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被引量: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就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内容与方法的匹配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探寻内容与方法高匹配度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策略。构建测评内容与方法匹配度较高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主要包括德育素质、智育素质、社会活动、创新素质和心理素质五个方面,其中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参考素质,不计入测评总分。
作者
戴国立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学生处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94,共3页
China Youth Study
关键词
大学生
综合素质
内容
方法
匹配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8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68
1
王荣,李联明.
立德的高度决定大学的高度——健全立德树人专项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42(6):102-110.
被引量:15
2
张乐乐,陈恩伦.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评价体系建构:理念、原则、要素与框架[J]
.现代教育管理,2021(7):89-96.
被引量:36
3
王立彦,陈赛珊.
基于AHP-熵权法组合赋权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2020(36):124-128.
被引量:9
4
刘宏达.
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改革的若干思考[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23-30.
被引量:7
5
林伟连,吴克象.
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建设要突出“导学关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26-28.
被引量:89
6
梁远信.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高职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6):140-142.
被引量:10
7
董玉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
.思想理论教育,2011(7):58-61.
被引量:18
8
李毅弘,任大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复合型考核体系探赜——以四川农业大学“概论”课教学改革为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62-63.
被引量:5
9
李德毅,刘常昱.
论正态云模型的普适性[J]
.中国工程科学,2004,6(8):28-34.
被引量:913
10
彭美云,李素贞,蒋汉桥,黄河.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问卷调查与结论[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23(6):31-34.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8
1
孙伟彦.
分流培养下的学生评价机制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4):161-162.
2
张稷锋,陈国梁.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调查分析及模式建构[J]
.教育与职业,2013(26):179-180.
被引量:6
3
杜晶波,都巍.
构建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体系[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3(6):106-109.
被引量:3
4
温红梅,常晶,薛静.
基于因子分析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J]
.教育教学论坛,2014(9):235-236.
被引量:1
5
黎晓明,孙智妍.
大学生综合素质系统评价的结构化研究及应用[J]
.价值工程,2014,33(9):273-274.
被引量:1
6
张莉莉,陈文群.
大学生综合素质状况分析及其评价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31):214-214.
7
张阳,张名艳.
综合素质测评制度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教育评论,2014(12):83-85.
被引量:2
8
朱齐亮.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J]
.科技视界,2015(1):200-200.
被引量:1
9
吴涛,宋红涛,许华山.
医学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的调查与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3):112-113.
被引量:1
10
汪海燕,方园.
综合素质测评制度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2(4):9-1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肖春明,高跃,郑少华.
财经类高校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3):117-119.
被引量:3
2
付明,王丽芳.
概率犹豫模糊比较算法在高校综合素质精准评测中的应用[J]
.长春大学学报,2022,32(2):29-33.
被引量:3
3
田原,莫蕴茜.
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设计探索研究[J]
.才智,2019,0(31):115-115.
被引量:1
4
彭艳.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研究[J]
.国际公关,2020,0(1):213-213.
被引量:2
5
陈鹏.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J]
.新商务周刊,2019,0(18):247-247.
被引量:1
6
安利刚.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模式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6):93-93.
被引量:1
7
徐晓峰,汪洋,徐桂洪,邵东波.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灰色系统建模研究[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14,22(3):11-13.
8
金树颖,张慧雪.
基于因子分析的学生成绩评价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启示[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50-155.
被引量:4
9
周国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6(20):116-118.
10
刘晓飞,廉武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创新探析[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6,7(3):5-8.
1
胡涛.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建设研究——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例[J]
.青春岁月,2013,0(9):227-227.
2
孙琳.
基于学分制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6):143-145.
被引量:4
3
徐园媛,庞贺峰.
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2(36):180-181.
被引量:14
4
雷坤.
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75-75.
5
王贵松,江浩,高荣,李伟斌,何婷婷.
大学生素质需求状况调查与分析[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12):101-103.
被引量:1
6
邓卓明,李德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构建新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109-111.
被引量:13
7
张耀娟,李冬梅,陈雪,刘晓波,周德坤.
工科院校智育素质培养的途径[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5(3):77-78.
8
陈桂淑.
大学生德育测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现实意义[J]
.考试周刊,2008,0(13):167-168.
9
殷旅江,王江华,喻飞,贾静.
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227-228.
被引量:5
10
薛桂芬,徐亚萍.
“参与型”课型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1):121-122.
被引量:9
中国青年研究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