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种业知识产权调查报告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我国种业企业的现状、种业知识产权建立和保护、管理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应完善的对策。
作者
宋敏
任静
刘丽军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稻米》
2011年第6期19-20,共2页
China Rice
关键词
种业
知识产权
中国
分类号
F306.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D923.4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1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44
同被引文献
121
1
陈红.
加强我国植物新品种权行政执法的建议[J]
.中国种业,2017,0(A01):155-158.
被引量:3
2
何艳梅.
《生物安全议定书》的贸易条款及其影响[J]
.国际贸易问题,2005(10):117-123.
被引量:5
3
黄钢,刘平,徐世艳.
加入UPOV 1991年文本对中国种子产业的影响及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2005,24(5):1-5.
被引量:13
4
纪玉忠,丁晓松,张劲柏,汪秀艳.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种业,2006(4):5-6.
被引量:22
5
郭郢.
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的难点浅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5):50-52.
被引量:17
6
陈超,展进涛.
转基因技术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挑战[J]
.知识产权,2006,16(6):44-47.
被引量:15
7
牟萍.
植物品种权立法的国别政策及其成因[J]
.知识产权,2006,16(6):48-53.
被引量:11
8
吴汉东.
中国应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J]
.中国发展观察,2007(5):4-6.
被引量:41
9
孙海艳,丁晓松,高超.
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
.种子世界,2007(6):1-2.
被引量:3
10
王明亮,辜立新.
农作物育种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探析[J]
.种子,2007,26(8):81-8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2
1
宋敏,刘丽军.
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现状、问题与对策[J]
.科技促进发展,2012,8(7):31-35.
被引量:15
2
倪建平,李黎红,陈乾.
我国水稻知识产权管理现状浅析[J]
.中国稻米,2012,18(6):5-9.
被引量:2
3
王全辉,李争.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政策建议[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148-151.
被引量:33
4
薛勇彪,段子渊,种康,姚远.
面向未来的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分子模块设计育种[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3):308-314.
被引量:29
5
宋敏,张熠,刘丽军.
农业科研机构应推行知识产权全程管理[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3(3):16-20.
被引量:8
6
孙洪武,张锋.
中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战略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4,35(2):11-16.
被引量:9
7
王学春,王红妮,陶诗顺.
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卓越种业人才”分层次培养模式探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9):2806-2808.
被引量:2
8
陆福兴.
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家种业安全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2014(5):104-107.
被引量:5
9
王丽娟,王晓蓉,信丽媛,贾宝红.
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研究——以黄瓜知识产权保护为例[J]
.农学学报,2015,5(1):115-118.
被引量:4
10
刘旭霞,沈大力.
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J]
.生命科学,2015,27(2):107-11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44
1
柳苏芸,郝晓燕.
全球种业巨头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农村金融研究,2021(5):16-22.
被引量:10
2
乔娇娇.
粮食经济视角下河南省转基因作物的知识产权保护[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12):160-160.
3
姜娜娜,曹广平,范文明,韩同凯,于兰岭.
生物技术:种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J]
.中国种业,2017,0(A01):58-61.
4
齐志伟,闫嵩,王轩,吕薇薇,辛慧斌.
天津市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与推广现状[J]
.天津农业科学,2013,19(6):74-76.
被引量:3
5
董合忠.
中国棉花种业和原棉品质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
.中国棉花,2013,40(7):1-5.
被引量:17
6
杨艳萍,袁建霞,董瑜,薛勇彪.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科技将创造新一代农业生物品种[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5):585-587.
被引量:1
7
袁建霞,杨艳萍,董瑜,薛勇彪.
模块育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技术将成为未来育种的重要手段[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5):610-612.
8
宋敏,张熠,刘丽军.
农业科研机构应推行知识产权全程管理[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3(3):16-20.
被引量:8
9
王慧媛,阮梅花,王方,刘晓.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的发展态势分析[J]
.生物产业技术,2013(6):42-53.
被引量:2
10
陈绍江.
作物育种工程化与工程化育种思考[J]
.作物杂志,2013(6):1-4.
被引量:3
1
高洁.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方法与途径探讨[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8):479-481.
被引量:5
2
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亟待完善[J]
.营销界,2014,0(13):18-18.
3
孙延贵,谈立新.
对县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思考[J]
.种子科技,2005,23(3):135-136.
4
陈燕娟,袁国保,秦路,邓岩.
我国种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战略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3,34(4):95-101.
被引量:20
5
徐策.
《种子法》实施中突显的问题及修改建议[J]
.农民致富之友,2014(14):65-65.
6
北京种子协会举办玉米转让品种田间考察活动[J]
.种子世界,2009(10):73-73.
7
陆福兴.
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家种业安全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2014(5):104-107.
被引量:5
8
卫跟上.
我国大型种业企业要尽快加强企业法律顾问建设[J]
.中国种业,2005(9):8-10.
9
陈燕娟.
中国种业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2):2934-2938.
被引量:2
10
刘洁.
种业知识产权的权益分享机制初探[J]
.中国种业,2015(10):10-11.
被引量:1
中国稻米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