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安徽林业科技》
1994年第6期24-25,共2页
Anhu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5
-
1张佩昌,杨超.三个城市森林生态环境系统模型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4,22(3):32-42. 被引量:2
-
2胡孔泽.油田绿化改善环境生态效益定量评估[J].湖北林业科技,1994,23(4):26-27. 被引量:1
-
3杨士弘.城市绿化树木碳氧平衡效应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9(1):37-39. 被引量:55
-
4孙秀莲,赵锐.论大气污染与绿化功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9,22(2):70-71. 被引量:4
-
5董静曦,段永智,高常寿,陈玉余,王伟.昆明市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研究与示范[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2(1):23-2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
-
1李云.官渡区城市森林建设实践与生态效益分析[J].环境科学导刊,2009,28(1):21-25.
-
2黄焰城,章君果,沈沉沉,徐伟,夏体渊,达良俊,周娜.宁波镇海区生态隔离林带净化大气的生态效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10. 被引量:5
-
3高秀菊.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十个关系[J].黑龙江科学,2014,5(4):119-119.
-
1任梦莲.神奇的“净化大师”[J].林业与生态,2000(6):18-18.
-
2李国军,刘刚,谢家奋,朱晓琴,向明贵,王永超,骆贤政,费永俊.荆州市区行道树吸尘能力比较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2016,13(3):10-13.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