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名优绿茶新型鲜叶筛分机分级效果初步研究
被引量: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名优茶“采摘难”成为制约名优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难题和技术瓶颈。虽然名优茶机采效果较传统采茶设备有显著提高,然而我国茶园面貌复杂,蓬面、长势等差异较大,机采鲜叶难以直接使用,有必要进行筛分处理。目前我国鲜叶筛分设备以竹制滚筒式筛分机为主,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但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挂叶、红变等问题,
作者
袁海波
鲁成银
毛祖法
尹军峰
吕闰强
许勇泉
陆德彪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厅
绍兴御茶村
出处
《中国茶叶》
2011年第8期19-21,共3页
China Tea
关键词
滚筒式筛分机
分级效果
鲜叶
名优绿茶
筛分设备
可持续发展
名优茶
成本低
分类号
TS272.3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2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16
同被引文献
182
1
李兵,夏涛,宛晓春,李尚庆.
基于蚁群算法的茶叶抖筛机参数优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3):84-87.
被引量:11
2
段学艺,胡华健,王家伦,陈娟,卢天国,何莲.
三种茶叶采摘方式的效益比较及配套使用研究[J]
.贵州茶叶,2010,38(3):29-30.
被引量:4
3
伍少明.
论提高密植机采乌龙茶品质的技术措施及效果[J]
.广东茶业,2004(3):14-15.
被引量:2
4
杨福增,杨亮亮,田艳娜,杨青.
基于颜色和形状特征的茶叶嫩芽识别方法[J]
.农业机械学报,2009,40(S1):119-123.
被引量:71
5
谭和平,周正科,王云.
茶鲜叶分选成茶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8(1):17-19.
被引量:3
6
林心炯,郭专,周庆惠,张文锦.
施肥对乌龙茶产量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1991,11(2):109-116.
被引量:22
7
黄斌,孙威江.
乌龙茶品种的机采适应性[J]
.福建农学院学报,1993,22(3):301-304.
被引量:2
8
金心怡.
采茶机、轻修剪机最佳刀、机速度[J]
.福建农学院学报,1993,22(4):470-475.
被引量:4
9
张国富,周光荣,朱彩娥,来咬虎.
茶树大棚覆膜栽培增产效果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1994,35(6):282-283.
被引量:1
10
吴彩,方兴汉.
锌在茶树碳氮代谢中的效应[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2):72-77.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0
1
张兰兰,董迹芬,唐萌,蔡维秩,温正军,骆耀平.
名优茶机采鲜叶分级技术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38(5):593-598.
被引量:27
2
任广鑫,范起业,何鑫,何雪军,李文萃,王进,唐小林.
大宗茶鲜叶原料分级机的研制与实验[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7):290-292.
被引量:5
3
缪叶旻子,郑生宏.
丽水茶叶机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4,55(4):483-486.
被引量:6
4
郭丽,余方林,林智,郭敏明,张悦,朱荫,彭群华.
颗粒形绿茶的关键加工工艺参数优化[J]
.食品科技,2015,40(5):90-93.
被引量:7
5
唐小林,李文萃,范起业.
机采茶鲜叶分类分级技术及相关设备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加工,2015(2):5-8.
被引量:22
6
陆德彪,潘建义,马军辉,张林福,王碧林.
优质绿茶机采配套技术研究与集成——以丽水香茶为例[J]
.中国茶叶加工,2015(2):36-40.
被引量:16
7
郭雅玲,赖凌凌,刘亚峰,陈昌盛.
乌龙茶机采及其分选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37(1):262-267.
被引量:5
8
孙六莲,严跃滨,唐焕华.
茶叶鲜叶分级机主要参数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6,36(1):38-39.
被引量:4
9
高士伟,龚自明,叶飞,张强,郑鹏程,崔清梅,王胜鹏,王雪萍,滕靖,戴居会,梁金波.
二款新型茶鲜叶分级机工艺优化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4):6272-6275.
被引量:2
10
曹挥华,聂樟清,朱运华,张贱根.
名优茶机械化采摘技术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16(1):23-2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
李帮东.
推广茶园机采 做优霍山黄茶[J]
.基层农技推广,2021(2):100-103.
2
任广鑫,范起业,何鑫,何雪军,李文萃,王进,唐小林.
大宗茶鲜叶原料分级机的研制与实验[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7):290-292.
被引量:5
3
缪叶旻子,郑生宏.
丽水茶叶机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4,55(4):483-486.
被引量:6
4
杨娟,徐泽,袁林颖.
机采茶鲜叶分级技术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4,36(2):2-4.
被引量:8
5
郝淼,陈勇,潘志刚,孙烨.
名优绿茶仿生采摘指研制[J]
.食品与机械,2018,34(10):86-90.
被引量:14
6
李维,向芬,刘红艳,傅海平,杨拥军,郭放苏,包小村.
单人电动采茶机春茶采摘效果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4(9):54-55.
被引量:8
7
张凌云,刘初生,罗灵渠,蒋竹.
广西山坡茶园机采技术研究初探[J]
.大众科技,2014,16(12):106-108.
被引量:3
8
唐小林,李文萃,范起业.
机采茶鲜叶分类分级技术及相关设备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加工,2015(2):5-8.
被引量:22
9
郭雅玲,赖凌凌,刘亚峰,陈昌盛.
乌龙茶机采及其分选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37(1):262-267.
被引量:5
10
高士伟,龚自明,叶飞,张强,郑鹏程,崔清梅,王胜鹏,王雪萍,滕靖,戴居会,梁金波.
二款新型茶鲜叶分级机工艺优化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4):6272-6275.
被引量:2
1
肖星,殷丽琼,梁名志,李召,陈洪云,刘德和.
机采茶鲜叶筛分机分级效果初步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12):1867-1869.
被引量:2
2
王金辉,田忠静,陈启永.
贝母筛分机的设计与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3):143-144.
被引量:3
3
孟淑.
油菜“三缺”怎么办[J]
.农家之友,2016,0(10):56-56.
4
陈其恩,林翠花,李德明,王权兴,李云明,李栋华,黄坊英,廖权辉,杨浩然.
磷化铝防治红变米霉菌消长的研究[J]
.粮食储藏,1992,21(2):49-51.
被引量:1
5
鲁文芝,杨秀利,任梅.
杂交玉米种子精选分级效果试验[J]
.种子世界,2003(12):28-28.
被引量:3
6
任天行.
变色金银花 色变效益高[J]
.农村百事通,2002,0(19):9-9.
7
宋江,王明,刘丽华,刘天祥,韩霞,郑桂萍,历锐.
振动式平贝母等级筛分机设计与试验[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25(1):28-31.
被引量:11
8
宋江,邱胜蓝.
平贝母等级筛分机机架的有限元分析[J]
.机电工程技术,2014,43(8):68-69.
被引量:2
9
江列克,庄泽敏,向征,李林杰.
浅圆仓布料器防分级效果评价方法[J]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4,30(1):42-44.
被引量:5
10
刘少达,李壮哲,蔡晓玲,杨俊涛.
一种南方马铃薯分级装置的力学分析[J]
.农机化研究,2015,37(4):48-50.
被引量:7
中国茶叶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