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十年来中国学界关于九一八事变研究综述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世纪以来的十年,国内学术界对九一八事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学者不断从各个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尽管对该专题的研究论著层出不穷,却缺乏深入细致的学术回顾与梳理。囿于篇幅,笔者不可能将国内相关成果逐一展开评介,只能尽目力所及而攫其大端。纰漏之处,恳请方家补正。
作者
郭永虎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7-123,共7页
CPC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中国学界
综述
中国学者
研究论著
学术回顾
学术界
国内
分类号
K26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10
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153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90
1
洪岚.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与张学良对日问题的共同方针[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5,13(1):85-88.
被引量:4
2
张宏.
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及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6):26-28.
被引量:1
3
朱泽刚.
九一八事变与当年日本政界——兼论蒋介石放弃不抵抗政策的可行性[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18(3):17-19.
被引量:1
4
刘贵福.
九一八事变后特种外交委员会的对日外交谋划[J]
.抗日战争研究,2002(2):62-79.
被引量:4
5
刘维开.《蒋中正的东北经验与九一八事变的应变作为-兼论所谓"铣电"及"蒋张会面说"》[J]."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002,.
6
李君山.《由"不抵抗"到抵抗-国府因应"九·一八"之决策过程与困境》[J].台大历史学报,2000,.
7
黄自进.《九一八事变时期的日中政治动员与军事作战》[J]."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006,.
8
刘洪升,杨学新.
论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华北地方党部的抗日救亡活动[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7(7):47-51.
被引量:2
9
傅玉能.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71-79.
被引量:4
10
肖如平,李红梅.
九一八事变后孙科政府的对日绝交方案[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9(4):43-4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710
1
简论国民政府依赖国联外交政策的形成[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1):97-101.
被引量:4
2
魏宏运.
抗战时期的华侨捐输与救亡运动[J]
.近代史研究,1999(6):157-182.
被引量:11
3
冯天瑜.
《新青年》民主诉求之特色[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4):32-41.
被引量:12
4
王杉.
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J]
.学习与探索,1999(1):128-134.
被引量:5
5
张世均.
论中国抗战对“先欧后亚”战略原则实施的支援[J]
.青海社会科学,1998(4):69-74.
被引量:1
6
农伟雄.
日据时期的蒙疆烟祸[J]
.抗日战争研究,1998(3):56-77.
被引量:2
7
刘含若,谷风.
十六世纪以后黑龙江人口史探索[J]
.学习与探索,1986(4):135-143.
被引量:4
8
石方.
伪满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日本移民[J]
.学习与探索,1985(1):126-133.
被引量:2
9
张利民.
“闯关东”移民潮简析[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2):57-64.
被引量:24
10
郑志廷,徐玉增.
蒋介石逼张学良下野新探[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8(1):120-12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53
1
李爱勇,李文姬.
民国慈善义演的政治与社会意义——以《顺天时报》和天津《大公报》为中心的考察[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4):106-112.
被引量:2
2
常宝.
蒙古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过程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3):13-18.
被引量:1
3
宁叙通.
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对苏联形象的建构——基于《红色中华》相关报道的分析[J]
.传媒论坛,2022,5(22):17-21.
4
李家智.
论西方大国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反响及其成因[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5-90.
5
侯雁飞.
“一生凭道义,无处不新春”——张学良用“生命”和自由诠释的道义人生[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64-169.
被引量:2
6
虞和平.
2002年中国近代史研究概况[J]
.近代史研究,2004(4):255-298.
被引量:2
7
简萍.
试析1933—1937年间华北走私及其影响和冲击[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30-38.
被引量:5
8
薛伟强.
近十年中国近代心理史研究综述[J]
.历史教学,2005(6):72-76.
被引量:1
9
郭英剑,郝素玲.
一部真实再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扛鼎之作——论赛珍珠的长篇小说《龙子》[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54-63.
被引量:22
10
洪岚.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公布前后中国社会各界的反响[J]
.史学月刊,2006(5):55-5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85
1
张宪文.
民国史研究述评[J]
.历史研究,1995(2):156-164.
被引量:7
2
虞和平.
近代商会的法人社团性质[J]
.历史研究,1990(5):39-51.
被引量:20
3
陈红民.
九一八事变后的胡汉民[J]
.历史研究,1986(3):90-107.
被引量:7
4
刘建皋.
改组派初探[J]
.历史研究,1981(6):153-170.
被引量:4
5
张志东.
近代中国商会与政府关系的研究:角度、模式与问题的再探讨[J]
.天津社会科学,1998(6):68-75.
被引量:21
6
王维礼,高二音.
论抗日战争的开端[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46-54.
被引量:10
7
沙东迅.
陈济棠治粤八年确有建树[J]
.学术研究,1986(1):74-78.
被引量:3
8
李明山.
蒋介石何时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J]
.史学月刊,1986(6):104-105.
被引量:2
9
闻少华,孙彩霞.
“非常会议”中的几个问题[J]
.近代史研究,1985(6):117-128.
被引量:1
10
蔡建中.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探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31(6):103-10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张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国民党政权——史学界对1928-1932年民国政治史的研究述评[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51(6):102-114.
被引量:3
2
刘琳.
论“九·一八”事变后文化民族主义思潮[J]
.中国民族博览,2020(9):88-90.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诗琦.
中国抗战胜利的经济支撑[J]
.军事历史,2015(5):33-35.
2
李婕,廖大伟.
2014年中华民国史研究综述[J]
.民国研究,2015(2):196-206.
3
向万里.
对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原因解析[J]
.商业故事,2017(12):131-131.
被引量:1
1
本刊稿件要求[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89-89.
2
颜昌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办刊30年的学术回顾[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4):124-127.
被引量:1
3
张培华.
中国索引学会’99学术回顾篇[J]
.图书馆杂志,2000,19(3):9-11.
4
欧阳宏生,蒋宁平.
2004中国电视研究述评[J]
.电视研究,2005(2):19-21.
5
戴心平.
尽心其责 精心其事[J]
.传媒观察,1995,0(1):5-9.
6
本刊稿件要求[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87-87.
7
本刊稿件要求[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30-30.
8
关于引论的写作[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1):31-31.
9
徐铮.
编辑手记[J]
.国学(吉林),2015(4):1-1.
10
黄助昌.
谋篇布局遵“三律”[J]
.新高考(语文备考),2017,0(4):4-6.
被引量:1
中共党史研究
201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