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高粱“矮杂株”的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高粱是我国首先大面积生产上利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作物。1956年引入的3197A,至今已30多年,用它配制的杂交种曾经对我国高粱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过去对不育系的繁育及其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所以当3197A中出现了一种外形酷似3197A,但能够正常散粉,而又不是3197B的杂株之后,就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因而也不可能采取相应的对策,由此给杂交高粱的种子生产带来了极不为利的影响,
作者 钱章强
出处 《种子科技》 1991年第3期7-8,共2页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