社会复合主体 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J]
.杭州,2008(12):5-16.
被引量:6
9
曹雁翎.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复合治理机制——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J]
.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2):121-122.
10
王露.
人与湖和谐相处的鸿篇巨制——解读社会复合主体“西湖模式”[J]
.今日浙江,2009(3):54-55.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