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关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英文译名更新的建议
被引量: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讨论了电化教育的英文译名从Audio—Visual Education更新为 e-Education的时代背景,论述了e-Education的定义: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研究与人类学习行为有关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规律,以促进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加厚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共4页
E-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电化教育
教育定义
中国
分类号
G4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53
同被引文献
211
引证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267
参考文献
10
1
乔立恭.
人文学科还是理化技术——关于教育技术学哲学基础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1999,20(4):3-7.
被引量:9
2
祝智庭.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7(2):11-20.
被引量:87
3
何克抗.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上)——关于ME命题的论证[J]
.电化教育研究,1999,20(1).
被引量:276
4
南国农.
世纪之交,电教者的使命[J]
.电化教育研究,1998,19(1):3-7.
被引量:27
5
顾明远.
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66-69.
被引量:28
6
中国教育如何面对世界范围的社会信息化热潮?[J]
.教育研究,1996,17(3):31-37.
被引量:27
7
李运林.
论电化教育发展与电化教育专业建设[J]
.电化教育研究,1995,16(1):1-6.
被引量:6
8
包国庆,童培君.
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电教地位及其建设——电教理论基础之三·信息科学[J]
.电化教育研究,1995,16(1):7-12.
被引量:4
9
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0
(美)加涅(Gagne,RobertM.)主编,张杰夫等.教育技术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张力纲.
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与教育发展[J]
.教育研究,1995,16(3):58-62.
被引量:10
2
威廉.布罗德.
计算机网络革命对科学发展的影响[J]
.电子展望与决策,1994(2):39-39.
被引量:5
3
乌家培.
关于中国信息化道路的几个问题[J]
.中国信息导报,1995(8):7-10.
被引量:13
4
徐京华.
人脑功能的非线性动力学的探索[J]
.自然杂志,1996,18(2):100-108.
被引量:3
5
成有信.现代教育引论[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
6
David H. Jonassen. Objectivism versus constructivism: Do we need a new philosophical paradigm?[J] 1991,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3):5~14
共引文献
453
1
徐苏君,张暄.
对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及思考[J]
.中外企业家,2020,0(5):168-168.
2
赵香莲.
浅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J]
.河南农业,2007(24):19-20.
被引量:2
3
邵世禄,魏宏安,杨小平.
关于《机械制图》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4):72-76.
4
杜云帆.
教育校域网共享资源库建设探讨[J]
.科教文汇,2007(20):206-207.
被引量:1
5
王国华,徐丽萍.
视觉图像真实程度与学习量的折线法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S1):71-73.
6
焦大晶.
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40-41.
7
李玉美,张清福.
浅谈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如何作好板书[J]
.魅力中国,2008(16):89-89.
8
胡礼和,陈丹文.
适于残疾人就业培训的三维教材[J]
.中国特殊教育,2004(9):48-51.
被引量:2
9
史宗勇.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库的构建和实验研究[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S1):201-204.
10
李康.
教育技术学若干理论问题述评[J]
.中国电化教育,2001(11):10-1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11
1
李芒.
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J]
.教育研究,1998,19(7):69-72.
被引量:35
2
贾克亮,张恩宜.
论教育技术问题[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38(6):61-65.
被引量:2
3
郭元祥.
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兼与有关同志商榷[J]
.教育研究,1995,16(9):30-34.
被引量:43
4
曹世敏.
教育学逻辑起点新论[J]
.教育研究,1994,15(10):21-24.
被引量:10
5
何克抗.
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J]
.开放教育研究,1996,2(1):12-13.
被引量:14
6
南国农.
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五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J]
.电化教育研究,1999,20(6):42-45.
被引量:32
7
周宗伟.
关于教育技术的人文反思[J]
.电化教育研究,1999,20(4):8-13.
被引量:51
8
何克抗.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上)——关于ME命题的论证[J]
.电化教育研究,1999,20(1).
被引量:276
9
李克东.
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1999,20(1).
被引量:116
10
柳传长.
关于电化教育断层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1999,20(1):25-2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1
1
刘万年.
e时代我们如何面对[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S1):11-16.
2
李卉.
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3):171-172.
3
孙宁.
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
.科学咨询,2005(08X):23-24.
被引量:1
4
何克抗.
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1):3-19.
被引量:119
5
贺乾格.
流媒体技术及其在课件点播系统中的应用[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06,14(1):75-78.
被引量:11
6
郑佳武.
新型教育技术体系构建初探[J]
.管理观察,2010(27):131-131.
7
韩锡斌,程建钢.
教育技术学科点建设的系统分析和发展策略[J]
.远程教育杂志,2012,30(3):3-10.
被引量:4
8
蔡宪.
是e-Education还是教育技术[J]
.电化教育研究,2000,21(7):8-9.
被引量:2
9
彭绍东.
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J]
.电化教育研究,2000,21(10):18-22.
被引量:18
10
张小红.
集约化经营是电教刊物发展的必由之路[J]
.电化教育研究,2000,21(10):55-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67
1
李伟.
基于TPACK结构的高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4):109-111.
2
王永锋,何克抗,王以宁.
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论课堂教育技术之正业[J]
.开放教育研究,2007,13(4):50-58.
被引量:20
3
邵世禄,魏宏安,杨小平.
关于《机械制图》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4):72-76.
4
阳小华,刘军,陈文波.
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与管理流程再造[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74-76.
被引量:10
5
李强.
教育的信息化与高职生能力的培养[J]
.职教论坛,2004,20(35):58-59.
6
冯逸.
现代教育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8(3):15-16.
被引量:1
7
谢晓雄.
高校音乐院系图书馆的现状分析及功能拓展[J]
.科技经济市场,2006(7).
8
于建世.
试论网络教学在农业院校中文教育中的作用[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6):212-213.
被引量:1
9
姚鹏阁,颜磊,杨阳,郭光武,郭玉翠.
树莓派教育应用:儿童编程能力培养的新途径[J]
.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0):113-118.
被引量:13
10
赵国庆,赵可云.
对教育技术的广义理解[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4(7):75-77.
被引量:1
1
刘德亮,黎加厚.
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J]
.中国电化教育,2002(1):5-8.
被引量:126
2
何高大.
中国“电化教育”易名论[J]
.电化教育研究,2001,22(1):25-30.
被引量:5
3
黄秋生.
e-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1,22(11):28-32.
被引量:2
4
马周周.
e-Education不等于电化教育——与黎加厚同志商榷[J]
.电化教育研究,2001,22(10):3-5.
被引量:1
5
周颖.
趣话中国电影英文译名[J]
.中考金刊,2007(11):30-30.
6
刘万年.
e时代我们如何面对[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S1):11-16.
7
金雪.
中国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及教育部各司局的英文译名[J]
.世界教育信息,1999,12(5):37-41.
8
单蓉,哈渭涛.
具有智能交互的网络教学系统[J]
.价值工程,2011,30(24):160-161.
9
张洁.
信息时代体育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研究[J]
.孝感学院学报,2011,31(5):87-90.
10
蔡宪.
是e-Education还是教育技术[J]
.电化教育研究,2000,21(7):8-9.
被引量:2
电化教育研究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