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排种期对甘薯产苗量及薯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恩薯四号甘薯作试验品种,观察不同排种期对其产苗量及薯苗素质的影响。安排了3月6日、3月21日、4月5日、4月16日4个排种期处理,结果表明恩薯四号适宜排种期为3月21日至4月5日,比一般生产上推迟15 d左右有利于薯苗的萌发,有利于获得较多的优质薯苗。再进一步推迟排种期和提早排种期表现均较差。
作者
徐怡
机构地区
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室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9期89-89,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甘薯
不同排种期
产苗量
薯苗素质
影响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1
王建玲,林祖军,辛国胜,韩俊杰,刘志坚.
不同用途的甘薯栽培方式综述[J]
.作物杂志,2011(3):104-106.
被引量:12
2
杨越.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39-39.
被引量:3
3
刘成益,林昌庭,周贤东,刘鲲鹏.
脱毒甘薯种性优势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31(B12):270-271.
被引量:11
4
黄文美.
甘薯不同秧苗素质对产量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9,29(6):30-30.
被引量:4
5
余韩开宗,王季春,滕艳,唐道彬,李艳花.
不同因素对甘薯根系发育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1(2):85-89.
被引量:13
6
钟华义.
种薯大小对脱毒甘薯苗及产量影响初报[J]
.耕作与栽培,2011,31(1):41-4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占子勇,杜杏花.
南薯88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技术[J]
.江西农业科技,1993(2):36-37.
被引量:3
2
刘成益,林昌庭,周贤东,刘鲲鹏.
脱毒甘薯种性优势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31(B12):270-271.
被引量:11
3
张庆会.
试论影响甘薯块根形成和膨大的因素[J]
.作物杂志,1995(2):28-30.
被引量:7
4
马代夫,朱崇文.
甘薯壮苗增产的生理特点分析[J]
.作物杂志,1989(4):22-23.
被引量:7
5
林琪,石岩,位东斌,周复来,李桂明,邹翠卿.
不同氮、钾配比对夏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土壤肥料,1996(5):42-44.
被引量:31
6
张松树.
优质专用甘薯新品种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
.河北农业科学,2005,9(4):94-97.
被引量:22
7
王庆美,张立明,王振林.
甘薯内源激素变化与块根形成膨大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2):2414-2420.
被引量:84
8
丁玲.
甘薯的茎叶生长与块根膨大规律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2):60-61.
被引量:19
9
余左,朱大双,丁蕾,邵华,黄宏,万贵旺.
甘薯平衡施肥增产效应试验[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114-114.
被引量:7
10
Arthur Villordon, Don LaBonte, Nurit Firon. Development of a simple thermal time method for describing the onset of morpho-anatomical features related to sweetpotato storage root formation. Scientia Horti- culturae,2009,121 ( 3 ) : 374 - 377.
共引文献
37
1
胡松,吴正凯,郑晓峰.
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初报[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4):37-38.
被引量:20
2
刘成伟,何火美,吴飞,林昌庭,林敏莉,夏金英.
2005年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B12):285-286.
被引量:2
3
杨越.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39-39.
被引量:3
4
康明辉,海燕,刘德畅,崔海玲,卢海玲.
脱毒甘薯引种技术要点[J]
.种业导刊,2010(2):17-18.
被引量:1
5
赵艳秋.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1(6):21-22.
被引量:5
6
王应礼.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8):89-89.
被引量:4
7
王宏明.
优质甘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5):94-94.
被引量:3
8
唐傲,孟英,孙兵,王彤彤,董文军,张喜娟.
叶菜型甘薯在北方水稻育秧大棚的引种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4):77-77.
9
朱小娇,王季春,蔡叶茂,滕艳,杨国才,王秋媛,杨庆飞.
薯蔓栽插与生长控制对粉用甘薯渝薯6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3(7):9-11.
被引量:1
10
梁金平.
地膜覆盖栽培对夏薯‘龙薯24号’增产因素的探讨[J]
.福建农业学报,2013,28(4):324-32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5
1
王琼,苏智先,张素兰,黎云祥.
慈竹构件和分株水平的可溶性糖含量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1):1994-1998.
被引量:18
2
王庆美,张立明,王建军,王大箴.
块根主要营养成分对甘薯品种萌芽性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1998,30(1):9-11.
被引量:13
3
黄文美.
甘薯不同秧苗素质对产量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9,29(6):30-30.
被引量:4
4
唐君,周志林,赵冬兰,曹清河.
甘薯贮藏过程淀粉酶活性变化及对薯块芽萌发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10,25(6):699-702.
被引量:20
5
周涤,卫尊征,王贤,熊敏,贾桂霞.
不同贮藏温度对彩色马蹄莲块茎内源激素变化及萌芽与生长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2011,47(7):705-709.
被引量:5
6
王欣,李秀英.
赤霉素在甘薯徐薯23育苗上的应用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5):117-118.
被引量:9
7
张曦,杨爱梅,任伟,任波,储凤丽.
几个甘薯品种出苗的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2(4):69-71.
被引量:2
8
张菡,魏鑫,王良平.
不同育苗方式对甘薯种苗质量的影响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13,33(1):25-25.
被引量:8
9
刘中良,郑建利,杨俊,田昌庚,赵丰玲,张鹏,刘桂玲.
甘薯不同生育期种薯萌芽性及耐储性差异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4,46(1):37-39.
被引量:6
10
武小平,郭耀东,温日宇,姜庆国,赵力,白宇皓.
种薯大小对脱毒甘薯出苗数量和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2273-1227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侯夫云,董顺旭,解备涛,李爱贤,王庆美.
排种密度对甘薯块根萌芽特性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2017,53(5):849-856.
被引量:9
2
武小平,丁健,郭建芳,武忠,贾新宇,卢建红.
赤霉素与高温催芽处理对甘薯块根萌芽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4):15-17.
被引量:5
3
付道义,徐冰洁,史春余,孙哲,许明,柳洪鹃.
不同排种量对甘薯采苗量和薯苗质量的影响[J]
.蔬菜,2024(2):33-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曾劲松,董丽霞,陈健妙,徐天颖.
海南产温郁金离体繁殖体系的优化[J]
.中药材,2023,46(5):1083-1087.
2
王新建,司成成,史春余,刘化学.
秧苗移栽期对甘薯种薯萌芽性的调控效应[J]
.山东农业科学,2018,50(8):47-49.
3
解晓红,解红娥,王凌云,李江辉,贾峥嵘,吴宇浩,王萌,武宗信.
黄土旱塬区扦插密度对不同蔓型甘薯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8,46(7):1147-1151.
被引量:6
4
董顺旭,解备涛,侯夫云,李爱贤,王庆美,张立明.
温度对萌芽过程中甘薯品质性状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8,50(7):82-87.
被引量:3
5
武小平,丁健,郭建芳,武忠,贾新宇,卢建红.
赤霉素与高温催芽处理对甘薯块根萌芽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4):15-17.
被引量:5
6
解备涛,李爱贤,朱佩群,李广华,王庆美,秦桢,侯夫云,董顺旭.
高畦滴灌育苗法对甘薯萌芽性的影响及其技术要点[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0(3):27-29.
被引量:2
7
宋佳乐,刘洋洋,司增志.
甘薯萌芽特性及抑芽技术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23(4):32-35.
被引量:1
8
付国召,张志伟,任志宽,刘柏庆,董亚楠,杨翠芹.
GA_(3)与6-BA复配处理对甘薯催芽育苗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23,50(6):10-18.
9
井水华,范建芝,冯维清,周红梅,王洪芹,郑鹏,杨淑娟,段成鼎,黄成星.
排种密度对紫甘薯品种齐宁20号出苗数量及薯苗质量的影响[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1(3):41-44.
10
付道义,徐冰洁,史春余,孙哲,许明,柳洪鹃.
不同排种量对甘薯采苗量和薯苗质量的影响[J]
.蔬菜,2024(2):33-38.
被引量:1
1
金永焕,刘继生,全泰铉.
龙牙楤木播种苗适宜密度试验[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1991,18(2):48-50.
被引量:3
2
熊元,孙锐锋,王文华.
不同立地条件对香根草产苗量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B07):74-75.
3
周立金,刘加连,季洪星.
红薯育苗“六改”新技术[J]
.农村新技术,1996,0(7):7-7.
4
王克兰,张加昆.
早熟禾牧草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J]
.青海科技,2000,7(4):29-32.
被引量:1
5
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陈惠哲,杨礼彬.
不同栽培因子对超级稻秧苗生长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09,24(4):284-289.
6
袁月祥.
可作水果和蔬菜的甘薯品种鄂薯3号[J]
.新农村,2002(3):13-13.
7
刘作斌.
1992~1993年湖北省红薯品种区域试验总结[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S1):118-122.
8
薯母搬家——红薯壮苗新方法[J]
.河南农业,1993,0(3):10-10.
9
陈仕凯.
南方红豆杉芽苗容器移栽育苗技术[J]
.绿色科技,2011,13(11):66-67.
10
于春香.
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J]
.现代农业,2015,0(5):43-43.
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