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改良小麦品种20年总结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总结了开展冬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近20多年来的工作与成果,引进各类种质资源1 000多份,对染色体工程育种方法进行改进,转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育种中间材料和新品系。
作者
丁志远
任根深
续创业
刘众
郑祺
机构地区
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34-36,共3页
Gansu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冬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二期攻关研究"(GNSW-2008)部分内容
关键词
染色体
工程
冬小麦
育种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Q813.4 [生物学—生物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3
1
雒舒,任根深.
冬小麦染色体制片技术初探[J]
.甘肃科技,1996,12(4):46-46.
被引量:2
2
任根深.
应用“缺体回交法”选育冬小麦异代换系[J]
.甘肃农业科技,1996,27(10):5-6.
被引量:3
3
李森,任根深.
冬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回顾[J]
.甘肃农业科技,2008,39(9):34-4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张学勇,李振声,陈漱阳.
“缺体回交法”选育普通小麦异代换系方法的研究[J]
.Acta Genetica Sinica,1989,16(6):420-429.
被引量:19
2
任根深.
应用“缺体回交法”选育冬小麦异代换系[J]
.甘肃农业科技,1996,27(10):5-6.
被引量:3
3
雒舒,任根深.
冬小麦染色体制片技术初探[J]
.甘肃科技,1996,12(4):46-46.
被引量:2
4
李振声 穆素梅 等.蓝粒单体小麦研究(一)[J].遗传学报,1982,9(6):431-439.
5
任根深,李德明.
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平凉40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01,32(7):9-10.
被引量:1
6
薛秀庄,吉万全.
染色体工程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J]
.陕西农业科学,1991,37(1):44-48.
被引量:4
7
吉万全,薛秀庄.
染色体工程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J]
.陕西农业科学,1991,37(3):45-48.
被引量:2
8
薛秀庄,许喜堂,王祥正.
用染色体工程法培育小麦新品种[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2,19(4):316-321.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
1
李森,任根深.
冬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回顾[J]
.甘肃农业科技,2008,39(9):34-41.
被引量:1
2
张国宏,任根深.
冬性自交结实缺体小麦选育及利用研究[J]
.甘肃科学学报,2000,12(2):78-84.
同被引文献
17
1
车京玉,时家宁,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高凤梅,张起昌,刘宁涛.
矮败小麦利用与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68-69.
被引量:5
2
任根深,王伟.
冬小麦新品种平凉45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0,41(5):3-5.
被引量:13
3
王凤格,许理文,赵久然,段民孝,邢锦丰,李瑞媛,张华生.
玉米单倍体诱导DH系的分子鉴定研究[J]
.玉米科学,2011,19(1):35-38.
被引量:10
4
王小兵,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于美玲.
内蒙古矮败小麦利用与研究进展[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9(1):24-25.
被引量:5
5
李贵喜,干志峰,于建平.
冬小麦新品种灵台3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10):3-5.
被引量:15
6
田斌.
庄浪县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密度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10):7-8.
被引量:22
7
刘众.
平凉市优质冬小麦产业化发展浅议[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12):47-48.
被引量:9
8
任根深,王亚翠,丁志远,刘众,续创业,郑琪.
冬小麦新品系陇麦898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2,43(7):3-6.
被引量:13
9
李强,李筠,任立凯,孙中伟,浦汉春.
矮败轮回选择工具创新小麦种质资源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9):7-10.
被引量:4
10
孙小娟.
天祝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2012,43(11):7-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刘众.
平凉市优质冬小麦产业化发展浅议[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12):47-48.
被引量:9
2
任根深,谢惠民,刘众,郑琪,王亚翠,刘愈之,王伟.
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西平1号选育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2016,0(1):1-4.
被引量:10
3
谢延林,卢耀忠,李鸿满.
天祝县旱地小麦密度试验初析[J]
.甘肃农业科技,2016,47(7):56-57.
4
郭峰,吴建萍,郭瑜,段运平,刘守渠.
玉米遗传育种技术类型及发展前景[J]
.乡村科技,2020(20):66-67.
被引量:2
5
刘愈之,丁志远,刘众,赵少敏.
矮败基因源在选育小麦品种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23):41-44.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任根深,谢惠民,刘众,郑琪,王亚翠,刘愈之,王伟.
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西平1号选育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2016,0(1):1-4.
被引量:10
2
姜华,孟建军,施万喜,刘自成,杨虓,张成.
冬小麦新品种陇育5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6,47(7):11-13.
被引量:3
3
杨永春,李中勤,何世新.
旱地冬小麦配方肥肥效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6,47(10):58-61.
被引量:4
4
王亚翠,任根深,丁志远,刘众,刘愈之,郑琪,续创业,王伟.
抗旱丰产冬小麦新品种陇麦079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7,48(3):1-3.
被引量:4
5
张广玲.
亳州市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7(7):65-66.
被引量:5
6
李小丽,李中勤,杨爱军,郭亚娟.
11个冬小麦品种在灵台县的引种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7,48(4):38-41.
7
柴鹏.
9个冬小麦新品种在西峰区旱塬地的引种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7,48(5):56-59.
被引量:1
8
魏添梅,李永平,覃志春,曾有韬.
12个冬小麦品种(系)在临夏州的适应性比较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8,49(3):57-61.
被引量:2
9
任根深,黎哲,王亚翠,丁志远,刘众,刘愈之,郑琪.
彩色小麦新品种陇紫麦2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9,50(1):1-4.
被引量:9
10
张建华,尚保华,行翠平,史民芳,安林利.
晚播早熟节水小麦新品种沃麦608选育[J]
.山西农业科学,2019,47(8):1309-1310.
被引量:2
1
董玲,李卫文,宁志怨,廖华俊,江芹,姚其盛.
我国药用植物育种工作的现状与展望[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4,28(6):3-6.
被引量:5
2
钟冠昌.
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高优503的选育与推广[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6):438-440.
被引量:6
3
程萱,陈红星,杨晓,谭晓红,黄培堂.
提高制备转基因小鼠效率的研究[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1,9(3):160-163.
被引量:28
4
黄新,叶红霞,舒小丽,吴殿星.
紫花苜蓿耐逆诱变和转基因研究进展[J]
.核农学报,2008,22(5):630-634.
被引量:6
5
大白菜随体染色体的附加和减少对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J]
.中国园艺文摘,2008(5):124-124.
6
常乐,张爽,王伟男,张洪生,林琪,穆平.
小麦抗赤霉病的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15,13(1):214-220.
被引量:3
7
李炳林,李宏运,安泽伟,董俊梅,段永红,渠云芳,樊冬丽.
棉花染色体工程育种[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1(1):1-6.
被引量:2
8
晁祥健,孔维国,张煜,刘生祥,杨煜,李广存.
二倍体马铃薯资源现状及应用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08,40(7):49-53.
被引量:9
9
杨冬赓,武云.
从创意到创新,再到创造——访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院士[J]
.中国农业信息,2008,20(6):10-11.
10
傅大雄,阮仁武,戴秀梅,宗学凤.
显性矮秆基因Rht10亚染色体水平导入“中国春”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1,21(1):1-5.
被引量:5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