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交稻制种大面积平衡增产的技术问题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今后几年提高制种产量的途径,主要是解决产量不平衡问题,实现大面积平衡高产。技术措施上应适当增加早茬比例。坚持父本两段育秧;提高母本秧苗素质,提倡小苗或中苗密植。推广单行父本,两期播种,提高磷钾肥比重,适时搁田,以及调整花期、合理施用“九二O,和注意稻粒黑粉病的防治。
作者
陆作楣
孙荣才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建湖县庆丰杂交稻研究所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17,共3页
Hybrid Rice
关键词
杂交稻
水稻
制种
育种
分类号
S511.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6
1
邵红星,杨联松,陆先树,张效忠,刘晓松,郑立平,杨德卫.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皖稻153高产制种技术[J]
.杂交水稻,2006,21(4):40-41.
被引量:9
2
杨长桃,陈由禹,官式清,纪平.
福建省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操作规程[J]
.三明农业科技,2007(2):11-12.
被引量:2
3
廖昌礼(名誉主编),杨昌达(主编).贵州稻作[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5-217.
4
陈金节,黄义德,杨慧成,等.超级稻新两优6号制种技术规程[J].安微农学通报,2009,15(4):46-47.
5
王际凤,陆作楣,施文娟,谷长先,徐勇,黄培英,王成招,涂丹.
籼稻温敏核不育系6311S的选育[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1):19-21.
被引量:3
6
许世觉,潘旺林.
杂交稻制种单产再上新台阶的技术关键[J]
.杂交水稻,1990(2):18-20.
被引量:3
7
田大成,秦春林,张素英,李义江.
母本柱头外露率与环境条件及结实率关系的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1990(3):17-20.
被引量:9
8
黄培英,王际凤,施文娟,王成招,涂丹,陆作楣.
温敏核不育系6311S的制种特征特性研究[J]
.种子,2012,31(2):99-101.
被引量:1
9
谭长乐,张洪熙,戴正元,李爱宏,孔祥斗,赵步洪,徐卯林,黄年生.
优质不育系粤丰A的引进与应用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1,29(2):13-15.
被引量:4
10
王际凤,黄宗洪,陈文强,向关伦,罗德强.
岑巩县两系杂交稻制种的安全时段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1,29(5):16-18.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
1
孟宪平,田厚军,范学东.
籼型不育系粤丰A生物学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J]
.杂交水稻,2009,24(2):28-31.
被引量:1
2
黄培英,王际凤,施文娟,朱速松,陈文彪.
温敏核不育系6311 S系列组合高产优质制种技术规程研制及应用[J]
.种子,2013,32(6):120-12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伟中,顾大路,吴传万,杨文飞,杜小凤,文廷刚.
水稻不育系叶片表面结构电镜观察[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6):28-33.
被引量:3
1
乐水旺,胡兴,乐雨鑫,周庭辉,徐三玲,欧阳玲.
宁远县早稻高产创建关键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13,29(3):12-13.
2
沙常松,姜俊和,姜宏根.
杂交水稻制种大面积平衡增产技术[J]
.种子科技,1999(2):43-44.
3
刘磊珍.
湘北地区杂交水稻制种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现代种业,2006(4):30-31.
4
邹世猛,付长田,罗建华,刘国晏,毛宏运,王昌祥.
玉米新品种“鄂玉十号”在房县试验、示范、推广种植初报[J]
.农牧产品开发,2001(1):27-31.
5
段德芳,郭发吉,洪凯,覃信立,胡红兵.
实施高产创建,助推水稻产业[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2):8-9.
6
罗予彤.
全省粮食高产创建要着力于大面积平衡增产[J]
.云南农业,2011(6):4-4.
7
徐丕兰.
杂交水稻制种大面积平衡增产措施[J]
.云南农业,2014(12):64-64.
8
杨伟刚,李秋昌.
浅谈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3(10):138-138.
被引量:5
9
邹世猛,付长田,罗建华,刘国晏,毛宏运,王昌祥,何菊.
玉米新品种鄂玉十号试验、示范及推广[J]
.贵州农业科学,2001,29(5):23-26.
10
龙先勇.
花生包衣栽培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10,27(9):1124-1125.
杂交水稻
199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