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滑坡调查分析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对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滑坡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当地黄土滑坡的主要类型:滑坡与滑塌,分析了当地这两种不同类型滑坡产生的具体条件,并提出了减缓坡度、增加拦挡、改善水分条件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
陈丽华
落合博贵
机构地区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日本森林综合研究所山地防灾研究室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4期101-105,共5页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关键词
陇东黄土高原
黄土滑坡
防治对策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0
1
李昭淑.
陕西省黄土滑坡的成因与防治[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9(2):89-96.
被引量:4
2
周新民,王雁林.
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16(4):84-88.
被引量:19
3
吴发启,张洪江.土壤侵蚀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
徐张建,林在贯,张茂省.
中国黄土与黄土滑坡[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7):1297-1312.
被引量:246
5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科学研究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6
DD200802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s].中国地质调查局,2010.
7
郑书彦.
重力侵蚀分类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5):46-48.
被引量:7
8
郑志勇.
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28(4):694-697.
被引量:28
9
李明,高维英,杜继稳.
诱发陕西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降水因子分析[J]
.陕西气象,2009(5):1-5.
被引量:9
10
刘春利,杨勤科,谢红霞.
延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2010,31(4):850-857.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1
1
曹斌挺,焦菊英,王志杰,魏艳红,李玉进.
2013年延河流域特大暴雨下的滑坡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6):103-109.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焦菊英,王志杰,魏艳红,苏嫄,曹斌挺,李玉进.
延河流域极端暴雨下侵蚀产沙特征野外观测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13):159-167.
被引量:31
2
高晨迪,姚顽强,李朋飞,穆兴民.
黄土高原重力侵蚀研究进展[J]
.人民黄河,2020,42(6):99-105.
被引量:8
3
朱青,周自翔,刘婷,白继洲.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增益研究——以延河流域为例[J]
.生态学报,2021,41(7):2557-2570.
被引量:45
4
许阳光,郭文召,王文龙,罗少辉,陈卓鑫,娄义宝,费建坪.
极端降雨下黄土高原草被沟坡浅层滑坡特征及其对产流产沙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22,42(19):7898-7909.
被引量:12
5
高航,徐向舟,李依杭.
黄土高原植被对重力侵蚀的作用机理[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2,20(6):137-142.
被引量:1
6
李朋飞,李豆,胡晋飞,姚顽强,臧宇哲.
机载LiDAR监测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能力评估[J]
.测绘学报,2023,52(8):1342-1354.
被引量:4
7
李萌萌,焦菊英,严晰芹,徐倩,赵文婷,姜晓晗,张子琦,祁泓锟,章志鑫,王颢霖.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小型浅层滑坡对降雨和下垫面的响应[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5,23(1):31-39.
1
范亚娜,赵国栋.
陇东地区设施蔬菜连作土壤性质变化趋势[J]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6):116-119.
被引量:14
2
李宗,王位泰,张天锋,黄斌,杨民,樊晓春,苗具全.
陇东黄土高原春播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及耗水规律研究[J]
.草业科学,2006,23(11):35-40.
被引量:5
3
D.MA,S.ZHAO,H.LI,曾康.
由灌溉引起的阶地边缘黄土滑坡[J]
.四川水利,1998,19(4):63-64.
被引量:2
4
刘自成,杨虓,谢惠民.
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小麦品质特性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4):190-195.
被引量:2
5
车向军,周忠文,张谋草,杜军,韩世昌.
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热量资源分布演变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2):221-226.
被引量:19
6
张静.
陇东黄土高原糜子的气象条件分析[J]
.甘肃农业,2004(9).
被引量:1
7
曾磊,黄玉华,李瑛,杨峰.
陕北菜园子老黄土滑坡开发利用的稳定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88-12890.
被引量:2
8
王志荣,王念秦.
黄土滑坡研究现状综述[J]
.中国水土保持,2004(11):16-18.
被引量:48
9
景彩艳,王海荣.
甘肃马铃薯产量区域特征[J]
.农业科技通讯,2013(1):80-83.
被引量:2
10
张莉娅,齐小声,王毅荣.
甘肃马铃薯产量区域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分析[J]
.中国农业信息,2014,26(8S):122-123.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4年 第S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