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语音比较看天台方言中η′的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天台方言韵母音系中自成音节的η′字入手,主要分析了"鱼"的三四种不同的读音所体现的历史层次,并追本溯源,找到各个读音的不同来源。在此基础上,给不同读音作一个大致的排序;以此证明,文白读与实际语音的历史先后没有必然的联系。
作者
叶笑敏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大舞台》
2011年第10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鱼
文白读
历史层次
分类号
H17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丁邦新.
从历史层次论吴闽关系[J]
.方言,2006,28(1):1-5.
被引量:21
2
秋谷裕幸.
早期吴语支脂之韵和鱼韵的历史层次[J]
.中国语文,2002(5):447-451.
被引量:15
3
梅祖麟.
现代吴语和“支脂鱼虞,共为不韵”[J]
.中国语文,2001(1):3-15.
被引量:54
4
郑张尚芳.
温州方言歌韵读音的分化和历史层次[J]
.语言研究,1983,3(2):108-120.
被引量:4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秋谷裕幸,曹志耘.
浙江庆元方言音系[J]
.方言,1998(1):23-36.
被引量:11
2
颜森.
高安(老屋周家)方言的语音系统[J]
.方言,1981,3(2):104-121.
被引量:24
3
JERRY NORMAN.
闽语词汇的时代层次(英文)[J]
.方言,1979,1(4):268-274.
被引量:33
4
李荣.
吴语本字举例[J]
.方言,1980,2(2):137-140.
被引量:22
5
潘悟云.
“囡”所反映的吴语历史层次[J]
.语言研究,1995,15(1):146-155.
被引量:25
6
汪平.
苏州方言的特殊词汇[J]
.方言,1987,9(1):66-78.
被引量:5
7
王洪君.
也谈古吴方言覃谈寒桓四韵的关系[J]
.中国语文,2004(4):358-363.
被引量:10
8
JERRY NORMAN.
闽语里的古方言字[J]
.方言,1983,5(3):202-211.
被引量:18
9
郑张尚芳.
温州方言歌韵读音的分化和历史层次[J]
.语言研究,1983,3(2):108-120.
被引量:44
10
金有景.
关于浙江方言中咸山两摄三四等字的分别[J]
.语言研究,1982,2(1):148-162.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09
1
宋兆祥.
《切韵》前后南北方汉语的蟹摄三四等韵——以闽语为视角进行观察和讨论[J]
.语言学论丛,2019(2):212-245.
被引量:1
2
郑伟,吴君如.
音系结构演化的认知心理因素——以NV>N的感知实验为例[J]
.中国语文,2021(2):174-190.
被引量:1
3
何大安,陈忠敏.
丁邦新先生的学术成就与贡献[J]
.语言研究集刊,2023(1):1-8.
4
叶晓锋.
楚简中软腭音和双唇音的交替在南方汉语方言的遗留——以“父”声符与“古”声符的通假为例[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0(2):212-221.
被引量:1
5
肖若溪,蔡华祥.
南染吴越 双语并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地方言景观的历史变迁[J]
.汉字文化,2024(16):4-6.
6
贾怡.
浅谈南戏《荆钗记》中的唱词和归韵[J]
.黄河之声,2023(2):8-11.
7
李姣雷.
湘西乡话遇摄的语音层次——兼论乡话日、疑、匣、影、云母读自成音节的现象[J]
.语言学论丛,2020(2):255-272.
被引量:1
8
陶寰,盛益民.
吴闽语共同特有词汇说略[J]
.汉语史学报,2023(1):1-25.
被引量:1
9
吴为善,李文浩.
汉语“动~叠+补”结构的共时比较和历时考察[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4):1-5.
被引量:6
10
龚娜.
汉语方言历史层次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32(6):102-106.
被引量:1
1
戴昭铭.
浙江天台方言的代词[J]
.方言,2003,25(4):314-323.
被引量:10
2
戴昭铭.
历史音变和吴方言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来历[J]
.中国语文,2000(3):247-256.
被引量:14
3
洪婵.
浙江天台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7):95-97.
被引量:2
4
戴昭铭.
浙江天台方言词考源数则[J]
.方言,2006,28(4):374-377.
被引量:2
5
叶晨.
从合音看类双宾语句的形成——以天台方言类双宾句为例[J]
.语言研究集刊,2011(1):69-74.
6
白宛如.
广州话元音变化举例[J]
.方言,1984,6(2):128-134.
被引量:1
7
陈重瑜.
北京音系里文白异读的新旧层次[J]
.中国语文,2002(6):550-558.
被引量:7
8
刘磊.
中古宕江摄开口入声字在官话方言中的演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8(4):83-90.
9
袁碧霞.
论文白读音的来源及时间先后[J]
.国际汉语学报,2014,5(2):64-73.
10
戴昭铭.
天台话的几种语法现象[J]
.方言,1999,21(4):249-258.
被引量:19
大舞台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