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上海轨道交通DC01型列车6改8项目车钩缓冲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上海轨道交通DC01型列车6改8项目以及增扩编列车车钩缓冲器性能、配置情况,并分别对Tc车自带车钩不作改造和进行改造两个方案的列车碰撞能量吸收性能进行模拟计算,最后对增扩编列车车钩系统的能量吸收能力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现有Tc车车体强度的制约下增扩编列车车钩系统的缓冲性能已达最优。
作者
朱小娟
王建兵
机构地区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维护保障中心
出处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1年第6期69-71,共3页
Electric Locomotives & Mass Transit Vehicles
关键词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
DC01型列车
车钩
缓冲性能
分类号
U270.3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帅纲要,常明,何华.
城轨车辆车钩缓冲器的配置与能量吸收[J]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9,32(5):17-21.
被引量:31
2
邹稳根.
国内外机车车辆用车钩缓冲器发展综述[J]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06(3):1-6.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刘长青.
关于国产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的探讨[J]
.铁道车辆,2005,43(6):27-27.
被引量:9
2
邹稳根.
国内外机车车辆用车钩缓冲器发展综述[J]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06(3):1-6.
被引量:19
3
刘凤刚.
日本车辆连接装置综述[J]
.国外铁道车辆,1998,35(4):14-22.
被引量:4
4
В.И.ВЕЛЯЕВ,王欢春.
俄罗斯新型客车车钩缓冲装置[J]
.国外铁道车辆,2003,40(6):19-22.
被引量:1
5
张俊,邵文盛,黄皖初,张苏东,孙忠林.
新型城轨用密接式车钩国产化研究[J]
.铁道机车车辆,2003,23(6):34-39.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45
1
卢碧红,汪洋,胡观星.
车钩局部不可测零件的几何反求方法[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8,29(5):59-63.
被引量:1
2
帅纲要,常明,何华.
城轨车辆车钩缓冲器的配置与能量吸收[J]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9,32(5):17-21.
被引量:31
3
宋亚昕,黄猛,李维忠,魏延刚.
新型机车车钩缓冲器挡板和支撑板应力分析[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0,31(5):11-13.
4
张锁怀,张平满,贾坤.
地铁调车作业中车钩缓冲器冲击特性分析[J]
.机械设计与研究,2010,26(6):61-64.
被引量:5
5
黄猛,李维忠,宋亚昕,魏延刚.
新型机车车钩缓冲器研发与优化设计[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7):14-16.
被引量:6
6
黄豪.
昆明首期工程项目车钩及缓冲器性能研究[J]
.技术与市场,2012,19(5):32-33.
被引量:2
7
张江田,杨俊杰,齐红瑞.
重载机车钩缓装置稳定性机理探讨[J]
.轨道交通,2012(5):71-73.
8
苏琨瑜.
审理工作六得[J]
.中国监察,2000(5):43-43.
9
牟晓莎,刘龙玺,顾玉林.
浅谈地铁车辆碰撞吸能实用配置[J]
.铁道车辆,2013,51(9):17-19.
10
吴一凡,张锁怀.
地铁车辆碰撞动力学分析[J]
.机械设计与研究,2014,30(1):130-13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
1
邹稳根.
国内外机车车辆用车钩缓冲器发展综述[J]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06(3):1-6.
被引量:19
2
帅纲要,常明,何华.
城轨车辆车钩缓冲器的配置与能量吸收[J]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9,32(5):17-21.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2
1
黄豪.
昆明首期工程项目车钩及缓冲器性能研究[J]
.技术与市场,2012,19(5):32-33.
被引量:2
2
曾文娟.
宁波1号线工程项目车钩及缓冲器吸能特性研究[J]
.技术与市场,2016,23(4):23-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陈旭,李茁,张小龙,方甄.
北京地铁3号线车钩吸能特性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13(2):80-83.
2
孙中原,李茁.
轨道交通8编组B型车车钩系统技术方案的选型设计[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13(32):120-123.
被引量:1
3
李辉光,王兴文,王小杰.
地铁车辆车钩选型设计及实例分析[J]
.机械工程与技术,2014,3(4):170-177.
被引量:2
1
徐霖,茅纪庄,曹建永.
转向系统缓冲性能的试验方法及其研究[J]
.北京汽车,2010(4):35-37.
2
吴书清.
使用子午线轮胎应注意“避其短”[J]
.汽车维护与修理,1996,0(1):32-32.
3
桑静波,苗勃.
沈阳地铁1号线列车车钩缓冲装置吸能仿真分析[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6(3):37-41.
被引量:3
4
林礼贵.
轮胎的管理、使用和保养讲座 第1讲 轮胎和轮辋介绍(续一)[J]
.轮胎工业,2003,23(2):120-126.
5
雷成,王丽红,吴敏.
基于显式有限元软件的地铁列车耐撞性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9(6):22-27.
被引量:4
6
朱沪生.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列车编组“6改8”项目的技术对策及实施效果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5(3):1-5.
被引量:6
7
Christin Hundertmark,Rudiger Tinter,Marc Ortelt,Marcus J B Hauser.
Diatom-inspired Plastic Deformation Elements for Energy Absorption in Automobiles[J]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2015,12(4):613-623.
被引量:3
8
吕效忠,薛胜超.
重庆单轨列车车钩缓冲装置研制[J]
.铁道车辆,2010,48(6):24-27.
被引量:2
9
王长顺,熊国强.
安全正确的使用汽车轮胎[J]
.中国科技博览,2014(44):333-333.
10
刘凤刚,林乐.
缓冲器性能的综合试验研究[J]
.铁道车辆,1996,34(4):21-26.
被引量:2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