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栗瘿蜂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栗瘿蜂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并从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栗瘿蜂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作者
陈书黎
机构地区
安徽省舒城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8期219-219,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栗瘿蜂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分类号
S436.6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9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10
1
宋任贤.
栗瘿蜂发生与防治的研究进展[J]
.北方果树,2009(3):1-3.
被引量:3
2
杨爱农.
栗瘿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5):37-38.
被引量:1
3
刘永生.
栗瘿蜂瘿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2002,29(2):21-23.
被引量:3
4
叶辉.
栗瘿蜂的生物学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2(1):84-87.
被引量:5
5
燕宜章,刘永生,江德安,李国元,张志祥.
鄂北地区栗瘿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植物保护,1995,21(1):5-8.
被引量:8
6
黄汉杰,陈炳旭,孙姒纫,刘景梅,欧阳林章.
栗瘿蜂的发生与防治[J]
.中国果树,1998(2):33-33.
被引量:7
7
谢荣国.
栗瘿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2010,34(2):48-50.
被引量:4
8
王上伟.
政和县锥栗栗瘿蜂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9(7):121-122.
被引量:3
9
任爽.
重庆地区栗瘿蜂寄生蜂种类及其控制作用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055-3056.
被引量:3
10
翟田俊.
板栗瘿蜂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27-12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吴晖,陈顺立,黄金聪,叶小瑜,邓秀明,黄红青.
锥栗品种抗栗瘿蜂性状的评价[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4):344-348.
被引量:19
2
童新旺,傅佑斌,倪乐湘.
湖南栗瘿蜂的寄生蜂种类及保护利用措施[J]
.湖南林业科技,2005,32(2):35-37.
被引量:4
3
罗佑珍.
栗瘿蜂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4(1):38-42.
被引量:7
4
燕宜章,刘永生,江德安,李国元,张志祥.
鄂北地区栗瘿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植物保护,1995,21(1):5-8.
被引量:8
5
李志庭.
栗瘿蜂生活习性及其防治技术[J]
.中国果树,2005(5):58-59.
被引量:2
6
黄金聪.
影响锥栗对栗瘿蜂抗性表达的土壤因子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2005,24(5):9-12.
被引量:4
7
陈久春.
安徽省东至县板栗害虫调查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32-1834.
被引量:3
8
黄红青.
锥栗对栗瘿蜂抗性与营养元素关系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60-63.
被引量:4
9
周淑琴,许路.
丹东地区栗瘿蜂防治[J]
.北方果树,1996(3):32-33.
被引量:3
10
朱道弘,贺一原,赵吕权,黄向东,阳艳萍.
栗瘿蜂体内Wolbachia的感染及其wsp基因序列分析[J]
.林业科学,2007,43(3):133-137.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5
1
张春青.
栗瘿蜂的防治技术及效果分析[J]
.林业勘察设计,2021,41(3):62-64.
被引量:1
2
严晓素,徐志宏,蒋平,俞彩珠,吴蓉.
浙江省板栗病虫害种类调查及其名录[J]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6):40-49.
被引量:13
3
张锋,陈志杰,张淑莲,赵惠燕.
柳厚壁叶蜂幼虫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3):477-482.
被引量:22
4
王燕,李琳玲,许锋.
湖北板栗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J]
.北方园艺,2007(5):219-221.
被引量:6
5
王上伟.
政和县锥栗栗瘿蜂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9(7):121-122.
被引量:3
6
席勇,任玲,宋应华,黄力,刘纪宝.
瘤大球坚蚧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植物保护,1998,24(4):34-36.
被引量:5
7
张荣锋,任德唐,朱白玉,宋文君.
栗瘤瘿蜂研究初报[J]
.森林病虫通讯,1998(3):23-24.
8
卜玉强,郭素娟,李文泉,刘建玲.
栗瘿蜂虫瘿在板栗林内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
.北方园艺,2009(11):40-44.
被引量:4
9
范斌,贺一原,朱道弘.
不同地理种群栗瘿蜂的mtDNA的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及其系统进化关系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33(3):78-82.
被引量:1
10
王邵军.
板栗主要病虫害生物学特征及其生态控制技术[J]
.山东林业科技,2011,41(1):82-8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7
1
但德忠,但修清.
板栗剪枝象鼻虫防治[J]
.安徽林业,2004(1).
被引量:2
2
王德兴.
板栗园害虫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3).
被引量:4
3
蔡炎,吴康云.
板栗蛀果害虫栗实象和桃蛀螟的识别与防治[J]
.农技服务,2007,24(12).
被引量:5
4
谢远程.
宁波地区板栗主要害虫及其防治[J]
.林业科技开发,2001,15(z1):73-74.
被引量:3
5
屈顶柱,黄应成,张宜仁.
栗实象甲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2009,33(1):71-73.
被引量:13
6
喻泽懿,余顺华.
蓝墨天牛的发生为害及防治对策[J]
.植物医生,2004,17(5):21-21.
被引量:6
7
鲁绪祥,吴献春,高先敏.
板栗红蜘蛛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1993,7(2):31-32.
被引量:3
8
姚勇,杨伟,姜军,周祖基,李华清,康小龙.
石棉县干旱河谷区板栗病虫害的调查[J]
.四川林业科技,2004,25(4):61-65.
被引量:5
9
王毅,张跃宁,宋晓斌,张学武,邹远奋.
陕西板栗病虫害调查与主要病害发生特点[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3):120-123.
被引量:23
10
赵彦杰.
板栗栗大蚜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38-103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5
1
刘金凤,赵宾,张保贵,李金丰.
伏牛山区板栗主要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0):139-140.
被引量:2
2
邵登坤,梁顺仓.
栗瘿蜂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6):131-131.
被引量:3
3
肖云丽,汪玉平,程水源,钟玉林.
我国板栗害虫研究概述[J]
.环境昆虫学报,2014,36(3):441-450.
被引量:12
4
张玲,夏华梅,仲崇彦.
新沂市板栗常见4种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
.农技服务,2020,37(1):52-53.
5
葛良霞.
板栗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
.南方农业,2021,15(36):33-3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田桂芝,李绍明,王大超,侯立白.
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板栗总苞提取液中总多酚的含量[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6):289-291.
被引量:5
2
干杰,方程,钟玉林,张宏宇,肖云丽.
三种板栗新记录卷叶网蛾幼虫形态特征及其生活习性[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2):2917-2918.
被引量:1
3
肖云丽,汪玉平,孙康,徐向阳,晏绍良,钟玉林.
湖北省罗田县板栗害虫种类调查[J]
.植物保护,2015,41(6):205-211.
被引量:8
4
肖云丽,张帆,徐艳霞,钟玉林.
两种板栗重要蛀果象甲鉴别研究[J]
.植物保护,2017,43(4):104-109.
被引量:3
5
李万里.
森林昆虫学实验教学模式构建[J]
.武夷科学,2017,33(1):131-135.
6
杨少波,黄昂,王瑞玲.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板栗瘿蜂发生危害情况及防治对策浅析[J]
.新农民,2019,0(5):56-57.
7
管国良,杨涛,童敬翔,邵艳琴,宋鹏.
栗实象的出土节律与趋光性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20,41(1):105-109.
被引量:1
8
程义明,林彩丽,张彦龙,杨春材,程林,程欢欢.
板栗雪片象成虫夏季活动习性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2020,39(3):16-19.
9
班启明,邓朝义,廖德胜,刘苇,杨光强,刘尚海.
望谟县板栗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J]
.贵州林业科技,2020,48(4):49-52.
被引量:2
10
卢建章.
板栗栗瘿蜂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探讨[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2):93-96.
被引量:2
1
李海立.
栗瘿(瘤)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河北果树,1995(1):22-23.
被引量:1
2
黄汉杰,陈炳旭,孙姒纫,刘景梅,欧阳林章.
栗瘿蜂的发生与防治[J]
.中国果树,1998(2):33-33.
被引量:7
3
梁帝允.
国际稻瘿蚊治理研讨会[J]
.世界农业,1997(3):56-56.
被引量:4
4
张世斐.
栗梢瘿象的初步观察[J]
.陕西林业科技,1995,19(1):47-47.
被引量:2
5
信国彦.
夏季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J]
.落叶果树,2016,48(6):36-36.
6
邱明生,李晋涛.
盐肤木瘿蚜的遗传多样性[J]
.植物医生,1996,9(5):40-41.
7
牛铜军,彭光娟,王孟坡,戴志聪,许成业.
大功臣防治稻瘿蚊药效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2000,31(4):190-191.
8
李法圣.
瘿木虱属及中国新记录种——木荷瘿木虱和末龄若虫的描述[J]
.植物保护,1992,18(3):17-18.
9
孙瑞建,袁志春,马宝俊.
稻瘿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3):31-31.
被引量:3
10
乐承伟.
稻瘿蚊发生危害及其防治[J]
.植物保护,1998,24(3):28-29.
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