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氏文通》代字章第二人称代词札记——纪念《马氏文通》出版10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古代汉语的第二人称代词多至八个:尔、汝、女、而、乃、若、戎、子。列举书证说明“子”是对称代词,澄清学术界的一些误解。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加上古代汉语假借字、通假字的活跃,作家使用汉字的习惯和任意性,造成了古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多至八个。
作者
夏锡骏
徐四海
机构地区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8年第Z1期30-32,共3页
Journal of Nanjing Radio & TV University
关键词
古汉语
第二人称代词
丰富方言影响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宋永泽.
“子”在《孟子》中的用法[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2):64-70.
被引量:5
2
黎方云.
先秦汉语中对称代词使用情况综考[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4(1):49-51.
被引量:2
3
夏锡骏,徐四海.
《马氏文通》代字章第二人称代词札记——纪念《马氏文通》出版100周年[J]
.远程教育杂志,1999,19(3):39-41.
被引量:1
4
洪波.
先秦汉语对称代词“尔”“女(汝)”“而”“乃”的分别[J]
.语言研究,2002,22(2):30-37.
被引量:16
5
黎平.
《南齐书》中对称代词的语体层次[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7(6):28-30.
6
徐四海,夏锡骏.
古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三题[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8(1):51-54.
被引量:2
7
颜丽.
《说苑》对称代词研究[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27(2):38-40.
8
金明子.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说略[J]
.求是学刊,1997,24(5):91-93.
被引量:6
9
彭逢澍.
一九七七——一九八四古汉语语法研究综述[J]
.云梦学刊,1986,10(S1):59-66.
10
钱宗武.
《书》“女(汝)、尔、乃、而”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25(6):123-126.
被引量:3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8年 第Z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