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群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省、校、院”三级精品课程群建设为例
被引量:6
出处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61-63,共3页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 Communications
共引文献222
-
1洪春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作家天地,2020(9):73-74.
-
2张静.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动态评估体系的构建——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探讨之评估体系[J].鄂州大学学报,2007,14(6):66-68.
-
3王琳,蔡竟业,刘镰斧,朱学勇,杨远望,饶力.融多种教学法于《通信原理》课程的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S1):80-82. 被引量:7
-
4马凤霞,张展.精品课程网络管理与开发平台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26-28. 被引量:10
-
5蔡竟业,杨金,柬朱,学勇,管庆.国家精品课程《数字信号处理》的建设与实践[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S1):52-54. 被引量:19
-
6唐加步,陈小毅,姚运红,揭伟.病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实践[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z1):14-15. 被引量:1
-
7张霞.精品课程之师资队伍建设[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 被引量:1
-
8邓斌,胡宗清.加快地学教育改革 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J].中国地质教育,2004,13(1):13-15. 被引量:4
-
9陆霞.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初探[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72-75.
-
10张晓骏.构建武汉地区高校优秀课程资源共享机制[J].知识经济,2008(6):147-148.
同被引文献48
-
1马悦,申永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31-33. 被引量:19
-
2贺菊香.西部院校创办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可行性研究[J].文教资料,2007(16):27-28. 被引量:2
-
3王嘉才,杨式毅,霍雅玲,于倩.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S1):71-75. 被引量:64
-
4江世斌.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3,0(9):31-31. 被引量:1
-
5王嘉才,杨式毅,于倩,李灵.课程集群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71-73. 被引量:52
-
6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2):66-68. 被引量:119
-
7丁辉,姚庆文.现代电气技术精品课程群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1):16-18. 被引量:4
-
8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4):114-116. 被引量:106
-
9刘思峰,方志耕,党耀国.定量方法(模型、预测、决策)精品课程群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12):139-142. 被引量:28
-
10吴瑞坤.关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建设探讨[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24(2):70-7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6
-
1刘丽珍,王函石,王旭仁,王万森,刘杰.智能信息处理精品课程群建设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2(18):49-52. 被引量:11
-
2刘丽珍,王函石,宋巍,王旭仁,王万森.结合课程地图与课程群建设,强化智能专业本科生核心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3(19):22-25. 被引量:11
-
3刘立新,宋年秀,齐新宇,刘桂丽,张镇.交通工程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189-191. 被引量:1
-
4张景森,杜振川,周俊杰,许云,张静.高校课程群建设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5):64-69. 被引量:34
-
5梁宇.“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的有效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2):61-62. 被引量:2
-
6段晓云.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建设与实施方案构想[J].传播力研究,2022,6(26):151-153.
二级引证文献59
-
1李瑞.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23):67-67. 被引量:1
-
2张磊,王金环,刘作军.智能信息处理课程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19):32-34. 被引量:4
-
3李晖,潘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开发综合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3(19):54-57.
-
4王丽燕.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3):8054-8055. 被引量:1
-
5辛飞飞,赵娅丽,王晓博.“交通规划”全英文课程包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43):157-159. 被引量:2
-
6曾宪华,李伟生,于洪.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下的机器学习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19):60-62. 被引量:17
-
7宋巍,刘丽珍,王函石,王万森.智能信息获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4(19):63-65.
-
8张景森,杜振川,周俊杰,许云,张静.高校课程群建设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5):64-69. 被引量:34
-
9田安红,徐坚.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6(2):161-161.
-
10于化龙,左欣,高尚,秦斌,景国良.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辅助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开发[J].科技视界,2016(1):17-17.
-
1黄大星.汽车构造与原理课程群体系的建设[J].新余学院学报,2012,17(2):125-127.
-
2燕丽红.民办院校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33):270-271. 被引量:1
-
3卢雷,石冰,史清华.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研究与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8(22):108-110. 被引量:5
-
4高超.数字媒体课程群体系的优化和实践[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3,29(3):63-65.
-
5张建设.高校思想政治专业课程构建研究[J].流行歌曲,2012,0(35):45-46.
-
6郭兰慧,范峰,邵永松,匡亚川.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69-70. 被引量:1
-
7李长云,田世海,姚锋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4(4):25-26.
-
8霍爱新,沈玉龙.高师化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体系建设[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0(2):129-131. 被引量:1
-
9赵金秀.核心课程群体系下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16,42(9):248-250. 被引量:1
-
10罗养霞.财经类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建设[J].电子制作,2013,21(16):102-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