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民族习惯、习惯法和法律的关系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法律的起源与民族习惯、习惯法的作用 在法律起源的问题上,无数中外学者以详细的资料和深刻的分析研究过习惯与法律起源的重要关系,如著名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维尼认为,法象语言、风俗一样是一个民族的普遍精神的自发的直接的产物。
作者
田成有
机构地区
云南大学法律系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1995年第3期7-12,共6页
Jorunal of Yunan University Law Edition
关键词
习惯法
民族习惯
氏族
国家法律
村规民约
法律起源
民族地区
各民族
习惯规则
民德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40
1
叶道明.
贞操权简论[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4):93-97.
被引量:1
2
李干芬.
融水苗族“埋岩”习俗谈[J]
.广西民族研究,1997(4):88-94.
被引量:4
3
杨方泉.
民族习惯法回潮的困境及其出路——以青海藏区“赔命价”为例[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4):54-58.
被引量:44
4
刘菊.
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J]
.法学杂志,2004,25(4):55-57.
被引量:10
5
谢剑.
试论广东连南排瑶传统的地域组织[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12(1):81-96.
被引量:1
6
杨耕.
传统与现代性: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层矛盾[J]
.哲学动态,1995(10):26-29.
被引量:21
7
吴国盛.
豁出“生存”搞“发展”[J]
.读书,1999,0(2):37-43.
被引量:11
8
于晓青.
论刑事被害人之精神损害赔偿[J]
.政治与法律,2004(5):119-124.
被引量:2
9
韩轶.
财产犯罪附带民事诉讼之研讨[J]
.人民检察,2000(12):16-18.
被引量:3
10
吴大华.
论民族习惯法的渊源、价值与传承——以苗族、侗族习惯法为例[J]
.民族研究,2005(6):11-20.
被引量:53
引证文献
9
1
张训,江娟.
论法的习惯情结[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42-44.
2
马晓琴,杨德亮.
地方性知识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青海藏区习惯法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2006(2):134-139.
被引量:32
3
罗乐,高崇慧.
论村规民约在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作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6):210-211.
被引量:3
4
哈斯图雅.
蒙古族传统契约之习惯法研究[J]
.兰台世界(上旬),2012(3):57-58.
5
王小龙.
民族自治地区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立法路径探索——从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中的“人命钱”“眼泪钱”和“洗礼钱”导入[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4(2):67-72.
被引量:3
6
刘巍.
我国民族行政法特点初探[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5):31-33.
被引量:1
7
刘砺.
习惯在我国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领域的新发展[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0(3):7-9.
被引量:1
8
周琴台,伍朝艳.
少数民族地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以桂北三县为例[J]
.管理观察,2020(2):52-53.
9
张岩涛.
习惯法在社会控制系统中的地位——从一个模型的建构说起[J]
.民间法,2014,16(2):83-95.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乔茹.
纳西古训的生态习惯法文化解析——以“人与自然是兄弟”为中心的展开[J]
.民间法,2022,23(1):321-333.
2
李燕琴,徐晓.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与可持续旅游[J]
.旅游学刊,2021,36(5):4-5.
被引量:12
3
韦志明.
民族习惯法对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能贡献[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28(6):96-101.
被引量:12
4
张龙.
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地区行政法制建设[J]
.社科纵横,2006,21(9):13-14.
5
张晓萍.
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06年)[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36-45.
被引量:6
6
李技文.
近十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研究述评[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7-55.
被引量:5
7
田信桥,吴昌东.
环境习惯法探析[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6):8-12.
被引量:1
8
罗康隆,杨曾辉.
藏族传统游牧方式与三江源“中华水塔”的安全[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37-42.
被引量:8
9
吕永锋.
地方性知识:作为应用的中国生态人类学实践和反思[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3(2):16-22.
被引量:13
10
邵侃,田红.
藏族传统生计与黄河源区生态安全--基于青海省玛多县的考察[J]
.民族研究,2011(5):40-48.
被引量:13
1
杨勇.
论法律与理性的关系[J]
.镇江高专学报,2005,18(1):46-49.
被引量:2
2
于峰.
浅析少数民族习惯法对森林资源的保护[J]
.学理论,2010(36).
被引量:2
3
冀志芳.
WTO争端解决中的法律解释[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2,8(S2):135-135.
4
白冰,张淑萍,樊王妮.
习惯规则司法适用的困境及出路[J]
.理论月刊,2010(4):90-92.
被引量:2
5
李克锋.
论检察工作中的规范替代[J]
.天津检察,2012(5):15-17.
6
刘孟坪.
浅议中国法律的起源与价值[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21):9-10.
7
梁洪杰.
国际惯例与国际习惯[J]
.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6):41-45.
8
乔洲.
浅议国际习惯是我国法的渊源[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997,10(2):28-29.
9
李君莉.
法文化视角下的现行立法观念剖析[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4).
被引量:1
10
姜世波.
论习惯法编纂与习惯法的查明[J]
.民间法,2011,13(1):9-24.
被引量:1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199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