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视与西藏乡村日常生活——以曲水县茶巴朗村为例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现代社会,电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人们通过电视获取生活信息、模仿生活样式,电视藉此促使人们的消费、闲暇、交往以及家庭生活不断发生变化。文章以曲水县茶巴朗村为例,以电视与西藏乡村日常生活为基本研究内容来探究电视在西藏乡村日常生活变迁中的作用。
作者
陈默
崔锋
机构地区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
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4-143,共10页
China Tibetology
关键词
西藏
电视
日常生活
分类号
C913.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1
刑虹文.《电视与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第257页.
2
[美]柯克·约翰逊著,展明辉,张金玺译.《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3页.
3
索群.
西藏电视事业及发展战略[J]
.中国藏学,2005(3):184-191.
被引量:3
4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63页.
5
朱虹.
2002~2003年我国广播影视业发展概论[J]
.广播电视信息,2003,10(9):14-1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M].,..
2
.[M].,..
3
.
4
.[M].,..
5
.
共引文献
5
1
谢精兵,郭代军.
走本土化道路 扬地域性优势——关于县(市)级电视台改革出路的探讨[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7(1):9-10.
2
侯姗姗,许正文.
论西藏大众传媒的发展策略[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1):117-122.
被引量:5
3
马生宏.
新农村建设中应突出县级电视台的公共服务功能[J]
.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26(4):6-7.
4
岳广鹏.
对我国少数民族电视发展的思考[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3):137-141.
被引量:5
5
晏行武.
试论中西部地区县级电视台的困境与发展对策[J]
.新闻世界,2010(5):57-58.
同被引文献
50
1
周晓艳,周红雁.
关于西藏地区藏汉双语新闻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4):56-61.
被引量:3
2
益西加措.
元朝以前藏族的新闻与新闻传播[J]
.西藏研究,1989(1):79-85.
被引量:9
3
周德仓.
民族区域自治与西藏新闻传播事业的构建[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S1):90-95.
被引量:7
4
秦永章.
近年来我国的涉藏外宣工作成效及启示[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5.
被引量:1
5
李佳俊.
西藏新闻事业的回顾和展望[J]
.中国藏学,1999(3):26-36.
被引量:9
6
贺雪峰.
中国农村研究的主位视角[J]
.开放时代,2005(2):4-10.
被引量:15
7
央金卓嘎.
浅谈藏历年晚会创作体会[J]
.西藏艺术研究,2005(2):54-56.
被引量:2
8
罗晓燕.
西藏新闻事业的成就与发展对策[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3):32-35.
被引量:3
9
尼松多吉.
论西藏卫视的“三个拓展”[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3):160-162.
被引量:2
10
周德仓.
中国藏族聚居区的抗战与新闻传播[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83-88.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7
1
次旺卓玛,罗布.
西藏地区乡村社会媒介使用状况研究——以山南地区扎囊县沙布夏村为例[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4):53-59.
被引量:4
2
廖云路,肖尧中.
社会资本视野下的乡村传播结构研究——基于拉萨市曲水县R村的调查[J]
.新闻界,2017(8):53-59.
被引量:2
3
廖云路,汪凡智.
现代化转型下的西藏乡村资源分配研究——一种组织传播的视角[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3):157-163.
被引量:2
4
廖云路,张尚华.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乡村大众传播整合功能变迁[J]
.西藏发展论坛,2018(2):33-36.
被引量:2
5
彭翠,陆观荣.
70年来西藏新闻传播研究综述与展望[J]
.中国藏学,2019,0(4):64-71.
被引量:1
6
布玛丽亚木·买买提,再依乃普古丽·伊敏.
大众传播对新疆农村家庭生活的消解与重构研究——基于新疆Y村的民族志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6):88-90.
7
巴桑次仁.
乡村广播电视服务农牧区的角色定位与创新路径——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尼西村为研究样本[J]
.新闻前哨,2024(13):75-7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廖云路.
西藏县级融媒体创新社会治理的功能与意义——一种治理媒介化的视角[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4):40-45.
被引量:4
2
曾润喜,魏冯.
信息媒介使用在中国:概念梳理与理论进展[J]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0):135-142.
被引量:2
3
孙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传播模式构建路径研究[J]
.乡村科技,2018,9(14):25-26.
被引量:9
4
侯琳,黄秋秋,张聪.
论民族文化与社交媒体的互动发展——以西藏地区微信使用的个案研究为例[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30(1):58-62.
被引量:2
5
陈勇,颜瑶.
电视媒介对藏族青少年学习汉语的影响分析[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113-118.
6
彭翠.
论新时代新闻学的学术想象力与理论创造力 ——从李彬教授的《新时代新闻论》谈起[J]
.出版发行研究,2020(8):58-62.
被引量:5
7
杨逐原.
民族地区乡村信息传播的组织体系建构研究[J]
.媒体融合新观察,2020(4):66-68.
8
廖云路,赵书彬.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融入新时代治藏方略的路径选择[J]
.中国记者,2020(12):109-112.
被引量:1
9
侯盼,胡青青.
数字鸿沟、数字青少年与文化共生——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社交媒体研究的发展向度[J]
.新闻知识,2022(4):28-36.
被引量:2
10
郭建斌,念鹏帆.
传播何以助力乡村振兴:中国乡村传播研究述评(2017-2022)[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3):101-112.
被引量:18
1
李涛.
西藏乃琼村变迁调查[J]
.中国藏学,2000(4):53-63.
被引量:41
2
扎嘎.
略论西藏乡村社会生活现代化[J]
.中国藏学,1999(3):104-110.
3
弓进梅,周大鸣.
西藏乡村城市化道路——以昌都市JK村为例[J]
.青海民族研究,2016,27(2):165-169.
被引量:3
4
杨文婷.
记新闻的启示[J]
.小学生文学社作品选,2009(2):43-44.
5
唐魁玉,张妍.
社会变迁理论视野下的人民生活——以30年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变迁为中心[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4):28-32.
被引量:2
6
冉光荣,徐君,徐刚强,尹婷.
西藏大骨节病搬迂项目实施调研——以曲水县达嘎乡其奴村九组为例[J]
.藏学学刊,2008(1):13-23.
7
刘志扬.
西藏乡村政治结构中的家庭、村落与基层政权组织——以拉萨市娘热乡为中心的考察[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9):18-25.
被引量:1
8
陈默.
西藏村落公共空间与村民阶序——以曲水县茶巴朗村为例[J]
.人权,2010(4):54-60.
9
格勒,李涛.
都市化与堆龙德庆乡村的变迁[J]
.中国藏学,1995(3):123-139.
被引量:1
10
陈默.
西藏村落公共空间与村民阶序--以曲水县茶巴朗村为例[J]
.中国藏学,2010(2):96-102.
被引量:8
中国藏学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