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密度对糯玉米新品种周糯1号种植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周糯1号是由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周糯1号鲜果穗相关性状及种植效益的研究表明,收获鲜穗时,最佳种植密度为52500株/hm2,此时种植效益最高。
作者
宋万友
周文伟
李青竹
李桂芝
李应权
高艳
李文纯
机构地区
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中国种业》
2011年第9期81-82,共2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关键词
周糯1号
密度
鲜果穗
种植效益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许燕,张绍龙,李辉,陈育华,张锴滨,卢少滨.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进和综合评价[J]
.中国种业,2011(5):41-43.
被引量:6
2
杨茂胜,李鹏利,李建科,寇立新,安斌.
优质杂交鲜食糯玉米新品种香糯2007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11(7):55-55.
被引量:2
3
赵益强.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鲜食糯玉米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J]
.中国种业,2008(5):41-4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陈船福,何松银,曹洪兰,王华.
鲜食春糯玉米适宜移栽密度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2005(2):89-89.
被引量:3
2
刘虹,徐青松,尚春树.
鲜食黄糯玉米新品种强糯1号[J]
.中国种业,2006(2):53-53.
被引量:1
3
杨华,王玉兰,张保明,等.鲜食与爆裂玉米育种和栽培.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
苏俊,刘志增.
三个玉米合成群体选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8(4):436-441.
被引量:7
5
卞云龙,杜凯,王益军,邓德祥,程金荣,孔佑兵.
玉米茎秆高糖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3):315-319.
被引量:6
6
杨世民,廖尔华,袁继超,陶永清,李代玺.
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8(4):322-324.
被引量:175
7
贺喜全,盛良学.
稻田春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02,22(2):34-35.
被引量:2
8
苏琴英.
糯玉米引种试种初报[J]
.中国种业,2002(10):38-38.
被引量:2
9
何世炜,常生华,张建全,王夏仙,杨虹民.
氮素用量和密度对玉米营养体产量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03,12(1):74-79.
被引量:36
10
李凤艳,张兴华,张仁和.
玉米优异地方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3,4(3):225-227.
被引量:41
共引文献
14
1
陈建生,徐培智,唐拴虎,张发宝,解开治,黄旭,黄巧义.
施肥措施对春播糯玉米的物质形成累积的影响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55-57.
被引量:7
2
丁慧,栾春荣,苏彩霞,季国民.
糯玉米秋延后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1,27(3):62-64.
被引量:2
3
岳武,霍晓阳.
几个燕麦品种在辽宁省引种试验初报[J]
.辽宁农业科学,2012(3):63-65.
被引量:10
4
陈富,马宁,张小静,魏玉琴,王景才.
基于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玉米氮肥施用分析[J]
.中国种业,2012(9):42-44.
被引量:2
5
袁邦义,武军华,蒋飞.
不同种植密度对鲜食糯玉米品种J糯三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1):19-20.
被引量:6
6
肖国滨,高其璋,李亚贞,叶川,刘小三,郑伟,黄天宝,张昆,熊洁.
季节性干旱条件下氮肥与密度运筹对鲜食糯玉米产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2(6):45-48.
被引量:7
7
范秀芳.
不同种植密度对糯玉米闽糯0018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2):22-22.
8
陈学先.
不同施肥水平与抛栽密度对优质稻玉美占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种业,2015(1):44-45.
被引量:3
9
任明刚,范金华,赵艳花,唐谷,潘忠涛,张毅,冯明友.
种植密度及氮肥用量对安单2号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J]
.中国种业,2015(11):52-54.
被引量:1
10
马京波,刘孝俭,于旭红,李安东,马淑丽,龚喜浩.
鲜食与淀粉加工兼用型糯玉米品种鲁星糯1号的选育与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2017,49(12):17-19.
同被引文献
5
1
宫春云.作物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2
杨镇;才卓;景希强.东北玉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3.
3
王忠.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
扈艳萍,曹敏建,刘敏.
辽宁省玉米主产区气候因子与玉米产量相关性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8,16(3):140-146.
被引量:39
5
张立荣,郝凯,周积兵,赵开雄.
郑单958种子生产田密度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关系[J]
.中国种业,2011(10):67-6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王敬.
耐密型玉米品种在辽宁省推广种植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种业,2012(4):41-4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柴卫东,刘贞贞,张忠波,平文超.
沧州市棉花生产用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种业,2013(5):47-48.
2
杨辉.
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技术初探[J]
.中国种业,2013(5):48-49.
被引量:2
3
连晓荣.
16个耐密玉米品种在甘肃省密植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5,46(5):3-6.
被引量:5
4
王向国.
建昌县耐密型玉米品种生产现状及推广对策[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2):8-10.
被引量:1
5
陈岩.
普通高密玉米新品种阜玉123选育与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0(4):270-271.
1
冯健英,许洛,王绍新,陈莉.
糯玉米新品种佳糯26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
.中国种业,2016(5):41-42.
2
甜糯结合糯玉米新品种——川种糯231[J]
.泸州科技,2009(3).
中国种业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