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铁还原氧化铁的产物是氧化亚铁还是四氧化三铁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热力学和实验验证的角度探讨“铁和氧化铁反应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亚铁”。
作者
马逸群
机构地区
江苏省徐州市第
出处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2-73,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铁
氧化铁
氧化亚铁
四氧化三铁
热力学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1
戚万友.
铁能还原氧化铁吗[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4):63-63.
被引量:1
2
许嘉璐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化学卷.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204.
3
北京师范大学等.无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6-237,770.
4
中轻网.轻工机械,2003,:81-81.
5
周改英.
对“铁及其化合物知识解读”若干问题的商榷[J]
.中学化学,2010(7):17-1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
1
周改英.
例谈化学探究性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J]
.化学教育,2012,33(11):45-4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1
1
王祖浩.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
刘怀乐.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证探索与教学思考[J]
.化学教学,2007(11):13-16.
被引量:17
3
李德前.
由烛火熄灭“异常”引发的思考——兼与何灿华老师商榷[J]
.基础教育课程,2008(7):34-35.
被引量:7
4
马逸群.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3个问题的研究[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27(1):32-33.
被引量:3
5
李德前.
浅探初中化学原创习题的命制[J]
.化学教学,2011(6):52-53.
被引量:10
6
李德前.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改进[J]
.化学教育,2011,32(10):84-85.
被引量:9
7
雷新勇,周群.
试题命制的理论和技术(二)[J]
.考试研究,2008,4(2):90-106.
被引量:19
8
卢家瑞.
中和反应有水生成的证明[J]
.化学教学,1990(6):20-20.
被引量:4
9
龚伟,陈赟,丁珣.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命制探讨[J]
.化学教学,2012(3):65-67.
被引量:3
10
张世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习题的演变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2,32(3):44-4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4
1
郭焘,王会.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实验改进[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6):37-38.
被引量:1
2
李德前,陈立铭.
对近年来中考化学命题中一些科学性问题的商榷[J]
.基础教育课程,2014(8):57-61.
被引量:2
3
李德前.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命制[J]
.化学教育,2014,35(13):43-45.
被引量:13
4
马逸群.
巧用长柄V型石英玻璃管做高温化学实验[J]
.化学教学,2017,0(6):63-6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李海宏.
论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求知导刊,2015(1):92-92.
2
周梅华,李德前.
对燃碳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的质疑与探究[J]
.化学教学,2015,0(2):48-51.
被引量:13
3
陈远娇,占小红.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述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4):69-73.
被引量:4
4
石磊,李德前.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命制实验探究试题[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33(5):58-61.
5
邱少斌.
由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引发的思考[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0):127-129.
6
李德前,魏海.
例谈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置[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16,32(12):36-39.
被引量:1
7
陈立铭,经雪茜.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对徐州市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研究与思考[J]
.化学教与学,2016(12):77-80.
8
唐盈.
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素养策略研究[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17,1(6):28-30.
9
周芳玉.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教学实践——以“探究物质的成分”为例[J]
.广西教育,2019,0(13):54-56.
被引量:1
10
袁菲菲.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文理导航,2019,0(29):76-76.
1
秦云.
金属铜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总铁的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0(3):74-79.
被引量:1
2
姚立本.
鉴别NO3-和NO2-的两种方法[J]
.化学教育,1992,7(4):48-48.
3
戚万友.
铁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探索[J]
.化学教学,2005(4):19-19.
4
HOU Baolin,ZHANG Haiying,LI Hongzhong,ZHU Qingshan.
Study on Kinetics of Iron Oxide Reduction by Hydrogen[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12,20(1):10-17.
被引量:12
5
史玉奎,房培菊.
钛铁矿中钛和铁的联合测定[J]
.冶金分析,2010,31(3):80-82.
被引量:6
6
沈俭一,林励吾,章素,梁东白.
高分散费-托合成铁/活性炭催化剂的研究——Ⅴ.锰的助剂作用[J]
.燃料化学学报,1992,20(1):1-7.
7
孟哲.
对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铁还原Fe(Ⅲ)时用甲基橙代替氯化高汞的正交分析[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43(1):73-74.
被引量:3
8
何林锋,唐方东,张雄杰.
一种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J]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2009,23(1):38-40.
9
黄园英,秦臻,刘丹丹,王晓春.
纳米铁还原脱氮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J]
.岩矿测试,2011,30(1):53-58.
被引量:7
10
贾永芬,朱志瑄,张丕禄,王方定,傅依备.
盐酸介质中二价铁还原高锝酸盐的动力学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8,32(S1):130-135.
被引量:1
化学教育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