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带形成的背景
被引量:
7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带铜、金多金属矿床主要由两个主要成矿系列-与海西期喷流(热水)沉积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和燕山期中本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成矿系列构成。文章综合分析成矿带形成的地球动力学及地球化学背景,以阐明矿床成因。
作者
岳书仓
周涛发
机构地区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出处
《安徽地质》
1998年第4期1-3,共3页
Geology of Anhui
关键词
矿床成因
地球动力学
地球化学
铜、金矿床
长江中下游
分类号
P618.41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86
1
曾普胜,杨竹森,蒙义峰,裴荣富,王彦斌,王训诚,徐文艺,田世洪,姚孝德.
安徽铜陵矿集区燕山期岩浆流体系统时空结构及成矿[J]
.矿床地质,2004,23(3):298-309.
被引量:38
2
袁学诚,徐明才,唐文榜,王庆海.
东秦岭陆壳反射地震剖面[J]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6):749-758.
被引量:93
3
王焰新,李立平.
试从古水文地质学角度分析地层与矽卡岩矿床成矿之关系──以鄂东张福山铁矿为例[J]
.矿产与地质,1994,8(1):63-68.
被引量:8
4
邢凤鸣,徐祥.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基本特点[J]
.岩石学报,1995,11(4):409-422.
被引量:61
5
汪国栋,宋雄.
多重(级)富集是工业富铁矿形成的核心机制──兼论长江中下游铁矿找矿[J]
.地质找矿论丛,1996,11(1):1-7.
被引量:9
6
王德滋,任启江,邱检生,陈克荣,徐兆文,曾家湖.
中国东部橄榄安粗岩省的火山岩特征及其成矿作用[J]
.地质学报,1996,70(1):23-34.
被引量:140
7
田中阳,梁振华.
正道洵艰:“近代化”的反刍与今思——读《魏源与西学东渐——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艰难历程》[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4):122-127.
被引量:5
8
俞孔坚,方琬丽.
中国工业遗产初探[J]
.建筑学报,2006(8):12-15.
被引量:262
9
刘伯英,李匡.
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J]
.建筑创作,2006(9):24-30.
被引量:161
10
朱继平.
“鄂王城”考[J]
.中国历史文物,2006(5):33-3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7
1
李曙光.
长江中下游中生代岩浆岩及铜铁成矿带的深部构造背景[J]
.安徽地质,2001,11(2):118-122.
被引量:38
2
姚孝德,杜建国,许卫,陈芳,谭德兴.
安徽省铜陵矿集区区域成矿模式[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7):965-976.
被引量:16
3
姚孝德,谭德兴,陈芳.
安徽省池州地区区域成矿模式[J]
.安徽地质,2013,23(3):200-204.
被引量:16
4
牛宝童.
利用不同深度场源磁异常分离的方法解译隐伏岩体[J]
.中国地质调查,2019,6(1):48-53.
5
朱乔乔,谢桂青,李伟.
鄂东矿集区矽卡岩型铁矿的叠加富集机制:来自磁铁矿结构和矿石品位数据的制约[J]
.岩石学报,2019,35(12):3703-3720.
被引量:5
6
李雨馨,李嘉妮,许凡.
世界文化遗产视角下的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突出普遍价值适用标准及遗产构成探析[J]
.风景园林,2022,29(7):67-72.
被引量:3
7
柳丙全,虞积荣,王利民,黄蒙.
安徽省池州市牛背脊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因特征[J]
.矿床地质,2012,31(S1):313-314.
二级引证文献
75
1
伍佳杰,方梅.
安徽省池州市白虎山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
.西部资源,2022(3):138-140.
2
宋国学,秦克章,李光明.
长江中下游池州地区矽卡岩-斑岩型W-Mo矿床流体包裹体与H、O、S同位素研究[J]
.岩石学报,2010,26(9):2768-2782.
被引量:45
3
周涛发,范裕,袁峰.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进展[J]
.岩石学报,2008,24(8):1665-1678.
被引量:393
4
真允庆,丁梅花,戴宝章,袁杰,花林宝,李忠华,赵理芳,郝红蕾,陈国衡.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找矿思路探讨[J]
.地质找矿论丛,2009,24(3):179-188.
被引量:11
5
宋传中,黄文成,Shoufa Lin,任升莲,李加好,涂文传.
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的特征、属性及其研究意义[J]
.安徽地质,2010,20(1):14-19.
被引量:15
6
马光,宫丽,张桂平,杨学军.
“黄石热点”对鄂东南地区金属矿床的制约[J]
.地质找矿论丛,2011,26(1):8-11.
7
杜建国,常丹燕.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铁矿找矿的思考[J]
.地质学报,2011,85(5):687-698.
被引量:37
8
孟祥金,吕庆田,杨竹森,徐文艺.
长江中下游铜陵及邻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深部岩浆作用探讨[J]
.地质学报,2011,85(5):757-777.
被引量:28
9
范裕,周涛发,袁峰,张乐骏,钱兵,马良,谢杰,杨西飞.
宁芜盆地玢岩型铁矿床的成矿时代:金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J]
.地质学报,2011,85(5):810-820.
被引量:38
10
薛怀民,董树文,马芳.
长江中下游庐枞盆地火山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对扬子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机制的约束[J]
.地质学报,2012,86(10):1569-1583.
被引量:32
1
左海洋,刘闻丽,杨光,王彦新,赵永辉.
内蒙古白乃庙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J]
.西部资源,2015(4):19-21.
2
张向东,方学志.
带铜铅锌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J]
.硅谷,2015,8(3):276-276.
被引量:1
3
林方成,杨家瑞,陈慈德,何显刚,林青,卢映祥,刘宇淳,谢恩顺.
义敦成矿带铜银铅锌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进展与潜力[J]
.四川地质学报,2003,23(3):141-145.
被引量:4
4
张琥.
宕昌一带泥盆系铜、铅、锌、锑矿源的探讨及意义[J]
.西北地质,1990,11(3):32-36.
被引量:3
5
赵云,王建平,杨增海,廖东就,连春雨,刘冲昊,李春风,薛玉山,左海洋,杨光.
内蒙古白乃庙铜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2014,28(6):1103-1111.
被引量:9
6
于永斌.
临江迎门岔一带铜钼成矿潜力分析[J]
.吉林地质,2008,27(4):54-58.
7
侯兵德,吴志成,占朋才.
松桃杨立掌锰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J]
.化工矿产地质,2011,33(2):93-99.
被引量:11
8
杨萌萌.
店子沟一带铜(金)矿地质特征浅析[J]
.华北国土资源,2013(1):65-68.
9
张弘.
垣曲县铜峪沟一带铜(金)矿赋存特征及找矿建议[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2):77-79.
10
马超.
新疆富蕴县也斯克东一带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青年科学(下半月),2014(3):92-92.
被引量:1
安徽地质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