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沙坨油田火山岩储层岩性、电性与含油性关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火山岩岩性反映敏感的物理量进行筛选,建立了黄沙坨油田自然伽玛-声波时差、自然伽玛-密度、自然伽玛-补偿中子交会图版,建立了粗面岩和玄武岩的解释标准;同时,建立了电阻率-声波时差交会图版,确定油层标准。通过以上标准的建立,较好识别了黄沙坨油田的油层,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作者
栾海波
机构地区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金马油田开发公司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18期123-124,共2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火山岩
岩性
电性
含油性
交会图
分类号
P618.130.2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马强,靳燕.
黄沙坨油田抽喷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1):10-12.
被引量:6
2
范宜仁,黄隆基,代诗华.
交会图技术在火山岩岩性与裂缝识别中的应用[J]
.测井技术,1999,23(1):53-56.
被引量:85
3
马强.
黄沙坨油田火山岩裂缝油气藏储层评价[J]
.断块油气田,2008,15(1):31-33.
被引量:18
4
廖周川,陈元春,张新培,张兴华,李蔓.
利用测井技术识别黄沙坨地区火山岩储层[J]
.特种油气藏,2003,10(1):66-6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伍友佳,刘达林.
中国变质岩火山岩油气藏类型及特征[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26(4):1-4.
被引量:22
2
杨正明,张英芝,郝明强,刘先贵,单文文.
低渗透油田储层综合评价方法[J]
.石油学报,2006,27(2):64-67.
被引量:242
3
冯增昭.沉积岩石学(上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155-168.
4
于志钧 赵学东.石油数学地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
5
洪有密.测井原理及综合解释[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6
张国杰.阿尔善地区火山岩解释方法探讨.测井资料的地质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7
代诗华.石西构造火山岩储集层测井描述.测井解释新技术文集[M].北京:石油天然气公司勘探局,1994..
8
李辉,陈松,刘海富,许春艳,王佳淇,金花.
低渗透油藏综合评价技术[J]
.断块油气田,2007,14(4):55-56.
被引量:6
9
卫管一,岩石学简明教程,1995年
10
代诗华,测井解释新技术文集,1994年
共引文献
107
1
任一菱.
利用决策树模型实现砂砾岩体复杂岩性定量识别[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21,47(8):115-118.
2
陈军,范晓敏,莫修文.
火山碎屑岩岩性的测井识别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37(S1):99-101.
被引量:17
3
赵海玲,刘振文,李剑,狄永军,罗霞,刘清华,赵国泉.
火成岩油气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及研究方向[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6):609-613.
被引量:68
4
田阳春.
汪家屯、宋站、安达地区营城组火山岩的识别[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3):152-154.
5
胡旭.
测井技术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中的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15):151-151.
6
冯翠菊,王敬岩,冯庆付.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火成岩岩性的方法[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28(4):9-11.
被引量:39
7
许风光,邓少贵,范宜仁,程相志,刘鹏.
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进展综述[J]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6,29(4):239-243.
被引量:44
8
张莹,潘保芝,印长海,王鹏,刘传平,李宏娟.
成像测井图像在火山岩岩性识别中的应用[J]
.石油物探,2007,46(3):288-293.
被引量:70
9
张新培,邓宏文,张吉昌,孙晓明.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欧-黄地区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3):370-376.
被引量:17
10
张新培,刘纯高,孙晓明.
综合测井信息识别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山岩储层[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29(6):55-57.
1
宋雨霖.
火山岩油藏储层研究与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4(11):141-141.
2
曹海丽.
黄沙坨油田火山岩油藏特征综合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03,10(1):62-65.
被引量:27
3
霍宇嘉.
新型测井技术在粗面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08,5(2):53-56.
4
宋成鹏,张晓宝,马素萍.
辽河盆地黄沙坨油田原油中氦同位素的来源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学报,2009,30(2):221-226.
被引量:5
5
郑磊.
应用新型测井技术评价火山粗面岩储层[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5):110-113.
6
尹兵祥,王尚旭,蔡国钢,樊佳芳.
辽河坳陷黄沙坨油田沙三段粗面岩储层地震预测[J]
.石油学报,2005,26(3):33-36.
被引量:11
7
马强,王国雨.
黄沙坨油田储层裂缝识别的动态方法[J]
.小型油气藏,2008,13(2):49-51.
被引量:4
8
谷团,陈淑凤,苑丽,李朝阳,刘玉平.
辽河盆地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J]
.矿物学报,2006,26(3):325-334.
被引量:10
9
马志宏.
黄沙坨地区火山岩储层研究及预测[J]
.断块油气田,2003,10(3):5-8.
被引量:9
10
马强.
黄沙坨油田裂缝储层的动态识别[J]
.吐哈油气,2009,14(2):107-111.
被引量:4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