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遗址空间分析是解读遗址功能、阐释先民在遗址中的生产生活状态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水洞沟遗址2号地点(SDG Loc.2)第2文化层的遗存作为研究对象,着眼于遗址结构和居住面的空间功能组织,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探讨先民的行为方式和遗址性质.在确定了遗址的原地埋藏性质后,对出土的各类标本和火塘遗迹进行空间复原、时序性和相关性研究;通过上述分析对遗址居民行为方式、群体规模与构成、遗址功能进行了讨论.指出SDG Loc.2第2文化层为晚期智人居住的开放式大本营,居民以火塘为中心进行复杂的生存活动.这项成果对研究同类遗址的空间利用和先民适应方式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797-2803,共7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04)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0203)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